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订单农业 ,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 ,是指在农业生产之前 ,农民与企业或中价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 ,由此确定双方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农民依据合同组织生产 ,企业或中介组织则按合同收购农产品的农业经营形式。当前 ,我国农业订单的形式主要有粮食主产区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签订的购销合同 ,农户与企业、专业批发市场、经纪人签订的农产品购销合同等。由于订单农业从签约到履约有一段生产周期 ,在自然、市场、供销等方面都面临诸多的不确定因素 ,因此存在着风险。订单农业经营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三类 ,即自然风险 ,市场风险和信用…  相似文献   

2.
“订单粮食”是人们通常所讲的“订单农业”的进一步细分。是指粮农在粮食生产经营过程中,按照与粮食购买签订的合同组织安排粮食生产的一种农业产销模式。“订单粮食”就是通过订单的形式把农民与市场联结起来,引导农民按照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延津县引导农民依单种麦,企业依单收麦,履约率保持在100%,使企业农户实现双赢,在实践订单粮食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但就全国范围而言,“订单”背后的问题令人忧虑。据有关部门统计,2002年,我国农村订单农业的合同兑现率不到20%,80%的订单都成为一纸空文,企业和农户两头的利益都受到了损害。“订单”因何如此脆弱?据了解,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农业契约经济,在国外已经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我国的订单粮食是粮食购销市场化过程中的产物,是从粮食流通的第一道程序———粮食收购中发展起来的,订单一般由粮食购销企业、粮油加工厂或农民经…  相似文献   

4.
一、当前发展“订单农业”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1.“订单”不规范所谓“订单”,实际就是合同或契约,它是双方组织或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一种协议。没有“订单”,就谈不上“订单农业”,在实际工作中,相当一部分地区同农民签订的“订单”是不规范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签“订单”签约主体不正确。严格讲,“订单农业”是一种经营性的经济行为,它所反映的应当是产销之间的商业契约关系,而不是政府与农民的关系,因此,在签约时,应当由企业和农户直接签订,而不是由政府包办代替。可在现实…  相似文献   

5.
当前,订单农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合同双方的契约意识淡薄。农业订单实质上是一种合同约定,一旦订立就自动产生了法律效力,双方应自觉履行。可是,在实践中由于市场变幻莫测,市场价格或高或低于约定价,若按合同办,要么农民吃亏,要么公司吃亏,双方为了各自的利益,往往会把白纸黑字的合同扔在一边,契约意识和诚信度较差。二是“龙头”实力偏弱,难于承担风险。作为“公司+基地+农户”的“公司”,是订单农业的龙头,应当在产业链中起带头作用。可是,由于不少“龙头”身单力弱,缺乏承担风险的能力,一旦市场行情预测不准,便难…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发展“订单农业”中 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 1.“订单”不规范 所谓“订单”,实际就是合同或契约,它是双方组织或当事人之间为实现一定经济目的,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一种协议。有相当一部分地区同农民签订的“订单”是不规范的,具体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所签“订单”签约主体不正确。严格讲,“订单农业”是一种经营性的经济  相似文献   

7.
订单农业履约率低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原因 “订单农业”作为一种新型的实现粮食产销衔接的经营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所接受,但实施中却存在履约率太低的问题。2002年,商丘辖区的中央储备粮承储企业与地方政府、农业部门签订订单农业合同的履约率仅为5%。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为适应粮食购销市场化的新形势,促进粮食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桂林市粮食部门对“订单粮食”进行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订单粮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未能使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据桂林市七个实施“订单粮食”的县的统计,2002年与农户签订“订单粮食”合同面积10.46万亩,计划订单收购2675万公斤,实际收购入库只有1524万公斤,占订单收购计划的57%。由于兑现率低,致使有的县在2003年停止了此项工作。“订单粮食”工作难…  相似文献   

9.
近日,长汀县河田粮站工作人员与该镇南塘村50多户农户签订了今年的粮食订单合同。至目前.该县粮食订单合同已落实到8.3万多户农民手中,落实订单粮食任务20450吨,预计可增加农民收入2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三农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订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道路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它是指在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此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农民生产的产品的一种农业经营形式。订单农业作为一种市场导向型的生产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粮食企业与农户出现的“订单粮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粮食卖难问题。这种产前签约、不愁销路、并有良好经济效益的方式,使得广大农户尝到了甜头,使粮食企业在粮食购销市场化后也趟开了一条新路。同时,以往传统粮食生产结构不甚合理的格局,也因“订单粮食”促成农民按需生产而被打破。然而,“订单粮食”也是一柄双刃剑。在粮食购销日益市场化的前提下,把握不好,在给广大农民和粮食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甚至会给其造成损失和危害。因此,对“订单粮食”应当深刻全面的分析,寻求良好的对策,扬利弃弊,认真实施,确保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有法律意识。“订单粮食”的前提是粮食企业与农户双方签下合同。合同一签,产销双方都有履行合同条款的义务,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然而在一些地方,“订单粮食”的实际效果与人们的期望有着较大的差距,主要原因是计单不兑现,以至于订单合同纠纷不断。这因为二者在形式与内容的严格程度上,在履行的难易程度上,有着很大区别。也由于粮食市场行情是一直变化的,因此在价格高时,有的农户也许会认为卖给粮食企业吃亏,不如自行销售;价格低时,粮食企业也可能单方面撕毁合同,不再以合同价格收...  相似文献   

