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旅游产业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鉴于这种情况,我国各地旅游景区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以求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获取更大的利益。我国旅游景区的开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当地的旅游资源,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一旦在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存在误区,那么很有可能会造成旅游景区自然环境景观、古迹文物遭到破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国在进行旅游景区规划与开发的时候一定要注重其合理性,做到可持续性的科学规划与开发。为此,主要通过介绍我国旅游景区现状、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并通过以上论述的问题讨论我国景区未来发展的趋势,旨在希望能够令读者更加了解我国旅游景区所存在的现实问题,也希望我国的旅游景区会越建越好。  相似文献   

2.
王建喜 《江苏商论》2012,(12):85-88
在旅游经济发展转型过程中,旅游商品销售在旅游收入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旅游纪念品开发成为景区转变门票依赖型发展模式的重要选择。本文主要探讨历史文化型景区的基本特征,从景区文化资源深度开发的视角探讨景区旅游纪念品开发,并以南京总统府为例,用SPSS软件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总统府景区纪念品开发的成功经验,为历史文化型景区转型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刘志全 《商场现代化》2008,(13):370-372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旅游业四大支柱之一的旅游景区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和提高。但旅游景区在开发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体制复杂、管理政出多门,开发资金的投入不足与浪费,资源与环境的破坏,景区整体质量不高等一系列问题。旅游景区存在的这些问题以及景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都表明了旅游景区必须在开发理念、管理体制、景区营销、景区产品和员工服务上进行创新,才能取得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经过20多年的开发与经营,目前存在老牌景区老化问题,已经成为新世纪云南旅游业发展的瓶颈之一。云南老牌旅游景区的深度开发关键问题主要体现在景区景点体系问题、景区发展方向问题、旅游景区服务问题、景区品牌问题、景区管理体制问题五大问题,其解决方案就是构筑旅游景区景点系、塑造文化型旅游景区、提供旅游超值服务、打造独特的景区品牌、实施景区分权化经营。  相似文献   

5.
黄果树瀑布作为贵州省最大的旅游景区,不仅是贵州省的旅游业的代表,也是推动贵州省旅游经济的重要支柱。黄果树瀑布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顺应当下旅游业的发展潮流,更是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做出的自我优化、自我升级,这使其在国际旅游业竞争的优势更加明显,虽然黄果树瀑布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电子商务方面应用与国外发达城市相比仍存在这较大的差距,但发展景区电子商务是时代的需要,更是黄果树瀑布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的根本。黄果树瀑布旅游景区电子商务的发展是机遇与威胁,优势和劣势并存,未来的发展需要认真策划。  相似文献   

