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第二期关于把红色文化遗址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的建议,说出了老区干部群众的心声。文章列举的六个问题,在其他革命老区都存在,所提的三条建议,我们很赞成。抢救、修葺与维护红色文化和革命遗址亟待,必须做到:一是成立各级特别是县级红色文化遗址保护领导小组,责成有关部门专门负责。二是把此项工作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以来在实践中创造出的先进文化,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还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针对当前红色文化在革命老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对老区人才队伍建设支撑不够以及红色文化资源对老区产业振兴推动作用不突出等问题,要因地制宜利用红色资源来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进而吸引相关创新文化产业入驻革命老区,达到文化经济相互促进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正内蒙古宁城县老促会坚持把宣传老区光荣革命历史、弘扬革命传统和传承红色基因作为老促会工作的重心,始终保持强劲的宣传势头,在传承红色基因中光大老区精神。通过调研提建议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宁城有很多革命遗址遗迹,又被列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县。这些革命遗址遗迹多数在自然风景旅游区附  相似文献   

4.
革命类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红色文化的重要场所。新时代条件下,我们要重视革命类博物馆建设,坚持守正创新之路,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主旋律更加响亮,正能量更加强劲,为人民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文章结合上海革命类博物馆的实际做法,从宣传、开发等角度阐述了革命类博物馆的守正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5.
左右江革命老区的红色资源类型丰富、关联性强,但却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需要我们当代人在享用的同时,切实做好保护工作。2015年2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重新划定了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地域范围,使左右江革命老区的开发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局面。然而,新的地域范围内的左右江革命老区各省、地区之间的红色资源还存在着行政区条块分割现象,缺乏整体层面的统一规划,致使省际、区际相关红色资源本应该有的互联互通行为受阻。为顺利实现国家制定的左右江革命老区振兴规划的目标,本文提出了一些保护和开发左右江革命老区红色资源的具体策略与路径,以为老区振兴献上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6.
《中国老区建设》2006,(10):58-59
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和贡献这段光辉历史是老区重要酌政治优势.丰富的红色资源是老区宝贵的精神物质财富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支持革命老区的建设和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又多次强调要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这是老区加快发展的新的历史初遇.老区如何抓住这一机遇.艇政治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艇红色资源转变为红色资本,扣老区精神转变为物质力量.又快又好地推进老区发展,加疆和改进老区宣传工作.是一价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在这一疬面.广元和建宁老区的做法可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正>笔者参加老促会组织的调研活动时,看到老区农村面貌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欣喜之余,对看到的一些现象也有担忧,部分地方在改善农民居住条件和产业建设过程中,对一些红色遗址、遗迹也进行了"改造"。甚至在一些地方,红军时期留下的重要战斗遗址等已面目全非或踪迹难寻。这些红色遗址、遗迹是红色文化的具体承载物,是革命先辈留下的宝贵遗产,是革命老区存  相似文献   

8.
梁敏 《老区建设》2013,(4):33-35
红色旅游文化建设,是指通过旅游开发的模式,传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江西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新形势下,探讨开发红色旅游文化,挖掘江西革命传统文化,这对弘扬革命精神、促进江西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天意义。  相似文献   

9.
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鄂豫皖边区进行革命斗争而产生和遗留下来的革命遗址、革命精神、红色制度、红色艺术等的集合体,具有较高的育人价值。我党对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重视和宣传及传播技术的进步给苏区红色文化育人提供了机遇,同时红色文化育人也面临着展示与教育相分离、不能深入群众内心、传播形式单一、缺少创新力等挑战,严重制约着文化育人的功效。为此,要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场馆的展览实效,大力优化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的亲民路径,持续推进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资源进学校进课堂,为红色文化传播打造良好平台环境,充分发挥鄂豫皖苏区红色文化的育人实效。  相似文献   

