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8年投资拉动GDP增长4.8%,贡献率达63.1%,消费需求增长率为6.89%,考虑物价下降因素,实际增长9%.199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幅已是1994年以来第四次下降,消费需求对GDP的贡献率为31.8%,比1997年下降了15.5个百分点.而在市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消费占GDP的比重达到50%以上.根据马克思社会再生产周期理论,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只有消费才能使社会再生产得以循环.目前,在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的条件下,生产与消费存在脱节问题,因此扩大消费信贷成为消费政策的重点,消费信贷业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2.
受非典疫情影响,近一个月来,我国消费需求大幅减少;各级政府追加投资总额将超过100亿元,对今年国债投资的减少有所弥补;外贸受影响时间不会太长。预计SARS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今年2~3季度,会导致全年需求增幅下降1.5~2个百分点,从而直接引起全年GDP增速下降0.7~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消费需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我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消费倾向不断下降的事实,本文根据经济学基本理论,以规模收入分配为基础,建立了收入差距与消费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模型并利用统计数据对其进行了验证。最终得出收入差距扩大会降低居民总消费需求,以及中等收入群体的收入占居民总收入的比重上升会提高居民平均消费倾向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受非典疫情影响,近一个月来,我国消费需求大幅减少;各级政府追加投资总额将超过100亿元,对今年国情投资的减少有所弥补;外贸受影响时间不会太长。预计SARS疫情对消费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今年2—3季度,会导致全年需求增幅下降1.5—2个百分点,从而直接引起全年GDP增速下降0.7—0.9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一、山西省服务业现状 1985年以来,山西省服务业比重变化大致可分成两个时期.2001年以前为第一时期,为服务业比重较快上升期.该时期服务业占GDP比重由1985年的25.9%上升到了2001年的44.5%,上升了18.6个百分点,年均上升1.2个百分点.以2001年为分水岭,山西服务业比重开始迅速下跌,从2001年最高点44.5%下降到了2006年的36.4%,下降了8.1个百分点,年均下降1.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6.
查新毅 《商》2013,(2):188+179-188,139
消费需求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与投资需求和出口需求相比,消费需求是最基础、最不可替代的。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对于经济的贡献率应该越来越大,消费需求稳步持续增长是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最终动力。近年来我国消费率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降低。基于此,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对象,就总体消费率、居民消费率和政府消费率、三大需求及消费需求各组成部分对GDP增长的贡献以及三大需求与GDP增长率的关联度进行分析,提出促进新疆消费需求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中产生了两个重要现象:工资增速远低于GDP增速和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不断下降。究其原因在于:政府掌权了大多数资源和绝对的权力,导致分配偏向于政府和垄断企业;并且在以GDP为导向的地方政府竞争下,各地在产业选择时都偏向于发展资本密集型产业,从而提高了资本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谈判能力,导致企业的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国内需求持续增加,但是我国居民的消费需求占GDP的比重却逐年减少,内需不足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居民收入分配不均是造成内需不足的主要原因.本文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从整体,城乡和结构方面测度了收入差距对我国消费需求的影响,着力分析收入分配不均等对消费需求影响的主要作用点,最后根据所的结论,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扩大农民消费需求的着力点研究——基于1978-2008年的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多年来,农民消费经历了快速增长、低速增长、恢复增长、平稳增长四个阶段,有了巨大的提高。但农村消费明显滞后于城市消费、政府消费、经济增长,农村消费品零售额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农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农民消费在最终消费中的比重逐年下降。收入水平低、要素供给条件滞后、适销对路产品少、物流网络散、保障水平低下是主要原因。下一步,需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积极支持和扩大大类消费、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对房地产新政的三个误解 误解一:调控房地产市场就必然打压和伤害中国经济.近10年来,我国房地产投资年增长都保持在20%以上的水平,一些地区房地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在2个百分点甚至更高,房地产业已经成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房地产新政会不会伤害中国经济增长?房地产新政不会得到有力的执行,到底能执行多久?一种可能的路线图是:新政实施导致市场成交量迅速下降,继而消费者观望加剧,导致开发商对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急剧下降,并带动相关行业增长下降,GDP增长的指标不保,土地流拍又形成地方财政增收的压力,地方政府开始对新政执行的信心动摇、力度下降、节奏放缓,甚至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相似文献   

11.
虽然刘易斯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工资水平固定论体现了发展中国家劳动市场的特征,但中国的现实却是:在GDP快速增长的同时,多数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增长缓慢并导致了消费需求不足.尤其是近些年工资的市场化趋势导致了工资收入总量占GDP比重持续下降,本文认为,解决这一矛盾需建立中国特色的分享工资制度,稳定就业,并推动消费需求增长.  相似文献   

