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2 毫秒
1.
4R曲轴磨床数控改造及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R曲轴磨床是加工发动机曲轴主轴颈的专用机床。机床原生产厂家是日本LANDIS公司。该公司研制的双通道控制器MFⅡ(Microtronic Feed Ⅱ)用于砂轮磨削进给和修整进给控制。机床采用FANUC MATE-P单轴控制器控制工作台横向移动。主控制器为OMRON C500H可编程控制器。步进电机驱动砂轮磨削进给和修整进给,直流伺服单元驱动工作台横向移动。由液压进给和步进电机微进给复合实现砂轮进给。液压进给为快速进给,电气进给为加工进给。  相似文献   

2.
HD12.5龙门刨床是1952年从捷克进口的专用设备。由于该机床加工精度好,效率高,到目前为止仍是公司生产加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之一。由于使用多年,虽多次进行过改造,但效果都不理想。性能下降、系统老化。该机床工作台设计  相似文献   

3.
HZ型龙门刨床是我厂50年代末由德国引进的。其工作台长6m,宽1.4m,额定载荷15t。机床主传动是由一台38kW、940r/min的交流电动机拖动。工作台前进速度有12档机械变速,后退有4档机械变速,工作台换向通过一个大型电磁离合器机构完成,两个横梁刀架及两个侧刀架的进给、快速及抬刀,还有横梁升降的动力均由一台4kW、940r/min的交流电动机提供,刀架进给及抬刀均在工作台换向时拖动杠杆及传动机构完成。横梁升降通过两个电磁离合器传递动力。横梁夹紧靠手动完成。机床机械传递非常复杂,电器系统老  相似文献   

4.
我公司M28125/1立式内圆磨床,担负公司主要产品——高速电力机车和内燃机机车齿轮端面、内孔的磨削加工,属公司的大型精密稀有设备,可加工工件直径1.25m,高度0.6m。由于使用年久(1982年出厂),工作负荷重,其工作台无级变速系统经常出现故障,严重影响了我公司的正常生产,对此我们用可控硅直流调速系统对原变速系统进行了改造。 一、原工作台变速系统状况及故障分析 原工作台驱动方式(图1):三相异步电动机(J02-42-45.5kW 1450r/min)—摩擦离合器—菱轮无级变速器—摩擦离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针对B220龙门刨床存在的工作台易失磁飞车、自动走刀控制电路易出故障,以及电器元件种类繁多,不便于维修等问题,进行的电控系统改造。包括用自励直流发电机与主拖动电机联轴,代替原半导体直流电源;以晶体管时间继电器为主要元件构成的自动走刀电路,代替鼓轮自动走刀系统;用干簧管—永久磁钢接近开关电路代替行程开关电路等。  相似文献   

6.
一、设备改造前的状态 YD-800TS三头三坐标仿形铣床是我厂1979年从日本引进的,具有三个功能相同的动力头.三头间距550mm;工作台面积800mm×2500mm;工作台行程x向1500mm,y向800mm,z向500mm;主轴到工作台面间距离200~700mm;主轴转速40~2000rpm/min(18级);主轴电机功率交流11kW;进给速度x、y、z三个方向均为10~2000mm/min,无级变速;主轴座(z轴)驱动电机:3kW直流伺服电机,带有制动装置,静摩擦力矩40N*m,工作台(x轴)及床鞍(y轴)分别由2kW直流伺服电机驱动.传动部分采用滚珠丝杠螺母副,导轨是镶钢滚柱结构.  相似文献   

7.
分析B2010A龙门刨床工作原理和原工作台拖动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特性,介绍基于派克590P四象限可逆全数字直流调速器和西门子S7-200PLC在龙门刨床改造中的应用及设计方案、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8.
一、概述W-200T 镗床是70年代中期由捷克引进的重型机床,主轴直径2000mm、最大镗孔深度2000 m m,担负着武钢冶金设备大型备件的生产任务。机床的主传动是由1台83 kW 直流电动机拖动,并由1台95kW 直流发电机供电,采用磁放大器作为调节控制器的拖动系统。主轴及套筒轴进给由1台4.5kW直流电动机拖动,主轴箱和立柱分别由两台8kW 直流电动机拖动,它们分别由3台9.5kW 直流发电机供电,以3套电子管差动放大器作为调节控制器的自动控制系统。电气线路采用继电器控制方式。使用十几年以  相似文献   

9.
我厂一台DK7740B型数控线切割机床用于模具加工。数控部分采用XK-80A型系统。为了适应模具加工程序较长、需要较大存储空间的要求,专门配置了一台计算机用于编制、存储程序,与线切割机床联机使用。 该数控线切割机床使用一年来,电气部分出现三次故障。 1.机床购置后使用约三个月,出现以下几种故障:按下加工键,联机状态下不运行程序;按下检查键也不运行程序;按下工作台键,X及Y向步进电机自锁。 据故障现象可知,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台步进  相似文献   

