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利用描述性统计和ARCH类模型,研究了我国1997年~2012年生猪价格波动及其对生猪价格运行的影响.结论表明,生猪价格波动是生猪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原因,生猪价格波动受到通货膨胀和季节性因素影响,具有明显的平滑性特征,但非对称性特征不显著.因此,保持货币政策稳定、加强产销对接管理、防范生猪价格大起大落、统筹价格上升和下跌调控措施,是稳定生猪市场、抑制其价格高位运行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所承保的风险必须是由意外事件引起的不可预期风险.现行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是以生猪出场原始价格和玉米原始价格之比测算的“猪粮比”作为理赔依据,而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的周期性波动、季节性波动等具有非完全随机性特征,这些都不在其可保风险范围内.因此,本文通过时间序列分解法对生猪、玉米原始价格序列进行分解,得到生猪、玉米随机波动价格,以此为基础对“猪粮比”进行重新测算,以完善生猪价格指数保险的保障价格,促进我国生猪市场平稳发展.最后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养猪业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最主要的畜牧业经济部门,猪肉一直是我国第一大肉食来源,随着生猪产业的全面发展,生猪价格持续大幅度波动,近期,猪肉价格长期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增长。本文从成本、相关产品价格方面对生猪价格上涨进行剖析,并且对保证我国生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提出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4.
生猪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畜牧业生产部门,其价格波动对农业经济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本文从生猪产业的特点和近十年生猪价格波动情况进行分析,对生猪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原因进行了阐释,并对抑制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借助多元统计方法识别2000年1月~2016年12月江西省生猪价格波动的成因,选择生猪价格波动率作为警情指标,借助时差相关法,确定风险预警指标,建立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预警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结果表明,玉米价格、仔猪价格、猪肉价格、活鸡价格、豆粕价格、生产者预期和疫情为主要警情指标,其中先行性指标是仔猪价格和生产者预期,同步指标是玉米价格、猪肉价格和活鸡价格,豆粕价格和疫情是滞后指标;除个别样本点外,BP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的生猪价格预警值和实际价格数据比较接近,生猪价格波动风险预警模型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根据不同级别的风险程度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便政府能够根据不同警情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使生猪生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8年3月~2016年3月全国23个省份面板数据,测算了省份之间、区域之间以及区域与全国之间生猪价格波动的同步系数,并据此分析了中国生猪价格的区域协动性及生猪价格波动的区域传导路径问题.结果表明,我国生猪价格区域同步系数较高是引起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其中,各区域与全国同步系数较高是引起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直接原因,各区域之间同步系数较高是引起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间接原因,各省份之间同步系数较高是引起生猪价格剧烈波动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7.
樊巍 《中国物价》2012,(9):47-50
北京市农村中小金融机构信贷对生猪产业链条的支持,有力地平抑了生猪市场价格。本文就此进行了总结,并针对对引起当前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现象的主要因素和生猪价格稳定机制构建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我国生猪流通环节价格形成、波动及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价格剧烈波动困扰着广大养殖户和政府监管部门,尤其是在流通环节,生猪价格经常出现较大波动,出现"猪贱伤农"。研究生猪流通环节价格的形成机制,进而明确其波动的内在原因,有利于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出台防控生猪价格大幅波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我国生猪收购价格放开近30年来的数据分析,结合生猪收购价格监测工作的实际情况,运用蛛网理论,研究了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理,对影响生猪收购价格周期性波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区域性大型生猪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实行"农超对接",完善生猪市场价格监测预警机制,抑制我国生猪市场价格波动,稳定生猪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5年以来,全国生猪价格波动已经历了四个完整的波动周期,目前正处在第五个周期阶段.从价值规律视角来看,生产周期的变化、生产成本的变动、饲养方式的缺陷、消费需求的改变、宏观调控的缺失和疫情事件的影响等是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的主要原因.要摆脱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窘境,必须构建生猪价格监测预警体系、推出规避市场风险的生猪期货、推进生猪规模化养殖的发展、加大时生猪生产的科技支持力度、创造良好的生猪流通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ASF)首次在沈阳出现后从北向南迅速在全国扩散,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为研究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产业价格传导机制中各环节价格的冲击与影响,以非洲猪瘟疫情舆情指数作为衡量疫情变动的代理变量,并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0月我国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价格的周度数据,通过构建VAR模型、利用Granger因果检验分析、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探讨和分析在非洲猪瘟疫下我国生猪产业价格传导机制中各环节价格间纵向传导的时变转换特征及其动态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价格间彼此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和均衡关系;非洲猪瘟疫情是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价格的Granger原因,在不同时期遭受到疫情冲击的冲击力度、冲击方向以及冲击所持续的时间均有所不同,据此在非洲猪瘟疫情的冲击与影响下对生猪产业链中各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近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较大,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猪肉位于养猪业纵向产业链末端,其价格不仅面临养猪业外部的冲击,并且受到产业链上其他环节价格波动的影响。