6.
低碳景区的建设要有一个良好的倡导低碳旅游的社会环境,要有对建设低碳景区的深度意义充分理解的广大参与者(包括建设者和游客),要把建设和保护低碳景区作为一种自觉意识和本能行动来加以倡导.把对景区的开发和建设与低碳理念紧密相连,在开发和经营的全过程坚持低碳化操作,避免表层开发,走创新、深度的低碳化景区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7.
何桥昕  王倩  王宇 《中国市场》2013,(24):59-60,65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景区的特色之基。南京阅江楼景区以开放包容、极具特色的明文化为主题,旅游开发前景广阔,但因在开发中对明文化资源挖掘不够,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影响了其旅游吸引力的提升。鉴于此,本文首先在阐明明文化在阅江楼景区旅游开发中的重要意义基础上,分析了阅江楼景区明文化开发存在的不足。其次,从明文化的视角提出进一步提升阅江楼景区旅游吸引力的若干建议,以期为阅江楼景区的旅游开发及其竞争力提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品牌》2015,(7)
目前,异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初步建设成功,但由于没有结合当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深度开发,故而和其他类似景区存在同质化的问题。本文对异龙湖景区发展借势当地民族文化资源--海菜腔的可能性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俞倩 《品牌》2014,(12):33-33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和观念的转变,旅游成为一种流行趋势。旅游景区其资源价值突显,景区的开发得到飞速发展;同时环保理念的深入、人们不同的心理需求对景区产品设计和相应配套的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旅游景区现有管理经营模式、市场化程度等方面出现了较多问题,尤其是旅游景区的无序开发问题有为突出。本文通过旅游景区的现状,对景区无序开发的具体表现进行了阐述,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旅游景区的开发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思路,以使景区朝着健康有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自我国旅游业兴起以来,旅游景区的营销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当下各种营销策略中,最能够体现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营销应该是绿色营销,同时也是能够引起消费者共鸣的营销方式,既有利于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又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文主要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提出有关旅游景区如何进行深度绿色营销的问题,探讨景区深度绿色营销策略,试图挖掘出景区深度绿色营销的潜力,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一、景区价格的形成基础 景区作为旅游产品,其一方面表现为如同地貌或自然景观、气候资源、水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一样的外在特征,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物质客体所蕴涵的人文资源的一些特征.要开发和维护这些景区,离不开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这些构成了景区价格的主要成本,景区的收费应不得低于这个界限.除此之外,景区的价格形成还受以下几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2.
镇江地处要塞,历史悠久,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江环境优美,有山有水,城市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素有"天下第一江山"、"城市山林"之美称.镇江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主要产业要素之一.通过近年来的开发建设,镇江旅游景区业初具规模,对发展镇江旅游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镇江旅游景区的发展一直滞后于周边城市同类景区,吸引力弱,市场占有率小,旅游资源相对分散、结构单一.因此,应立足市场,树立品牌;加大景区投入;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实施人才工程;提升景区形象,使镇江旅游景区在不断发展中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素有"无烟工业"的美称,它以环境、文化和服务为产品主体,资源占用少,节能环保。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低碳旅游也随之进入人们视野。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开发,不仅能够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还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景区和当地环境可持续地和谐发展。为了促进景区低碳旅游产品的设计合理性和开发有效性,文章在设计原则和开发细节上作了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的发展,旅游业对城市经济的拉动性、社会就业的带动力,以及对文化与环境的促进作用日益显现,基于消费心理的旅游景区营销策略的出现给旅游景区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观念和变化。旅游资源是景区规划开发的基础,在资源的基础上对景区的开发要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在激烈的旅游市场竞争中,旅游景区品牌化可扩大景区影响力、吸引潜在市场、增加景区附加值、促进景区横向发展,对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旅游景区品牌化发展还存在品牌定位模糊、产品市场吸引力下降、品牌建设流于表层、品牌开发忽视市场因素、营销单一、投入不足、联动乏力等问题。旅游区相关部门应加快明确景区品牌定位,深度挖掘旅游品牌文化和社会内涵,丰富旅游景区品牌的营销模式,并倡导企业间品牌合作,促成品牌联动,以有效增强旅游景区品牌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郭强 《现代商业》2008,(8):202-203
旅游资源具有公共品特征,它的可持续使用应该反映在旅游景区价格中.文章建立了包含多种旅游资源,经历多个阶段的,带有可变的特性的旅游景区定价模型.从理论上搞清了景区定价的最低下限.  相似文献   

17.
公共资源型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景区行政管理是旅游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它直接关系到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对我国旅游景区资源特征分析的基础上,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角度提出了我国公共资源型景区的行政管理模式,促进我国旅游景区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峨眉山为例,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基于游客体验下的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对景区形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小企业所依托的旅游资源要素、小企业食宿、小企业购物三个综合因子对景区形象影响显著。研究结果对进一步规范我国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及推动我国景区依附型小企业与景区形象之间相关性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昆明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拥有良好旅游资源,旅游国际化发展前景良好,但很多本地旅游景区的国际化步伐缓慢,发展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从昆明旅游景区的特色和国际游客接待现状谈起,结合景区国际化发展特征来探讨其国际化开发的一般路径,进而提出其国际化的意见和建议,期待昆明旅游景区国际化进程可以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20.
景区是旅游资源及旅游活动的主要空间载体,景区产品在目的地旅游业整体产品构成中居于中心地位,必须充分重视景区人才尤其是开发型管理人才的培养。通过实行景区管理人员资格准入制度、将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首先定位于本科专业层次并广泛铺开、与优秀景区或旅游管理部门合作办学等多种有效途径培养景区开发型管理人才,是提高我国景区管理者综合素质、改善各地旅游规划与开发思想的落实效果、真正做到管理出效益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