10.
直流他励电机是目前使用最为普遍的一种电路系统,在简述直流他励电机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分析直流他励电机启动特性,包括直流他励电机的特性、直流他励电机的启动方法以及降低电压电源启动过程。直流他励电机拖动性能实验的同一电路实现研究,分为电路结构研究、前期准备工作研究、直流电机启动研究。分析直流他励电机拖动性能实验程序,旨在进一步改善直流他励电机拖动性能结构,提高直流他励电机拖动性能工作实效及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一、设备改造前的状态 YD-800TS三头三坐标仿形铣床是我厂1979年从日本引进的,具有三个功能相同的动力头。三头间距550mm;工作台面积800mm×2500mm;工作台行程x向1500mm,y向800mm,z向500mm;主轴到工作台面间距离200~700mm;主轴转速40~2000rpm/min(18级);主轴电机功率交流11kW;进给速度x、y、z三个方向均为10~2000mm/min,无级变速;主轴座(z轴)驱动电机:3kW直流伺服电机,带有制动装置,静摩擦力矩40N·m,工作  相似文献   

12.
B220龙门刨床是洛阳铜加工厂一大型关键设备,从1969年开始使用至1996年已服役27年。该设备电器元件严重老化,故障频繁,且许多主要电器元件现已淘汰,无厂家生产。因此,对该设备电气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已刻不容缓。 在改造电气系统的同时,为扩大加工范围和能力,我们将它改造为刨铣磨多功能机床。 原B220龙门刨床主传动采用50年代的电机扩大机、发电机、电动机组(简称K—F—D系统)双电机拖动方式,总装机容量为355kW,电耗大,噪声大,占地  相似文献   

13.
攀钢冶材公司一条活性石灰生产线,年产转炉炼钢用活性石灰(粒度5-40mm,活性度≥350ml)12.5万t。该生产线回转窑规格ψ3.6m/ψ3.8m×70m;筒体转速0.4~2r/min,回转窑采用一台ZD242.3/30-4B直流调速电机拖动,由KGSF21—500/460晶闸管整流装置供电,通过可控硅控制系统对回转窑进行调速。筒体设有三个支  相似文献   

14.
一、设备状况 B1-195转子槽铣床,是对汽轮发电机转子槽进行加工的大型专用机床,是我厂关键性的生产设备。自1983年以来,其电气系统一直没有大修,元器件老化,故障频繁,发现以下问题: 1.用于工作台进给的直流电动机的调速控制是60年代的可控硅调速装置。调速不稳定,要求低速达10r/min,而实际上只能达到40r/min。  相似文献   

15.
C512型立式车床工作台的上、下轴承是单油楔动压轴承,工作台导轨是普通动压滑动导轨(图1)。用于精加工时,由于转速较低,动压效应小,所形成的油膜压力小(或形成不了压力油膜),致使支承油膜承载能力小,另外,该机床长期用于粗加工,支承副及传动副的磨损严重,已失掉了机床的原有回转精度。为了适应精加工的需要,在对该机床进行静压改装的同时,还注意解决了以下问题:1.减少机床振动,提高主传动平稳性原机床主传动电机置于床身上,电机振动  相似文献   

16.
一、概述 BT 8C镗床是日本东芝机械公司(TOSHIBA MACHINE CO,Ltd.)70年代初的产品。该型号镗床的3个直线坐标和工作台转位坐标均采用光学视镜系统,定位精度高;机床工作台和头架移动自动定位;机床各部分的运动均由主电机驱动,整机结构紧凑,功能较  相似文献   

17.
我厂生产的100t全液压伸缩臂铁路救援吊车,其回转支承部件为ψ3.15m特大型轴承,为解决轴承制造过程中的磨削工艺问题,我们选用岳阳机床厂研究所开发的专利产品"背锥式万能静压磨头",成功地在C5235型立式车床上进行了磨削加工,效果良好.由于轴承生产批量不大,我们仅对车床中一个刀架进行加装磨头改造.根据磨削工艺要求,在加装改造前对机床进行必要的检修与调整:1.工作台回转径向跳动≤0.03mm;  相似文献   

18.
一、改造前的情况 国产单臂龙门刨床的走刀系统一般采用超越离合器,并分“快速”、“空”、“自动”三个挡,刀架的选择也是由换挡实现。“快速”挡用于调整刀架的位置;“自动”挡用于正常刨削,在工作台前进换后退时电机反转,作走刀准备,在工作台后退换前进时电机正转,刀架移动,移动的距离由调整超越离合器的行程确定,在刻度盘上的指示。由于该机构比较复杂,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经常出现不走刀或走刀距离不一致的情况,影响加工的质量。  相似文献   

19.
<正>1.机床及故障MC625MF4K数控龙门铣床(白俄罗斯产),数控系统为西门子840D。机床工作台8 m×5 m。工作台拖动件由模数20的蜗杆(相应国产机床蜗杆模数为19)与12块蜗母条组成。机床使用1年后,用耐磨材料粘接的12块蜗母条齿形面严重破损,多处断裂脱离。机床生产厂家进厂更换一套蜗母条,费用25万元人民币,又使用1年后出现同样故障。考虑到外方修理费用较高改在国内修复,蜗母条修复后,机床导轨中间部位相距4  相似文献   

20.
CB3463-1型半自动转塔车床是沈阳第三机床厂70年代产品,其电气系统动作复杂频繁,经常出故障。我们选用上海香岛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的ACMY-S256PC对该机床电气系统进行了改造。在机床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中,保留了该机床的主电机、油泵电机和冷却电机控制电路以及控制按钮、行程开关、转换开关等硬件,而将该机床中的小型中间继电器和时间继电器用PC代替,同时去掉了该机床的工步预选、转速预选和进给量预选3个矩阵式插座。在转塔刀架梯形图的设计中,根据生产需要,将转塔刀架的动作设计为1个主程序,而将转塔刀架的16个工位选择设计为辅助程序,以便今后能随时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