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国家综合实力、政府管理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这既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城市化道路的迫切要求。循环型生态城市能有效动态调节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的诸多可变因素,确保城市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构建循环型生态城市需要从思想文化、法制、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绿色责任:生态文明背景下媒体组织的新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不仅仅是知识经济时代,而且是生态文明的时代。生态文明要求和呼唤着媒体组织的"绿色变革"。媒体组织理应超越工业文明时代的功能与责任,直面生态环境危机的挑战,做一个"理性的生态人",勇于承担绿色责任。文章以构建生态文明为背景,以媒体组织绿色责任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媒体组织的绿色责任的内涵特征、分类及实现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政治生态是检验我们管党治党是否有力的重要标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现状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的集中体现.构建良好政治生态是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讲政治"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于淼 《经济师》2014,(2):33-34
生态文明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文明理念,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理论表达。对生态文明内涵的阐释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理论基础,文章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基于生态文明内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5.
赵霞 《经济研究导刊》2008,(13):195-197
随着人与自然矛盾的突出和演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生态环境问题的妥善解决逐渐提上日程。发展经济高效、生态平衡的产业,建立社会和谐、生态健康的环境,从而形成开发与保护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举,自然与人类高度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亦称为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本质,就是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环境可承受的基础之上,在保证自然再生产的前提下扩大经济的再生产,从而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双赢”,建立经济、社会、自然良性循环的复合型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6.
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生态西部新边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①,西边地区应按生态文明的科学理论,发展生态经济,树立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理念,创新生态文明体制,建成我国生态安全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呼声和要求已日趋高涨。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当前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分析生态补偿机制在建立中的难题,并针对性地进行了初步政策思考。  相似文献   

8.
张莉  唐志红 《经济论坛》2010,(8):218-220
实行生态补偿是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举措。由于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生态补偿不到位,我国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和缺陷。在大力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我们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补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加以审视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界定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内涵,分析了系统动力学、循环经济学、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系统论对于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的指导作用,总结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以此为基础初步探讨了城市生态经济系统构建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1.
南水北调工程是我国北方社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在这一工程的建设中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好源头和沿线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汉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最重要的水源,但目前汉水流域已面临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本文在深入分析当前汉水流域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得出,要解决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就必须促进汉水流域的县域生态产业开发,同时指出汉水流域的县域生态产业的构建主要包括主体构建、客体构建和环体构建三个层面。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它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基础的现代社会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必然历史逻辑,同时也是当下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人类最终走出“人类自我中心主义”困境的必然选择,也是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生态大学构建模式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生态大学成为21世纪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全新办学模式。本文以生态中心主义思想,即人与环境和谐、均衡发展的理念提出了生态大学的概念和内涵,以生态学理论论述了构建生态大学的五项系统,并尝试建立生态大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是人类存在与发展的前提。如何实现人自身从污染破坏者向治理保护者的转向,乃是和谐社会与生态文明的历史追问。本文以人与自然的社会和谐性为切入点,试图于和谐社会的视阈之中探究生态伦理的特质、构建以及实践性问题。从而突显生态伦理于生态文明转型中的核心地位,以期唤起人们对生态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2)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引领和行动指南,是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指导。全面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思想为指导,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科学构建推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付庆祥 《经济师》2007,(2):192-193
文章以胜利油田油气集输总厂为例,探讨了和谐企业的内涵与构成、和谐企业的运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生态设施是指维护生态系统和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各种基础设施,包括生态运行设施、生态修复设施和生态培育设施三大类。它是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经济开发的物质基础,是提升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的物质条件。生态设施的存在和增长依赖于相应的投资,投资滞后导致西部生态设施落后。因此,要促进其增长,就必须强化和构建政府投入机制、启动民间投资机制、完善转移支付机制、加大外资吸引和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构建生态产业链是循环农业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价值增值的内在需求.文章提出了构建生态产业链的基本原则及具体方法,并提出了在发展循环农业、构建生态产业链过程中应加快技术创新、加强宣传和提供资金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发展煤炭循环经济,是煤炭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延长煤炭产业链,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从循环经济理论的角度出发,在探讨生态环境与工业经济协调、生态链的优化与工业间共生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煤矿以产业集聚实现横向融合和资源共享的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和谐生态城市”的构建应包括和谐自然系统、和谐社会系统和自然社会和谐系统三部分内容的构建,因此,本文根据上述三部分内容展开了对当前构建和谐生态城市策略的探讨和思考,希望能通过本文的分析对当前我国和谐生态城市的构建提供一定的思路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