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关于供应链金融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其金融属性与供应链属性的有机统一,同时也缺少对核心企业这一关键参与方的关注,特别是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文章基于2010-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样本,实证研究供应链金融对核心企业创新的影响,并基于融资效应假说和关系效应假说验证其内在作用机理,同时还检验了不同的供应链金融开展方向和供应链金融能力对创新提升的差异影响,以及技术创新水平提升后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供应链金融能够显著提升核心企业的技术创新水平,同时面向上下游企业开展双向供应链金融和具有高供应链金融能力的公司,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提升效应更强.进一步的机制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提升作用在高融资约束组和低供应链关系组中更显著,而在低融资约束组和高供应链关系组中不显著.这支持了供应链金融激发创新的融资效应假说和关系效应假说.经济后果检验发现,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创新产出的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和企业价值增殖,同时也能提高供应链绩效.文章拓展了供应链金融经济后果的研究边界,也丰富了创新的影响因素研究,为供应链金融如何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证据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企业融资约束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金融创新。在对融资约束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与信息不对称、供应链金融与融资约束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深市中小板科技型企业样本数据对供应链金融缓解融资约束的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约束程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供应链金融能够有效缓解融资约束,并且其缓解效应作用强度与信息不对称程度正相关。该结论可为改进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经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供应链金融的三种基本融资模式——存货融资、预付款融资以及应收账款融资出发,对他们的两两组合模式——预付款—存货质押融资(融通仓)、存货质押—应收账款融资以及应收账款—预付款融资进行了会计处理及经济效应方面的研究。通过综合构建"过程融资"视角下供应链金融的业务模式,对供应链金融中一般性业务、违约与意外情况的会计处理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并对多元模式下的资产流动性、盈余空间、财务评价指标等经济效应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会计处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支持,也为完善供应链金融内容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微观视角的支撑。  相似文献   

4.
文章基于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数据,首先利用现金-现金流敏感性模型验证了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约束问题,在此基础上构建回归模型,研究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否能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以及宏观数字金融发展是否能调节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最后基于不同信息披露质量进行了异质性检验.研究发现中小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能缓解其面临的融资约束问题,数字金融发展环境促进了供应链金融对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数字金融发展的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的调节效应更显著,且在信息披露质量高的情况下,数字金融发展的调节效应更明显.因此,中小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是缓解自身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而进一步发展数字金融则是从外部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经济脱实向虚趋势愈发明显,出现企业过度金融化现象。在上述背景下,基于烙印理论,以沪深A股2010—2019年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效果。结果发现: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行为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创新投入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挤出效应,且在技术背景CEO抑制企业金融化的作用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企业社会责任和数字化程度正向调节技术背景CEO对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高不确定性环境中,整体样本企业技术背景CEO依然坚持弃虚从实,但民营企业技术背景CEO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不显著。从管理者行为视角,拓展烙印理论在企业投资决策中应用,丰富高管特征与企业金融化关系研究,防范企业脱实向虚,从而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6.
以2005—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和机制,重点关注技术市场发展对上述影响效应和机制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具有负向影响效应,技术市场发展能够强化这一影响效应,在技术市场发展较快的地区,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加显著,融资约束和全要素生产率是实体企业金融化影响企业创新质量的有效机制;技术市场发展的调节效应主要作用于影响机制的前半路径,在技术市场发展较快的地区,实体企业金融化对融资约束的缓解效应较弱,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效应更强;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影响效应在产品市场竞争、是否为家族企业和银企关系方面存在异质性,当产品市场竞争更激烈、银企关系较差和企业为非家族企业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创新质量的负向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鉴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优势,基于供应链网络产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开始兴起。本文通过选取三组案例,对商业银行的供应链金融与产业企业主导的供应链金融进行了详细对比。本文发现,与商业银行主导的供应链金融相比,产业企业发起的供应链金融可以更有效地降低事前与事后信息不对称,提升中小企业融资绩效。本文在丰富和拓展供应链金融相关理论的同时,对产业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的实践也具有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区块链金融具有金融全球化服务、低成本支付、去信任特征及高度的隐私安全和抗审查性等特征,作为供应链管理和金融服务的融合业态模式,其实质是一种具有个性化特征的金融产品服务.但当前中国供应链金融面临技术、成本及授信等诸多约束,如信息化处理能力不足、存在监管空白等问题,对银行的金融安全带来一定挑战.而"区块链+供应链金融"模式可解决传统供应链金融所存在的服务覆盖面不足及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信息孤岛问题.因此,亟需探索区块链技术下供应链自金融模式快速发展的路径,即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保证区块链供应链自金融模式的安全发展;巩固区块链技术优势,加强区块链的技术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9.
疫情发生以来,企业经营活动受挫,发展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融资约束问题变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作为金融创新服务的供应链金融能否有效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201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供应链金融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验证组织韧性的中介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供应链金融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且组织韧性在这一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0.
金融供应链为商业银行突破传统信贷配给技术提供了机遇。本文从供应链关系结构中企业融资改进的机会分析入手,剖析了金融供应链下银行内生性改进信贷配给行为的条件,提出金融供应链之所以为银行改善信贷配给提供了一种创新渠道,是因为其在供应链企业之间存在隐含担保,并从理论机理与实践经验两方面验证了银行信贷配给改进的实施机会。  相似文献   

