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连启 《理论观察》2008,(6):155-156
编辑的工作对象是稿件。一篇稿件,对于记者和通讯员来说是成品,而对于编辑来说,却是原材料、半成品,需经加工制作,尔后才能在新闻媒介传播。编辑对稿件的加工制作,大体经过选择稿件、编改稿件和组织版面、编排节目几道工序。编辑对稿件加工的粗细决定着稿件质量的高低。因而,提倡编辑对稿件进行精加工,是提高宣传报道质量的关键所在。所说精工,是指编辑依据一定编辑思想,对稿件所进行的去粗取精的加工和深度开发。对稿件精加工至少应做到求深、求实、求新、求短、求活。  相似文献   

2.
近日,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2005年华夏证券重组时的一篇报道。该报道因在发表时被编辑做了较大改动,因此记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将原稿刊出。受好奇心驱使,我找出了那篇刊登后的稿件,两篇稿件对比读来,不由得感叹:稿件居然能被修改得如此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3.
近日,无意中在网上看到了2005年华夏证券重组时的一篇报道。该报道因在发表时被编辑做了较大改动,因此记者在自己的博客中将原稿刊出。受好奇心驱使,我找出了那篇刊登后的稿件,两篇稿件对比读来,不由得感叹:稿件居然能被修改得如此面目全非。  相似文献   

4.
经常有通讯员给我们打电话,询问“老区报道”栏目需要什么样的稿件,询问为什么所投稿件没有采纳。在此,我以2012年第12期“老区报道”栏目刊载的《雄狮乡干部到村求批评》一文说明之。  相似文献   

5.
我1995年退休后到老促会工作,现年76岁。10多年来,我积极为《中国老区建设》投稿,有几十篇稿件被采用。2007年以来连续被评为《中国老区建设》优秀通讯员或评刊员。看到自己写的稿件被刊物一篇篇采用,我非常高兴,  相似文献   

6.
这是一篇没有写完的稿件。 2006年9月9日,本刊执行主编姜志辉同志赴江苏省采访。此行,他计划采写一组关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稿件,在11月号发表。 在江苏的8天里,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奔走于市县乡村,田间地头,察实情,访民意,舟车劳顿,毫不在意。返回北京后,他虽感身体不适,仍然动手撰写这组报道的第一篇稿件——《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民》。遗憾的是,稿件还没有写完,他就因病住进了医院。 即便躺在病床上,他仍念念不忘工作。病情稍有缓解,他就张罗出院,要快些写完这组稿件。然而,他的愿望永远无法实现了——2007年4月1日,姜志辉同志与世长辞,终年73岁。 今天。我们发表这篇没有写完的稿件,就是要纪念这位把全部精力献给老区事业的资深新闻工作,并继承他的遗志,进一步办好《中国老区建设》,更好地宣传老区、服务老区,为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编按]  相似文献   

7.
葛玉舟 《发展》2011,(2):75-75
新闻稿件能否真正发挥其宣传作用,与播音员如何发挥聪明才智在原有新闻稿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下面就自己在日常播音工作中所得的点滴体会,谈一点体会。 一、广播新闻播音的特征要求  相似文献   

8.
《华东经济管理》2010,24(1):F0004-F0004
一、2010年度特别推荐 对于以下几类稿件均优先审稿、优先发表: 1.区域经济类稿件,以华东地区六省一市“区域经济”文章为主,同时涉及其他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学术研究成果,如中西部发展、珠三角、沿海开放经济等;此外,还将陆续推出:“区域文化”、“区域发展对比研究”栏目。  相似文献   

9.
范秋菊 《理论观察》2009,(4):168-169
修改新闻稿件是选择稿件的继续。选择出稿件只是说基本可用,并不等于完全符合要求。选定了的稿件大部分都有待进一步修改才能刊用。修改稿件是新闻部门编辑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刘华 《魅力中国》2014,(6):310-310,308
广播电台作为党的新闻事业中一部分,是党的宣传舆论阵地和喉舌,同时也是政府联系和沟通人民群众的桥梁。电台新闻编辑在选稿与修改稿件过程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准确选择新闻稿件,严把新闻质量关。新闻编辑的重要职责是每天要综合处理来自本台以及其他渠道的稿件,针对这些观点各异、角度多变、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或快或慢的稿件。  相似文献   

11.
赵亚梅 《魅力中国》2010,(26):11-11
电视新闻编辑以新闻素材与新闻稿件为基础,这些稿件对于记者来说已经是成稿,但对于编辑来说,需要通过组稿、优选、组合等综合性的脑力劳动,对稿件进行选择和加工,从而集成新闻,并通过电视传播给受众,这是一个创作的过程。  相似文献   