12.
订单农业,又称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之前,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由此来确定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农民根据合同组织生产,企业或中介组织按合同收购产品。近几年,随着国家支持“三农”政策的陆续出台。支农力度不断加大,农业市场化进程明显加快,“订单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济阳县小麦种植面积较大,在探索和尝试发展“订单小麦”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13.
《江苏农村经济》2005,(1):56-57
为确保永宁镇粮食种植面积,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永宁镇农业服务中心在政府对农民每亩水稻补贴20元的基础上,发挥本镇粮食加工企业的优势,和苏穗米厂多次洽谈,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通过“订单”形式,在北城村、刘康村、联合村、友联村、建华村的种田大户间建立粮食购销企业与粮食生产者之间稳定的产销关系,其中:介绍68个种田大户和苏穗米厂签订“订单农业”粮食购销合同。  相似文献   

14.
1.粮食收购季节直接自主收购中的质量控制。订单粮收购中必须注意两点:一是要严格按照订单合同的约定来收购和结算,保证合同的严肃性;二是遇到区域性自然灾害而导致粮食整体质量不达标,当地人民政府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保护农民利益要求当地粮食企业必须收购时,应按照谁出政策粮权归谁的原则来办,储备企业可以收取合理的收购费用及保管费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在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转移过程中,“订单农业”悄然出现,所谓“订单农业”,主要是指已落实产品订购合同,协议的农业,也有人称为合同农业或契约农业。签约双方一方为农民或农民利益代表,一方为企业或中介组织服务。“订单农业”具有市场性,契约性,预期性,风险性等特点,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适应了农产品结构过剩,农产品买方市场开始形成的新形势,已为农村基层干部,农民群众及农村工作广泛接受。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各地已经开始具体实施订单农业。随着我国一部分地区和一些粮食品种逐步退出粮食收购保护价范围,农民签订优质粮食生产和购销合同,实行“订单”收购,已是各地粮食部门发展粮食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新举措。然而发展订单农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涉农部门共同运作、研究和配合,也需要一些相关的技术部门如科研机构、质检机构的参与。粮食部门作为粮农的“用户”,在做到优质优价、指导生产的同时,应着重在粮食的质量和内在品质上做文章,确保农民生产优质粮,粮食部门收购优质商品粮。…  相似文献   

17.
一、现状 德阳市粮食部门参与粮油种植结构调整始于2001年。2002年与农业部门、川粮米业等龙头企业配合,在广汉试点,探索出了“龙头企业 粮食收储企业 农户”的经营模式。全市粮食购销企业当年与农户签订优质稻订单合同8800公倾,订单收购粮食3.87万吨,收购价格比普通稻谷中等收购价高0.06元/斤,平均每亩优质稻可为农民增收6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8.
订单农业,是指农民与企业或中介组织在农业生产之前,签订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合同记载双方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农民根  相似文献   

19.
四川苍溪歧坪省粮食储备库重视发展农村粮食专业合作社组织,推进粮食产业化经营,促进了农民增收和企业增效,自2002年以来连续3年实现盈利。粮库按照“龙头企业+粮食经济协会+基地+农户”模式,以经济流向将当地118个村26821户农民吸收到30个粮食专业合作社,建立订单种植优质粮油3700公顷,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合同37826份,订单收购粮食23600吨,订单履约率不断升高,2004年达到92.8%。三年间助农增收360万元,农民人年均增收150元,企业增效213万元,企业职工收入也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0.
“订单农业”,作为联接农产品生产与流通的新形式,较好地避免了互不衔接,产销不对中的弊端,为农产品生产找到了能够满足市场需求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出路,为市场找到和培植切合消费者需求的生产基地,从而实现了生产与流通的“双胜双赢”。粮食是重要的农产品,更需要“订单农业”形式进行引导,实现粮食生产的效益化。因为,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过去粮食生产与流通、消费等,存在着严重的产销脱节,供需失衡等扭曲现象,不仅造成了粮食生产的效益低下,制约了粮食消费市场的健康发展,同时对国有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带来了极大负面影响,如基层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大量适销不对路粮食,长期压库,造成收购资金沉淀,增加各项费用开支,等等。解决粮食生产与粮食流通、消费存在的“悖反”现象的办法,“订单农业”无疑是十分可行可取的。然而,“订单农业”是柄双刃剑,在可能对基层国有粮食企业生存与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新的挑战。因为,“订单农业”是在粮食经营日益市场化的情况下提出和实施的,而粮食市场则是瞬息万变的,同时“订单农业”是一种相互有约束力的承诺,如果判断失误,操作不当,会带来损失。因此,对“订单农业”要分析要研究,并在实际操作中弃弊扬利,最大限度地发展其积极作用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