本文运用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分析了我国养猪业纵向市场各环节价格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养猪业下游环节对上游环节的单位价格冲击大于上游环节对下游环节的单位价格冲击;仔猪对猪肉、生猪的单位价格冲击在长期中为负;玉米对猪肉、生猪、仔猪的单位价格冲击在长期中保持较大影响;猪肉、生猪、仔猪对玉米的单位价格冲击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分析、展望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以来,中国生猪价格波动经历了三个半周期,呈现出价格波动周期日益延长、价格波动幅度前窄后宽、传统消费旺季作用逐渐消退等特征。其中既有生猪养殖自身规律、规模化养殖比例提升等内因的影响,也有上游行业价格变动、生猪疫情等外因的影响。综合来看,2019年非洲猪瘟疫情发展、规模化生猪养殖场补栏、气温条件变化及冬季的猪肉旺季消费等情况会对后续的生猪价格波动走势产生较大影响,至2020年春节前生猪价格持续走高。应通过加快生猪养殖产业结构升级、加强生猪市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链市场化发展等措施,有效减缓中国生猪价格周期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猪价波动影响市场价格总水平,影响国计民生。近些年来,我国猪价周期性波动明显,客观上存在生产周期和疫病影响,也有监管和价格引导机制的问题。因此,需要根据生猪生产和消费的特殊性,创新猪价调控方法和手段、完善生猪价格成本发布平台运行机制、强化维护生猪市场秩序和强化保障配套措施等,维护和引导生猪与猪肉价格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选取大米、小麦、大豆和玉米这4个主要粮食品种,利用近十年国际、国内相关的价格数据,考察国际市场对我国粮食价格的传导机制及传导的非对称性问题.通过协整检验和阈值非对称误差修正模型,发现小麦和大米的国际、国内价格之间不具有联动性,而玉米和大豆之间存在,并且玉米和大豆存在价格传导的非对称性,表现出国际价格向国内价格的单向传导.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稳定国内粮食价格,应继续利用国际市场,合理制定进出口计划,平抑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同时探索建立全球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提高我国粮食的市场竞争力和定价权.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与政策调控效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抑生猪以及猪肉价格波动并采取措施进行反周期调节是陕西省乃至全国宏观价格调控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进一步完善生猪及猪肉价格调控机制,对陕西省生猪及猪肉价格波动进行了量化分析,通过将价格调控因素引入计量模型剖析了政府调控因素效果,试图为陕西省未来调控猪肉以及农产品价格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宏观经济由不同产业构成,其整体波动是不同产业波动的综合效果,蕴含了不同产业自身的波动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文章在考虑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实际状况的基础上构建了三部门的新凯恩斯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升级熨平经济波动的四种具体机制:粘性价格机制、部门需求转化机制、厂商价格策略互补机制和产业相对规模变动机制。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发现:考虑产业结构的三部门新凯恩斯模型明显优于单部门模型,能够较好地再现中国产业波动性大于总产出波动性的特征事实,文章模拟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降低宏观经济波动20%左右。文章的研究结论意味着,政府要实现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应注重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玉米价格与生猪价格的传导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以2015年1月到2020年9月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月度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E-G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方差分解等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存在长期正相关的均衡关系,生猪价格对玉米价格有明显的拉动作用;短期内,玉米价格和生猪价格的相互影响具有时滞性。长期来看,当生猪价格受到冲击时,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当玉米价格受到冲击时,对生猪价格的影响作用较大。建议保障玉米和生猪的供给,引导供需平衡;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传递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9.
猪肉是我省主要肉类产品,其产量基本上占到全省肉类总产量的70%左右,远远高于牛、羊、禽、兔等其他肉类产量.生猪养殖业产值大约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六成,其地位举足轻重.俗话说,猪粮安天下,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全省的食物安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快发展生猪产业,是保障市场有效供给的客观要求,也是振兴我省现代畜牧业的战略重点. 一、现状和特点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猪养殖业的发展,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支持生猪产业的健康发展,使得我省的生猪产业经受住了价格波动、成本上升、重大疫情等多种考验,并取得了长足进展.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HP滤波法的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周期性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0年1月~2015年12月我国集贸市场猪肉价格月度数据为样本,运用HP滤波法研究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的周期性特征.结果表明,2003年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十分频繁,且其波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周期一般为3~4年.本轮猪肉价格波动自2015年9月开始,预计在2018年上半年猪肉价格跌至波谷,2019年夏季猪肉价格将回到波峰.猪肉价格波动可以通过供给层面的完善来予以平抑,建立全国统一、完善的生猪养殖信息平台及控制猪肉进口量是预防和抑制猪肉价格剧烈波动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