11.
群态融资亦称供应链融资,是商业银行基于供应链管理的需要而进行的业务创新.本文针对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与核心环节,探讨金融供应链得以持续稳定的行为决策机制.基于非对称信息条件下信用模式的博弈分析和信息增益修正均衡的讨论,得出了企业面向不同决策的收益模式,据此分析了市场失灵、中小企业融资难和金融供应链的创新性与市场前景.应当加强企业、金融机构和政府的配合互动,保持供应链信息渠道传递畅通.  相似文献   

12.
随着供给侧改革,传统产业亟须转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有待解决.与此同时互联网创新,大数据和物流业的崛起,供应链金融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开启了网络经济时代的一种全新的金融服务运营模式——B2B平台供应链金融.文章通过分析在煤炭业产能严重过剩,煤炭价格低位徘徊,传统煤炭贸业亟须转型的背景下,以东煤交易B2B电子商务供应链金融为例,阐述B2B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进行再升级,整合多方信息,如信息流,物流与资金流等,从而实现信息透明化,弥补中小企业信用不足的问题.与此同时也分析线上供应链金融可能存在的风险,提出风险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3.
构建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来刻画制造业面临金融投资与创新投资的行为决策过程,并以我国2007-2016年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制造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影响的动态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制造业金融化对企业的创新投资存在"挤出效应";然而,随着企业经营业绩的不断提高、企业融资约束的不断缓解,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逐渐变为"蓄水池效应"。  相似文献   

14.
采用2015—2019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基于烙印理论,对高管金融背景与企业创新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同时考察资产金融化在其间发挥的中介作用。研究发现,高管金融背景通过提高企业资产金融化水平抑制企业创新,并且这种关系主要存在于国有企业。进一步研究发现,高管银行背景以及高融资约束企业,资产金融化的中介效应显著。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9,(8)
供应链生态体现为经济活动全过程的组织形态,是推动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方面。在产业生态方面,当前供应链生态信息传递不完全、各方需求无法即时匹配、参与者自金融能力不够,在金融生态方面,供应链生态面临信用缺乏、针对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严重不足以及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等困境。通过重塑供应链生态的内涵,在全息数字孪生前提下拓展供应链生态的功能,进而提出泛智慧供应链全息生态圈,并以山西为蓝本对泛智慧供应链全息生态圈的内涵、功能、目标及方案进行界定与设计。  相似文献   

16.
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企业高管研发背景和政治关联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上市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十分明显,这种效应存在异质性;第二,高管研发背景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资,缓解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该作用在弱融资约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第三,高管政治关联会加强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种负面影响在强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避免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模式,有利于改进供应链资金流管理,缓解企业资金短缺,提升企业融资能力.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还存在行业标准和政策规范不统一,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撑不足,上下游企业整合力不强以及信用风险控制机制薄弱等难题,对此,本文提出重视新型技术在供应链金融中的应用,推进供应链金融平台建设,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提高...  相似文献   

18.
在金融化趋势日益凸显的背景下,以2007-2019年中国沪深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显著扩大企业风险,即实体企业金融化会对企业风险产生"扩大效应".同时,相比于高风险承担能力的国有企业、成长成熟期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低风险承担能力的非国有企业、初创和衰退期企业以及高融资约束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风险产生的"扩大效应"更大.进一步研究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通过挤出实物资产投资和降低主营业务收入来扩大企业风险.因此,加强对实体企业金融投资行为的信息披露和监管,健全实体企业内部的风险预警系统和防控机制,并引导实体企业专注主业发展,将有助于降低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湛泳  李珊 《财经研究》2016,(2):4-15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的智慧城市建设热潮升级,而地方金融发展水平对于科技创新和智慧城市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利用我国2000-2013年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引入金融发展与科技创新的交互项,运用固定效应和两阶段系统GMM 模型考察了金融发展通过促进科技创新对智慧城市建设的推动作用。固定效应估计结果显示,金融发展效率提高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对智慧城市信息化发展的促进效应最为明显,平均而言,金融发展效率每提高1%,信息化水平将上升00.29%,但金融发展规模扩大、金融发展结构优化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对信息化发展的积极作用相对较弱。系统GMM 估计结果中交互项的系数有所下降,但依然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总之,金融体系的发展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发挥中介效应,进而促进智慧城市的信息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拓展竞合理论研究为目的,将竞合理论研究从市场竞舍推向供应链竞舍.通过分析基于“三种优势”和“五力模型”的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竞合关系,在系统理论推演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基于差别优势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形成机理.通过运用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验证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效应和基于比较优势的竞合效应的存在与大小,结果表明,企业间基于差别优势能产生最大的竞合效应,基于差别优势的竞合是更高级的竞合状态.并在此结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供应链竞合均衡”与最佳“链优势”的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