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问题的提出据中国土地勘测研究院统计,2010年全国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面积42.8万公顷,出让土地收入为2.7万亿元,平均土地出让价格为630万元/公顷(42.05万元/亩)。同年,对农民的补偿虽存在地区差异,但以现金形式补偿的通常都在每公顷约30万元—70万元之间(2万元—4.7万元/亩)。征用土地增值达数倍乃至数十倍。农地变换用途增值本来可以视为土地用途性增值的一部分,它代  相似文献   

2.
金宣寿 《发展》2010,(3):34-35
宁县地处甘肃省庆阳市东南部,全县总人口54万,土地面积374.4万亩,草地面积158万亩(人工草场23万亩),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同时,也是全省牛羊大县之一,是甘肃省地方名优品种早胜牛的原产地和主产区。近年来,宁县县委、县政府把早胜牛产业作为全县主导产业着力开发,使以早胜牛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得到长足发展,全县牛饲养量达到21.83万头,农民每年人均养牛收入676.8元,牧业收入已逐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青州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民合作由农户联合向合作社联合发展,由互助合作向产权合作发展,由坐地销售向直供直销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有16家合作社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920家,入社社员10万余户,农民入社率达50%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36家,流转土地3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2%。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45元,同比增长17%。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青州市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推动农民合作由农户联合向合作社联合发展,由互助合作向产权合作发展,由坐地销售向直供直销发展,有效促进了农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市有16家合作社联合社、农民专业合作社920家,入社社员10万余户,农民入社率达50%以上:土地股份合作社达到36家,流转土地33.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8.2%。2011年实现农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1%,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0345元,同比增长17%。  相似文献   

5.
去年,汉滨区依托土地资源,用活土地政策,带领全区农民在土地上做文章,一年流转土地5.3万亩,掀起了企业和大户竞相发展设施农业、规模农业的热潮。  相似文献   

6.
农民土地经营规模越大,越能发挥农业机械生产的规模效应,降低单位作业成本和交易成本,越有利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基于江苏省2000—2015年县域面板数据,对土地经营规模对农业机械化的影响进行实证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土地经营规模是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关键因素,其弹性系数在0.434~0.492之间。相应的,对经济发达地区,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可有效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需要实现土地的集中经营来提高土地经营规模,并通过与发达地区合作,有效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大量占用农村土地,使全镇15000多户近5万农民失去土地2万4千多亩。镇政府采取措施,使失地农民就业有渠道,生活有保障。管活拆迁补偿款,确保失地农民年年有经济收入。一是把土地出让金存入企业,由企业每年以1千至5千元不等的租用金支付。二是把出让金存放区国土储备中心,由国土储备中心每年以利息形式支付给农民,  相似文献   

8.
简讯     
《中国老区建设》2013,(1):38-39
海安县白甸镇土地流转转出新天地 截至目前,江苏省海安县白甸镇已流转土地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3.8%,成为南通市土地流转第一镇,并逐步形成了特色农业产业集群。白甸镇的土地流转形成了新的种植结构,提高了环境质量和农业科技水平,土地流转转出了一片新土地,2011年,白甸镇农民人均收入达11623元。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产水平的中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经济体制和增长方式转轨时期,通过对中外农业生产水平进行比较,能使我们找出差距,为国家制定农业发展目标、重点和政策取向等提供重要参考依据。一、土地经营规模。这是表明一个国家农民经营实力的标志。据1994年统计,我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负担耕地4.35亩,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相似文献   

10.
张高平  刘鹏飞 《发展》2013,(1):42-44
民乐县取"人民安居乐业"之意,地处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段,总面积3687平方公里,总人口24.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8.3万人;有耕地116万亩、林地110万亩、草地78万亩。近年来,全县坚持工业强县、产业富县、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四大战略,经济社会保持了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2011年,生产总值完成26.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98亿元,财政大、小口径收入19419万元、921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9.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503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为68.7%。  相似文献   

11.
《江苏经济探讨》2009,(9):58-62
中国的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最根本的还是土地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的模糊化,导致土地流转难、农业经营规模小,也为社会各方面对农村集体土地的掠夺和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犯提供了方便。在当今中国,农民既没有作为主要生产资料的土地的所有权,也没有作为主要生活资料的房产的完全所有权。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核心是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确立农民是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观念,明确集体的范围.将集体土地量化给农民,建立体现农民所有权的农民集体组织——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创新农村土地制度、加快土地流转、实现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庆云县紧紧围绕“推进农业产业化,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目标和“引导、规划、规范、稳妥”的原则,不断完善工作措施.加快土地流转,扩大了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加快了农村的劳动力转移,带动了农村的二、三产业发展,实现了农业的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和品牌化,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目前,全县完成土地流总面积6万余亩,建成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园区40处,转移农村劳动力7万余人,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  相似文献   