12.
第9期刊发的我的《交通、交通,一通百通》一文,编辑删去了我原稿中冗长的交通项目前期工作一般性的过程叙述,保留了突破瓶颈的重点部分,突出了交通带来的效益,全文内容显得更加集中而不拖沓。再就是修改了原稿呆板的导语,将背景和交通现状调整到文首,增加了稿件的吸引力。由于我平时工作报告写得多,稿件没有完全摆脱工作总结的影子。我发现,《中国老区建设》的稿件内容有深度,语言也比较活泼,很少有官话套话,可读性强,今后我将朝这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新闻改革也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都加强了新闻舆论监督,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新闻监督稿件虽然深受大众的欢迎,但出台一篇稿件,要受必要条件的制约,我们认为,新闻监督稿件出台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社长、台长、总编辑要有监督意识,要敢于碰硬。发挥新闻舆论的作用,社长、台长、总编辑是关键,这要看他们是否重视新闻监督,重视的程度如何,如果他们不重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有一位新闻前辈曾经说过:(新闻监督)即使打不了老虎,还可以打几只苍蝇的…  相似文献   

14.
如何处理好广播新闻稿件?使广播新闻稿件更加具有影响力、具有更加开阔的视野,是主流媒体彰显作用的重要手段;广播新闻稿件是国际国内新闻的标志和旗舰,面对国内纷杂浩瀚的广播新闻,我们一定要做到沙里淘金做到取舍得当,就让我们从国内较有带头影响作用的《大众日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李珂 《魅力中国》2010,(28):83-83
一、新闻编辑要有较强鉴别能力 准确地判断新闻事实的报道价值的能力。新闻编辑每天接受的信息是大量的,作为把关者,在由记者或通讯损到编辑的一级传播与从编辑到观众的二级传播之间,如同一个“过滤网”,把适合于观众的新闻信息筛选出来传播。这就要求新闻编辑要有鉴别能力,能鉴别信息是否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原貌;鉴别新闻是否为观众所欲知,甚至能预测新闻报道的社会效果。为此,电视新闻编辑在对稿件的取舍和处理上需要反复掂量,认真筛选,对内容相似的稿件进行比较和分析,尽量把新闻含量高、特点突出的稿件选出来。  相似文献   

16.
编完本期稿件,掩上编辑夹,我们心头充盈着一脉温润的暖流,这一切都源于一份感激与感恩。在2010年新春来临之际,《中国高新区》杂志出刊整整100期。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干啥的务啥,务啥的说啥。”我主要是干编辑工作的,就说说编辑上的事。我在《青海经济研究》刊物责任编辑的岗位上“操业有年矣”,稿件处理不少了,理应驾轻就熟,但直到今天,每当拿到一份需要最后校对的稿件,仍有一种临深履薄的感觉。都得再看看;每当新刊物印出来的时候。就怕打开刊物一看,发现哪个地方出现问题。避免问题的方法是个很综合的问题。把好最后一稿这一关却是很重要的一环,这不是很绝对,但实在是很关键。  相似文献   

18.
“老促会园地”栏目每期刊发1-2篇工作经验,目的是为全国各地老促会的工作提供借鉴。目前,编辑部收到此类稿件并不少,其中多数稿件不能刊用。原因之一是文章题目偏大,涉及面比较宽泛,篇幅短了很难说清楚。  相似文献   

19.
靳丹珠  张扬 《理论观察》2005,(1):116-117
时下,新闻稿件在增大信息量和“短些,再短些”的总体办报要求下,许多稿件。尤其是通讯和特写,在某些编辑的手中被压成了“豆腐干”,掐头去尾不说.甚至连文中许多精彩的细节描写也被当作赘言删去。在“能说明问题就行”的观点下,文章被剥了个“赤条条”登台。读来令人生厌,索然无味。笔者认为,稿件“刹长风”势在必行,但决不能以字数的量化为准。而见长就刹,甚至将一篇通讯刹成公文式的说明。在人们的欣赏品位不断提高的当今,仍然要提倡文章细节的精巧运用,以增加文章的现场感和可读性,使文章生辉,令读者振奋。  相似文献   

20.
一直以来,怎样提高稿件的采用率,困惑着很多通讯员,今年第3期刊登了《启东村庄“美容术”》可以给通讯员以借鉴。稿件合时:村庄整治符合当前国家建设美丽乡村的部署,放手发动群众也符合当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