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2012年江苏省投入产出表》,定量分析江苏省旅游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应,探索江苏省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旅游业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存在广泛的关联,尤其与工业的关联程度最高。因此,江苏省应以"工业+旅游业"推动旅游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工业旅游迅速成长并逐渐壮大,旅游业产生了一种新的旅游产品。辽宁省作为中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形式丰富,产品多种多样,是中国名牌企业最为密集的城市之一。辽宁省要充分利用这样的工业形式和产品优势,更好地引导其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从而促进辽宁省工业旅游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伟 《江苏商论》2014,(5):37-39
旅游业态创新是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产业融合是产生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途径。因此,基于产业融合路径对旅游业态创新进行研究成为旅游研究中重要的命题之一。本文阐述了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探讨了基于产业融合路径旅游创新的内涵及发展模式,并对产业融合路径旅游创新的产生原因和过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工业旅游是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产物,它是外生性动力和内生性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在需求驱动、规制放松和技术推动的情况下,如果发展旅游经济的边际效益大于发展工业经济的边际效益,工业企业便有了发展工业旅游的动力。和其他产业融合一样,工业和旅游业的产业融合要经过产品融合、组织融合和市场融合等几个阶段;但不同的是,这里的融合不是以技术创新为主动力,而是以需求发展为主动力,属于局部交叉的延伸型融合。在产业融合视角下,工业旅游的开发要重视里层设计和表层设计,里层设计着眼于文化的植入,表层设计强调业态的延伸,两者相辅相成,实现了工业旅游的集群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产业融合模糊了传统的产业边界,开发出了新的市场业态.乡村旅游便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文章阐述了产业融合的内涵,结合农业与旅游业,归纳了产业融合的类型,分析了农业与旅游业融合的必然趋势,融合模式和融合效应,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实践提供思路、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6.
旅游业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服务产业对于区域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这种贡献既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又有间接的推动作用,在增加地区国民生产总值、促进旅游产品生产、增加旅游服务消费方面非常突出,对于当地的交通、餐饮、住宿行业促进作用显著。事实上,旅游业对地区经济的促进作用并不像预期的那样理想,因此,研究旅游经济效应在于进一步分析旅游产业在哪些方面很好地促进了经济发展,而在哪些方面还需要改进,从而更好地促进旅游经济效应的发挥。  相似文献   

7.
张欢欢  鞠成江 《商业时代》2012,(20):126-127
本文以中国1997年、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数据为依据。基于产业关联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关联效应。研究表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上升;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第二产业服务,投入到第三产业的中间服务不断上升;生产性服务业普遍具有"低附加值、高带动能力"的产业特性;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发展风险降低,行业稳定性增强。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并给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带上枷锁,这足以见证金融业与整个经济体系,与国民经济各部门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文章运用2007年全国42个产品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别从投入结构、使用结构、增加值和产业关联角度,对我国金融业进行了全面的剖析,揭示了金融业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河南省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坚实的基础。基于产业关联的视角,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2006—2013年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星级饭店与河南文化产业关联性最高,旅游从业人员数、旅行社数、A 级景区数量和旅游接待游客总人数同河南文化产业关联度较高,旅游总收入对河南省文化产业影响最小。提出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河南省文化旅游产业竞争力,融合拓展实现市场渗透,加大对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加强人才培养,提高从业者综合素质,构建文化旅游产业集群,提升产业融合竞争力,充分利用文化产业技术优势和旅游产品特性,提升产业融合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与波及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物流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国家和地区将其视为支柱产业;但是按现有国民经济部类的划分却很难计算物流业贡献.为此,本文尝试在国民经济中独立出物流业,并作为国民经济的第四部类,统计出四大部门的投入产出表,计算出各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矩阵、直接前向关联指数和直接后向关联指数、影响力和感应度系数、生产诱发系数;初步建立基于四部类的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果分析框架.最后,应用上述分析框架.对河南省2007年144个部门投入产出表重新整合;多层面、多角度分析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关系:提出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肃  黄蕊 《商业研究》2018,(2):172-176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任务,文化产业部门正在着力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产业的"跨界融合",从而推动文化业态创新和我国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本文基于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我国2005-2015年30个省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融合度水平,印证我国文化旅游新业态的成长与进步。动态面板模型的拟合结果显示我国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与文化消费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产业融合对文化消费水平的提升作用十分显著;文化旅游产业融合为市场提供了更复合、多元的供给品,满足了消费者日益升级的文化消费需求。因此,切实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坚定文化自信,进一步完善政府职能,培育专业化的文化旅游产业人才,强化文化旅游产业投融资机制,依托文化产业融合带动文化消费的转型升级,是我国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登封是一座国际旅游城市,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是促进登封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本文采用规范的理论方法,以文化人类学为主,结合社会学、旅游学等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通过田野调查法、深描法、文献归纳及逻辑推理等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旅游人类学独特的视角,从登封的人文地理——"佛""儒""道"三教合一、世界旅游发展大趋势下登封旅游文化的独特性与唯一性、登封现阶段主要旅游人群及其心理分析等方面重新审视未来旅游文化产业的新景象。  相似文献   

13.
随着消费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逐渐发生变化,更加关注生活质量,因此现阶段文化创意产业和旅游产业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相互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人们对旅游产业的要求也在进一步提升,更加关注文化内涵。因此,提升旅游产业的文化韵味和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实现旅游业的发展,形成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的产业链模式。本文主要针对全产业链视角下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更加科学的管理方法,将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进行融合。  相似文献   

14.
河南文化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加之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趋势明显,有力的推动了河南的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实现了产业转型升级。但合作体制不顺畅、信息技术融合深度不足、高素质人才缺乏等原因阻碍了河南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顺利融合。河南省政府应加快建立文化旅游产业管理体制,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大力拓展旅游和文化市场,培养复合型创意人才,从体制、资源、市场和人才四方面上达到产业融合,从而有效推动其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颜文华 《江苏商论》2012,(1):129-131
理财旅游产品将是我国一个即将兴起而且具有旺盛生命力的新型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和居民理财活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和选择。理财旅游产品在性质上属于一种以理财为主题的特色专题旅游产品,产品构成中理财是主要活动内容,旅游是辅助活动内容。开发理财旅游产品有机遇、有市场、易操作、易互补,具备市场开发可行性。具体开发时可以采用理念引导、联合开发、品牌促动等策略。  相似文献   

16.
论文从城市概况、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保障、旅游形象和旅游满意度六个方面对徐州、连云港、开封、枣庄四个城市旅游竞争力进行对比研究,提出龙头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集群;进行区域合作,谋求联动效果;搭建旅游载体,构建全域旅游;多重旅游保障,重视人才培养;打造旅游品牌,细分旅游市场;智慧旅游试点建设,提升旅游满意度等徐州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7.
文化旅游项目是在传统旅游业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创新发展项目,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新疆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西域文化,当地正在将旅游产业与文化创意更好地结合,以此来促进旅游产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鉴于此,以文化创意与文化旅游融合理论为基础,从文化创意角度探讨喀什地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模式,有针对性地提出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羊绒生产国和出口国,但国内羊绒产业付出了惨重的生态代价,却深陷原料基地、"产品加工车间"的境地,面临"主产不主导"的尴尬处境,而品牌贡献度低恰恰是我国羊绒产业难以实现其产品价值的原因之一。在全球化配置资源的时代,品牌才是生命线,实施品牌战略已成为羊绒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因而,要从多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品牌档次和质量水平,建立自主营销网络,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的支持力度,以实施品牌战略为着力点,实现我国羊绒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