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景嵫 《时代经贸》2013,(13):161-162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的互动发展,是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的重要着力点。本文通过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优势,发现产业聚集度不高、腹地封闭发展港口孤立建设、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调整完善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改革行政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物流网络,编制全面发展规划等措施,从而实现沿海经济带与远腹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王景嵫 《时代经贸》2013,(14):161-162
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的互动发展,是抓住东北振兴和沿海开放双重机遇的重要着力点。本文通过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产业互动发展的现状及发展优势,发现产业聚集度不高、腹地封闭发展港口孤立建设、环境保护矛盾突出等问题。提出调整完善产业链条,发展产业集群,改革行政体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构建现代物流网络,编制全面发展规划等措施,从而实现沿海经济带与远腹地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
辽宁沿海经济带与东北腹地城市流空间联系及互动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东北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作为国家战略的双轮驱动成为新时期东北发展的两大内生力量。作为计划经济长期影响的重工业基地,东北地区历史上形成了偏向内陆的经济布局,加上区域产业结构趋同等原因,使整个区域结构调整和一体化发展面临难题。以地级以上城市为基本单元,通过测算2002和2007年的东北地区城市流强度值,对城市流的动态变化进行空间分析,从中总结东北各城市空间联系的主要特点,特别是揭示辽宁沿海城市与内陆腹地城市间的空间联系现状,探讨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海陆互动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提出有针对性的海陆互动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沈阳经济区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00公里范围内涵盖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新、辽阳、铁岭8个省辖市。是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沈阳经济区,是省委、省政府着眼于推动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做出的重大决策,与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突破辽西北一道,共同构筑了我省全面展开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战略格局,本文从区域一体化的内涵开始解读,对沈阳经济区发展现状及必要性进行分析,对经济区一体化的发展机制进行剖析,因此,实现经济区同城化一体化的步伐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互动发展具有区域地缘优势、产业优势,并且区域资源丰富,现代化交通运输网络密集,科技教育发达,城市化程度高。但科学统一的战略与规划供给不足,空间布局不合理,部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产业内分工不合理,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结合不紧密。资源与环境压力偏大,生态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缺乏有效的互动发展的协调机制。要实现沿海经济带与腹地经济区互动发展,必须实现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市场和地方政府的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6.
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辽宁省是东北老工业地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形成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三大经济主体,本文对辽宁省区域发展进行定量与定性评价,揭示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的明显特征并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7.
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处于生态敏感区域的沿海经济带的发展,经济快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状况表明,沿海经济带发展与生态建设实践迫切需要采用互动双赢的策略。文章从分析辽宁沿海经济带的现实问题入手,从产业互动、制度互动、区域互动及敏感点互动等不同角度,提出适应辽宁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模式,以便为沿海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构筑辽宁沿海经济带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努力构筑辽宁沿海经济带、加快形成沿海与腹地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是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举措,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带、打造全方位开放新优势的重大战略抉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三个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四个沿海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等。其中,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指台湾海峡西岸,以福建为主体包括周边地区;北部湾经济区主要针对东盟;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辽宁区域经济格局的不均衡态势将随着沿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呈现加剧的势头,如何实现沿海经济带与内陆腹地的互动协同发展,是现时发展背景下值得深思和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为视角,深入剖析了辽宁区域经济发展的现实,提出了以增长极培育增长轴,增长轴辐射成为增长面,增长面进一步联结成为增长网,通过积聚与扩散作用实现沿海与内陆腹地互动协同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刘琳琳 《经济研究导刊》2010,(34):197-198,232
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关系到辽宁省及其经济腹地的未来发展。通过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第三产业发展现状的分析,明确其第三产业的重要贡献,找到其第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辽宁沿海经济带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合理的发展第三产业,体现第三产业的重要价值,实现区域综合提升。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海陆产业联动发展是沿海-腹地系统良性发展的核心,在东北地区尤其如此.文章首先从资源、经济、就业及环境方面,利用相关分析、演变过程分析、弹性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探讨了东北沿海经济带与腹地海陆产业联动的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东北地区沿海经济带海洋产业与内陆腹地各产业的疏密度,进而探究海陆联动发展的内部驱动力与海陆产业链的构造,为东北沿海地区与内陆腹地的统筹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世界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单凭某个城市的经济增长难以支撑区域乃至一个国家的发展,城市群正逐渐取代单个城市成为新的区域经济增长引擎。不同城市间的物质、信息、能量交流是维系城市群活力的基础,其内部城市间经济联系的紧密性是城市群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本文通过放宽假设条件构建了城市间经济联系模型,并对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间经济联系强度进行实证研究,得出产业分工是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辽宁沿海经济带“全域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辽宁省委、省政府在"五点一线"战略基础上提出了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2009年,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标志着辽宁沿海经济带已经由东北区域走向全国,并依托东北亚走向世界,这必将给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提供难逢的历史机遇。辽宁沿海没有长三角、珠三角实力雄厚的民间经济基础和京  相似文献   

15.
孟鸿玲 《经济导刊》2011,(12):70-71
近几年来,伴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环渤海经济圈的不断开发,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建设,为营口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机遇。在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营口提出了建设营口北海新区的战略。营口北海新区是营口市沿海发展基础较好、发展空间巨大的区域,对带动营口经济快速发展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分为三个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经济圈.四个沿海经济带: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等.  相似文献   

17.
赵元宾 《当代经济》2009,(23):20-21
营口港是国家"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规划中层次最高的沿海主要港口之一,是东北地区第二大港口,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支撑,是沈阳经济圈及营口市经济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东北地区战略物资大型深水转运港、重要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基地.因此营口港的发展对辽宁乃至整个新的发展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产业集群特定产业的企业或以某一方式相互联系的企业共同集中在某一区域形成空间集群或产业集聚现象。产业集群构成了上下游产业链的众多企业在一定区域内的集聚,围绕核心产业形成了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供应链上的企业联系密切,各个生产单元高度集聚,可以产生较高的集聚效益,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发展已经成为了当今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形式之一。加快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对于完善我国沿海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辽宁沿海经济带作为东北振兴的经济发展主轴线和新的经济增长带,未来最终形成一个面向东北亚,辐射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四盟的新的开放战略高地,必将会对周边地区及腹地产生巨大的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辽宁省的经济发展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决于辽宁沿海经济带的振兴与崛起.科学合理的整合与优化辽宁沿海临港工业区建设中的空间布局是关键,建立"飞地型产业区"是解决辽宁内陆城市经济、交通、信息不发达劣势的重要手段.辽宁飞地型产业区需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经济核算、产业链结构、信息、行政管辖、劳动力、城镇等方面进行整合.建设滨海公路,对辽宁沿海港口、腹地进行重新划分,同辽中南城市群形成互动发展将促进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劳动地域分工理论和系统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东北地区沿海沿边与腹地作为经济地域系统的单元组合体,必须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分工协作,才能实现优势互补,发挥其在东北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载体地位,克服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利益主体的目标多元化、互动发展的主体发育不完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通过深化政府间互动发展机制、优化产业布局体系及推进沿海港口与沿边口岸的优势互补等措施,实现沿海沿边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增进东北区域经济整体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