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是一种消费者、厂商、政府共同参与市场运行的经济体系,其中,消费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对消费者剩余的研究对于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分析具有规模经济的超级市场和具有规模报酬不变的本地垄断厂商,研究其对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福利之间此消彼长的作用机理.结论是超级市场的存在为改进消费者福利提供了可能,并削弱了本地垄断厂商在该区域市场上的垄断力量.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是科学、是真理,必须始终坚持,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也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要与时俱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批判地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用成分.中国经济可以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相结合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是各国市场经济发展中共同面对的问题:市场经济的发展由"生产者主权"导向转向"消费者主权"导向,不仅是市场经济发展由不成熟到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而且还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本质、最客观的要求.笔者以分析消费者和消费者权利的定义为起点,阐述了当前中国在保护消费者权利方面的法律上的问题与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当前的市场经济法治创新必须以科学建构体系化的善法为最终目标,坚持以消费者为本、以市场导向为用、以法律伦理为纲、以本土法律资源为体、以公平和效率兼顾为目的原则。加强对消费经济、消费者、消费权及其相关问题的研究,以此为起点构筑市场经济法治框架成为市场经济法治创新重要的着力点,新一轮市场经济法治创新需要重点考量消费者及其消费权的倾斜保护。目前来看,在发展消费经济的过程中,市场经济法治创新仍将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和挑战,其中包括消费体制和消费环境问题、消费能力问题、消费教育问题、法治现代化问题以及研究范式的转型问题等。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信息对称下,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合同为基准,进而推导在价格自由和信息不对称下,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合同,最后研究存在价格管制和信息不对称下,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合同.通过三种情况下,垄断厂商最优销售合同及不同类型消费者剩余的比较分析,发现不同的管制价格不影响垄断厂商的最优销售量,但影响不同类型消费者的剩余,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最后提出政府应根据垄断厂商的定价策略进行相机价格管制的思想.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权益关系到社会每一个人的权益,并随着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政以及经济的发展、市场的繁荣会更加完善,对不法经营者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惩罚将更加法制化、制度化,消费者的维权意识将不断提高,维权途径将会更多、更高效。这些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所在。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经济学原理中的需求曲线、供给曲线,以及消费者剩余与利润最大化的概念,对淘宝"双十一"促销活动的经济创新模式,以及该活动对电商卖家与消费者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与阐释。得出了"双十一"活动使电商卖家本已利润最大化的状态下产生了新的利润,并使部分消费者获得了好处,增加了消费者剩余。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步成熟起来的消费者开始进行认牌消费,于是"品牌"越来越多地被经营者和研究者所重视.本文从品牌传播的整合之道,嫁接之道,创新之道三方面阐述,简要的论述了经济非景气时期的品牌传播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10.
经济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植根于社会生活的每个角落.市场经济是以交换为本质的信用经济.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多种原因,造成了我国在现阶段下的经济诚信的严重缺失,危害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诚信缺失的原因有历史传统因素、社会因素、市场经济体制不成熟、产权归属不清、法制建设滞后、监管机制落后等.要解决我国市场经济中经济诚信缺失问题,政府应以行政立法手段作为建立经济诚信的必要的手段;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作为创造经济诚信的物资条件;通过建立社会信用制度,加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济诚信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