12.
过分依赖投资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存在着不足,应该提高消费在GDP中的比重。导致我国消费率偏低的因素有居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富差距拉大等因素,相应地要采取各种措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相似文献   

13.
2011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977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1.4%,城乡居民收入比进一步下降到3.13:1,连续第二年出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可喜现象。在农民收入绝对水平提高的同时,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一、近两年农民收入结构变化及特点从结构上看,近两年农民增收的最大特点是来源多元化、非农化趋势进一步发展。2010年和2011年,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下降1.2和1.7个百分点,而同期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分别提高1.1和1.4个百分点。从2010年开始,工资性收入的占比已经超过农业收入(即家庭经营性收入中"农林牧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运行中消费拉动力确实在起作用,但居民消费率呈下降趋势,居民消费需求对GDP增长拉动乏力的态势似乎并没有改观。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造成政府财政收入和国有企业利润增长较快,个人可支配收入增长较慢,且商品供给结构不能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变动而变化是我国当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原因。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水平,完善市场机制,能较好地解决我国当前消费需求增长乏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反思城市化     
在目前的各级政府文件中对于推进城市化的意义都颇为重视,并为此制定了各种政策措施。本文建议把城市化和产业集群化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推进城市化。一、城市化对解决我国现阶段消费需求不足的意义(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我国消费需求不足从产值比重的特征看,我国已相当于人均GDP3000美元的国家,但是从人口比重看,我国还具有典型的人均GDP500美元的国家的特征,即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由经济学的分析可知,消费由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决定。根据有关测算,我国城市居民的消费倾向为78.30%,农村居民为74.10%,这两个消费倾向都代表我国居民的消…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十几年以来,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与东部沿海地区比较,则有些相形见绌:以国民生产总值论,中部、西部地区加在一起所占的比重还不及东部一个地区;中西部有些省份的GDP尚不抵东部某些市、县的GDP。由来已久的地区经济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逐渐扩大之势。据统计,1990—1993年期间,东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平均每年增加1.5个百分点,而  相似文献   

17.
地区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是反映一个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两个重要指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政府的财力和社会资源集中程度。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政府越有能力为民众提供充足的公共服务。经验表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与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正相关,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越高。本文从临沂市的实际出发,以近十年来临沂市的财政收入与GDP数据为对象,通过Eviews软件建立模型来分析它们之间存在的变量关系,从中得出结论,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推动临沂市经济协调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2—2005年中国资金流量表为基础,从收入分配和部门消费倾向两个方面对居民和政府部门的消费率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国民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居民消费率下降引起的,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居民消费倾向的下降,以及由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结构的变化所引起的居民收入占比的降低是居民消费率下降的主要原因。为了实现以提高国内消费率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机制两方面来改善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从建立公共财政体系角度来提高政府消费倾向,加快人口城市化进程和促进居民尤其是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9.
<正> 1997年我国针纺织品及服装市场总体需求增加,销售有所上升,呈现稳定、繁荣、活跃的形势。从宏观上看,影响穿着市场的因素有,今年是“九五”计划实施的第二年,也是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开始。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稳定增长,人们在穿着上支出的比重相应上升,特别是城镇居民的穿着档次逐步提高,预计1997年衣着类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上升到14%左右。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针纺织品等穿着商品的需求将稳步增长,消费支出增加。1997年穿着商品需求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1996年采取的降低存贷款利率等刺激消费的措施将发挥一定作用;人口增长和收入增加而增加需求;穿着消费的攀比性增强。促使消费需求增长。综合分析预测今年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将达5000元左右,比去年增长11%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将达2050元左右,比去年增长约13%左右。因此,衣着类零售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将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其中纺织品的需求将以中档为主,中高档产品的消费比例将占消费量的30%左右,消费者对品种、花色的要求提高;针织品的需求档次将逐步拉开,消费者  相似文献   

20.
从收入分配看中国经济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白重恩 《中国市场》2012,(50):13-18
文章论及的收入分配是指收入在居民、企业和政府这三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基于数据调研,认为投资与储蓄率双高是中国经济结构失衡的主要原因。高投资率已导致了低效率的改善,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投资效率重于增加投资率。降低投资率前提是储蓄率不再增加。造成储蓄率高的原因,是政府与企业部门对储蓄整体增加的贡献较大,居民不消费的原因来自其收入占GDP的比重减少,结构转型、产业内变化与垄断力量致使居民收入占比下降。建议通过要素重新分配、合理分配国有企业利润、社会保障的综合方案、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办法来解决收入分配问题,进行经济结构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