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用证是现代国际贸易中主要的结算方式,在我国的出口业务中采用信用证结算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对出口信用证结算方式和结算环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刘树信 《大经贸》2006,(8):68-69
信用证是当今国际贸易中应用最普遍、最广泛的结算形式,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买卖双方之间相互不信任的矛盾,并且使双方在结算的过程中获得资金融通的便利。在我国,信用证也是进出口业务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算方式。但是,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时,出口商也有许多风险,如:信用证的真实有效性;进口商和开证行的资信风险;信用证具体条款隐含的风险等。出口企业应该引起注意并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3.
信用证是国际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跟单信用证在国际贸易中有着其他结算方式无法替代的功能,它集结算和融资为一体,为国际贸易提供综合服务。信用证融资是国际贸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融资产品,其优点及生命力在于它能为买卖双方提供融资服务。  相似文献   

5.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结算方式,中国的对外贸易中有70%以上的业务是用信用证来进行结算。由于信用证的“严格相符原则”和“独立性原则”,常常导致单据与信用证不相符的情况。  相似文献   

6.
刘云昊 《商》2014,(40):80-80
在众多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信用证将商业信用转化为银行信用,故而以其安全可靠,风险可控的优点被采用。而对开信用证也被广泛应用于加工贸易等领域的国际结算。在来料加工贸易中,对开信用证呈现了与其它信用证不同的特征,因而在风险类型上更具有隐蔽性、危害性,本文力图通过多角度分析对开信用证,以期在来料加工贸易结算中更好地使用该信用证。  相似文献   

7.
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结算方式,在国际结算方式中居于支配地位。我国国际贸易中跟单信用证结算更是高达80%比例。根据《国际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对信用证下的定义:“信用证的意义就本惯例而言,‘跟单信用证’和‘备用信用证’(以下统称‘信用证’)意指一项约定,不论如何  相似文献   

8.
信用证欺诈及其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信用证是使用较为普遍的结算方式,跟单信用证在国际结算业务中占居重要地住。但是,近年来,国际贸易领导频频出现的信用证欺诈行为,严重干扰了正常的国际贸易秩序,如何切实防范信用证交易中的欺诈行为以保障国际贸易活动的正常进行,应引起进口贸易商的关注。本从信用证的定义、特点入手,详细地分析了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申请人、受益人以及银行所可能遭受到的欺诈,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9.
方广明 《国际经贸探索》2001,17(1):46-49,53
备用信用证作为一种特殊的结算方式,因其特有的性质,发挥着特殊的作用,在贸易结算和融资担保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本文简单介绍和分析了备用信用证的概况,备用信用证与保函、一般信用证的异同,以及备用信用证的风险与防范,并提出了我国推行备用信用证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张建深 《现代商业》2011,(29):174-175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当今国际贸易中的主要的结算方式。但由于信用证本身的缺陷及进口商的欺诈和银行的拒付等原因,出口商在信用证结算中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信用证结算中出口商所面临的风险。提出了具体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1.
在国际贸易结算领域,普遍接受的国际结算方式就是信用证、托收和汇款。除了汇款、托收、信用证作为主要结算方式以外,国际保理和银行保函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国际贸易和国际承包工程结算中。因为信用证具有开证银行承担着第一性付款责任、信用证独立于所依附的合同之外、业务处理是有关单据而不是货物等特点,仍然牢牢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的主导地位,但采取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存在一定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了信用证业务的几种典型风险,并且针对不同风险提出了防范措施,以供进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结算时进行借鉴。  相似文献   

12.
企业信用证是国际贸易结算中经常的使用的工具之一。通过对企业信用证在国际业务中使用现状的描述性统计,指出了企业在信用证结算过程中风险防范缺失或者不到位。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信用证结算风险的研究,并指出了研究中还可能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钱学军 《浙商》2006,(3):130-131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地位迟迟不能在全世界范围确立,我国经济主体向国外进口商品。对方客户往往要求开立信用证作为货款结算方式,而后T/T(货到付款)及进口代收的结算方式相对而言较少,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信用证结算方式在进口应付帐务占了60%的份额,而在出口应收帐款通过信用证结算方式的结汇仅占25%左右,并且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信用证是国际结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算方式,因其操作简便、风险相对较小,在全球国际贸易结算中使用非常广泛。然而,采用信用证方式进行国际结算仍然存在一些风险。本文从信用征的特点入手,分析了采取信用证结算的各方当事人的风险,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季恒 《国际市场》2003,(12):55-55
信用证结算方式因其独特的优势为外贸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广泛应用,它是开证行应进口商要求向出口商作出的有条件的书面承诺。这种结算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银行信用代替商业信用;二是开证行负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三是信用证是独立的一个合同,以贸易合同为基础,却独立于贸易合同;四是信用证只处理单证,不处理货物与劳务。有鉴于此,外贸企业利用信用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6.
转递信用证(TRANSMITTING LETTER OF CREDIT),是指开证行与受益人所在地银行无代理关系,其通过第三个国家或地区的某家代理行进行转通知的信用证,在外贸实务中,转递信用证的情况与背景比较复杂,介根据转递行在信用证业务结算中的地位和作用,转递信用证一般有以下两种类型。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信用证在国际贸易支付结算中的运行方式为例,通过支付宝与信用证的作用和运行方式比较,对支付宝取代信用证结算方式的价值进行评估,进而提出支付宝在国际贸易支付结算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可行性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进口关税将逐年下调,非关税措施大幅减少,加上国内市场需求旺盛,2003年我国进口保持了高速稳定增长的态势。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竞争的激烈化,国际贸易结算方式越来越趋向灵活化、多样化、但是传统的跟单信用证结算方式仍然占据着国际贸易结算方式中相当大一块份额,尤其是在进口业务当中,大部分国外出口商还是比较喜欢使用跟单信用证作为出口贸易的结算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转口贸易或中介交易中实际供货商结算方式的选择信用证结算是国际贸易中常见的货款支付方式,而对于第三方贸易如转口贸易或中介交易结算的主要方式是可转让信用证与对背信用证。第三方贸易的共同点在于供货商和进口商不直接进  相似文献   

20.
肖海霞 《中国市场》2011,(13):76-76,83
国际贸易结算中,电子信用证为国际贸易提供了"生命的血液",极大地促进了电子商务交易额的增长。电子信用证是国际贸易不断深化与科技飞速发展相结合的产物,正逐步成为国际贸易结算的新工具。在信用证电子化的发展历程中,其相对于传统信用证的优势、仍需解决的问题及风险在国际贸易结算的应用中都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