13.
土地之痛     
逃离土地和土地抛荒 农村问题说到底是土地问题,是土地问题造就了农村问题。尽管中国的农村问题千头万绪,可在所有的问题当中,土地问题是病根儿。 在谈土地问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中国农民逃离土地和土地抛荒问题的现状: 这是关于安徽省六安市土地抛荒情况的调查报告: 据有关部门提供的统计资料显示,在全市现有666.4万亩耕地中,去年非季节性抛荒面积达26.7万亩,抛荒率4%。部分县、区及乡镇、村的具体调查显示,实际存在的抛荒问题更为突出。有的乡镇抛荒率高达10%。 视土地为生命的农民为什么会抛荒土地?原因很简单:土地不仅不能不能给农民带来财富,反而成了农民的负担。南方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城市化的过程始终伴随大规模的土地国有化。1987至2001年,全国非农建设占用耕地3394.6万亩,其中70%以上是征地。这意味着,在过去十多年时间里,就有近2400万亩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被国有化。据不完全统计,这次宏观调控前,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达3.6万平方公里(5400万亩),  相似文献   

15.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新思路——论土地保障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洁 《开发研究》2004,(4):49-50
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是以土地为核心的保障。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土地保障与土地经营规模和农业经济效率的矛盾 ,结合实践 ,主张农民可让出一部分承包经营的土地 ,获得一定数量的经济补偿 ,并以其经济补偿参加社会保险 ;并且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形式 ,从而建立新型土地保障制度 ,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老区建设》2007,(2):32-32
黑龙江省克山县北联镇新兴村位于克山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全村有耕地21300亩,926户,3926口人。村两委班子审时度势通过组建新兴村农机作业合作社,充分发挥大机械的优势作用,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2006年,村集体经济积累达到700万元,入均收入达到5300元。  相似文献   

17.
康清  赵学忠 《发展》2008,(3):57-58
一、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十一五”末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的既定目标。必须力促农民收入由平稳小幅增加向持续高幅增长转变 近几年,甘肃省临泽县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紧扣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旋律,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发展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立足比较优势,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培育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全县初步形成了制种、奶肉牛、加工番茄、劳务为支柱的特色产业。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26元,比上年增加220元。其中,制种收入1376元(其中花卉、瓜菜制种169元),占32.56%;日光温室收入196元,占4.63%;奶肉牛产业收入379元,占8.97%;劳务收入980元,占23.19%。分析比较效益,就种植业而言,玉米制种平均亩收入1300元,瓜菜、花卉制种亩收入6000元以上,日光温室亩收入8000元以上;就养殖业而言。奶牛每头收入8000元左右,肉牛每头收入3000元左右。劳务输出人均收入3100元左右;总体上看,全县农业产业化经营达到较高水平,农民收入稳步增加。但深入分析全县农业发展现状,持续增收困难,上增空间不大。一是制种收入特别是玉米制种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重过大,受全国玉米种子市场影响,今后农民依靠玉米制种增收的空间已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8.
未央区和平村通过把土地集中统一经营,农民土地入股分红的方式,使集体经济年收入1200万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1.4万元。  相似文献   

19.
试点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要求每个乡镇都建立土地流转管理机构"真没想到,凭一本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我就能贷款。"湖南省岳阳县新墙镇清水村的葡萄种植户李勇文高兴地说。近日,李勇文以自家5亩葡萄园10年的经营权做抵押,向岳阳县信用联社贷款5万元,"这样,我明年就能把刚租下来的5亩稻田也改造成葡萄园了。"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种葡萄比种水稻赚钱,一亩葡萄园的年纯收入约1万元,而一亩水稻的年纯收入约1000元,信用社的贷款帮了自己的大忙;而且,租来的5亩地也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在2004年8月28日允许"土地使用权依法流转"以来,各地都在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有效途径,尤其是在"推进城乡统筹、三化协调发展"进程快的地方,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远的有成都市的三圣花乡,近的有长垣县宏力集团,辉县市裴寨村。他们把分散的土地整合到一起,促成了休闲农业、设施农业和"万亩红提葡萄园"等高效农业产业,农民各得其所,或承包经营或打工赚钱。但绝大多数地方土地流转进程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