10.
老区事     
《中国老区建设》2020,(2):34-34
福建省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2019年12月,福建省民政厅、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推进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加快推进老区建设发展。各县(市、区)民政(老区)、文物部门组织对本地区革命遗址定期开展调查,全面掌握维护保存状况和管理使用情况,摸清底数。建立革命遗址基础数据库,修订完善革命遗址名录和保护档案,并根据革命遗址的保存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做好数据整理、绘制分布地图,推进革命遗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  相似文献   

11.
老区事     
正福建省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2019年12月,福建省民政厅、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的通知》,要求统筹推进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工作,加快推进老区建设发展。各县(市、区)民政(老区)、文物部门组织对本地区革命遗址定期开展调查,全面掌握维护保存状况和管理使用情况,摸清底数。建立革命遗址基础数据库,修订完善革命遗址名录和保护档案,并根据革命遗址的保存状况进行分类统计,做好数据整理、绘制分布地图,推进革命遗址资源信息开放共享。(福建日报)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信阳市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红色历史底蕴深厚。近年来,信阳市依托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持续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深入挖掘大别山精神内涵,坚定不移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主要做法(一)注重"建",着力提升"红色基因库"。革命博物馆、纪念馆、烈士陵园等是"红色基因库",也是开展大别山精神研究的生动教材。信阳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的原则,全力抓好修缮、保护和改造,留住和放大"红色记忆"。  相似文献   

13.
正编辑部:革命老区黑龙江省泰来县红色旅游资源丰富,既有马占山打响抗战第一枪江桥抗战遗址;又有日寇投降后屠杀无辜村民申地房子殉难遗址;也有苏联红军在东北战场歼灭日寇战场遗址;还是革命先烈阚子祥、张平洋将军牺牲地。泰来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红色遗迹、遗址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大兴镇创业村"申地房子村民殉难  相似文献   

14.
正监利县老促会本着政治上尽责、情感上尽心、工作上尽力的工作思路,自2010年以来,助推全县通过各种渠道投入修缮保护的各类资金达12000多万元,对138处重点红色文物和遗存进行了大规模修缮和保护,全县6处重点烈士陵园全部提档升级,特别是部分濒临灭迹的革命遗址得到了抢救性的保护。一是抓好宣传多呼吁。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多形式、多方位、多手段的宣传。首先是抓住《中国老区建设》杂  相似文献   

15.
钱斌  肖伟 《老区建设》2022,(23):27-33
红色文化资源是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斗争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以金寨为代表的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蕴藏十分丰富、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口述史作为一种方法,在拓宽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视野、补充红色文化资源研究的史料、创新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的方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口述史视域,纾解当前金寨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存在的困境,建议从立足当地优势、加强人才培养、落实群众方法等方面推进。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加快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完善扶持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中央这些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大力强化革命老区宣传工作,建立完善老区宣传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正近年来,河南省上蔡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多措并举加强对红色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大对革命老区宣传力度,进一步提升了上蔡红色文化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8.
革命类博物馆是红色文化的重要载体,为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必须以公众的文化需求为导向,科学规划红色文化的发展方向,将红色文化打造成既有市场竞争力,又是能吸引多方参与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资源。于此,革命类博物馆与消费市场结合,通过发展红色旅游、开发红色文化创意产品、加强宣传推广培育和促进红色文化消费不失为一条值得推广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正巍巍太行,红色武乡。翻开山西省武乡县的"红色版图",一处处革命遗址和一座座纪念碑犹如红色火炬矗立在老区大地——430多处革命历史纪念设施、遗址和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4026件(套)馆藏国家级革命文物……挖掘一座城市的红色底蕴从2010年起,武乡县成功举办了六届八路军文化研讨会,200多名党史、军史专家学者多方面、多  相似文献   

20.
文化体制改革的大幕拉开,为老区出了一道思考题。经济落后文化一定会落后吗?答案是否定的。文化能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文化体制改革,为老区的跨越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曾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重大作用的红色文化,在今天的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其文化张力,正在引领老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弯道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