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经济现象,由增长速度、增长内容、增长机制等共同组成。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分配和使用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简单地说,就是决定经济增长的各种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各种要素组合起来推动经济增长的方...  相似文献   

2.
《重庆经济》2007,(2):15-17
一、重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关系 一般而言,经济增长水平越高,就业增长的水平也越高。就业弹性系数的变化能够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但对重庆现实经济运行的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与传统认识有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3.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但长期以来,人们将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混为一谈,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经济发展,GDP高速增长就是经济快速发展,结果导致出现“有增长无发展”、“倒退的经济增长”等经济现象,制约了社会经济文化的和谐发展。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才能统筹好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才能推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结构变化等方面均衡、持续和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应对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4.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环保型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经济在过去20年中持续增长,年均增长率达10%,克勤克俭量这各上增长主要是粗放型的增长,在我国,真正 提出经济增长方式要向集约型转变,并付诸实施则是进入90年代以后的事。然而,不管是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还是集约型的增长方式,它们实现经济增长的手段虽然不同,但共同的特点是只在孤立的经济体制内,从单纯的经济目标来衡量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成果,以经济增长过程中,环境只被当作一个提供资料、容纳生产废弃物的载体,人们往往仅着眼于经济目标的实现,而忽视环境质量的变化。在这两种经济增长方式下,环境保护难以真正实现。良好的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忽视环境质量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因此在实现经济增长目标时,我们必须注意环境保护,自学将环境资料因素纳入到经济增长体系中去,走一条即能提高经济效益又能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环保型经济增长之路。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企业活力不断增强,市场调节下的经济自主增长日益增强,成为推动经济的强大动力。1998年以后的一段时间,受需求不足的制约,经济自主增长明显减弱,经济增长更多依赖政府政策特别是国债投资推动。通过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我国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增强,并推动国民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这一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命题存在着“替代论”与“互补论”的争论,而这一争论的实质又在于阐述经济增长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之间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经济增长通过影响经济利益的总量,以及参与经济利益总量生产的要素报酬变化这一机制影响到经济利益关系的演变。经济增长影响经济利益关系改善受到经济增长水平、状态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经济增长方式、经济增长波动、经济增长阶段下,经济利益关系格局都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经济利益关系的变化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反馈效应。  相似文献   

7.
李文懿 《中国经贸》2010,(12):66-66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增长,但是北京存在人口就业率不升反降的现象,就业压力日趋严重。通过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口就业问题的数量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由此得出要正确处理就业和经济结构调整问题,使得经济增长能有效的带动就业增长。  相似文献   

8.
江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积极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努力实现“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基础。再一次阐述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意义。黑河是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要加快经济发展,必须下决心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经济增长方式,通俗地讲主要是关于发展经济走什么样路子的一种选择。如果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生产要素的提高,通过改善投入产出关系,优化生产要素组合,提高生产要素使用效率来实现,便称为集约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如果经济增长主…  相似文献   

9.
浦东新区经济增长与电话发展的实证分析胡世良经济增长是人类发展永恒的主题,随着经济的增长,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经济增长与电信发展的关系,并且为改善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积极增加电信投资。浦东开发开放四年多来,新区经济增长与电信发展关系怎样,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作...  相似文献   

10.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按照奥肯定理,经济增长能够促进就业增长。本文以江西1981—2006年的GDP和三次产业的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模型,应用Eview5.1软件,实证分析了江西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关系,提出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同步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回顾了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新经济增长模型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资本投入仍然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其它要素投入的贡献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2.
师政清 《发展》2010,(1):89-9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由于沿袭粗放经营的经济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集约经济增长的道路,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通过分析经济增长方式的现状与问题,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人本原则及其实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增长而无发展”造成了经济增长人本原则的缺失。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是一种规范分析方法,需要建立其价值判断,这一价值判断的核心是人本原则。经济增长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本身的发展。以人为核心的社会发展要求以人为中心,把人的发展看作是经济增长的核心和最高目标。要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就必须确立经济增长的人本原则,而人本原则的实现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实施以充分就业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政策和确立以“富民”为目标的经济增长道路,以人的转型促进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张永华 《中国经贸》2011,(6):161-161
新经济条件下,我国面临的就业形势更加充满挑战,而加快经济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益,也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国家宏观发展战略。然而,经济的长期高增长并未带来高就业,经济增长与失业率同时攀升,“增长型失业”成为严重问题,如何在转型期,协调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就业增长的矛盾,备受关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乃静  王立平 《山东经济》2007,23(6):123-126,131
技术创新理论是现代西方经济理论的重要分支,在分析经济增长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利用索洛的“余值法”测算了技术创新对山东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对比较低,这就决定了山东省经济增长的粗放性。山东省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依托技术创新促进经济的集约化增长,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6.
深化企业改革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基础条件西安工业学院经济管理系钟宝国,赵亚莉根据我国生产力发展情况和人均资源的现状,以及粗放型经济增长投入大,经济增长成本偏高,变粗放型增长为集约型增长,是我国经济的发展必然规律.但由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缺少一系列...  相似文献   

17.
战后世界经济增长呈现交错性特征。其中,发达国家表现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高峰处于交错状态,后发展国家的经济增长表现为世界经济的增长中心不断变化。本文探讨了形成这一特征的原因,同时提出我国长期经济增长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8.
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问题研究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已有的技术进步促进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评述,指出了已有的经济增长问题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文章指出,在研究经济增长问题时,不应把眼光和精力放在测算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而应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提出上述观点和方法的目的是使经济效益最大,而不是使经济增长最大,更不是为了将技术进步从经济增长中分离出来。按照上述观点,文章提出了相应的研究经济增长问题的新思路,并且提出了为了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交互作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运用正交设计法。  相似文献   

19.
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促进的作用,已为世界各国所公认。本文通过对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实现我国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良性互动的对策,一是增加教育投资,推动经济增长;二是通过经济增长来改善教育投资,以期促进我国教育与经济更好地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经济增长一直是经济学中研究的焦点,形成的理论层出不穷。本从分析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入手,着重介绍和分析了新经济增长理论的内涵。通过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我们提出:中国经济要保持良好的增长态势,必须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人力资源水平,以促进生产率的持续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