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计算了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量,并应用结构分解分析(SDA)方法分析了城镇化、城乡消费比例、消费结构等因素对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城镇化的扩张和消费结构的升级是增加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食品、居住和交通通讯是导致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的主要部门;(2)城乡消费比例和排放强度对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3)人均消费的提高对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增长贡献最大。最后,本文基于实证结果提出了减少我国居民消费间接CO2排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能源结构变化与中国碳减排目标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检验2020年我国能否实现单位GDP CO2排放比2005年单位GDP CO2排放降低40%~45%的碳减排目标,以及如何实现等问题,文章从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战略角度,对不同能源结构调整下的CO2排放情况进行了测算,并对不同能源消费结构下能否实现我们的碳减排目标进行了检验,得出在无约束条件下几乎不可能实现减排目标,在能源规划约束下基本可以实现40%的减排目标,而要实现45%的减排目标则存在较大难度。  相似文献   

3.
忽云芳 《经济师》2000,(11):42-43
在目前需求不足 ,导致商品、资金和生产能力相对过剩的情况下 ,需要适当加大刺激内需政策的力度。在扩大内需中 ,扩大消费需求潜力最大。如果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占 GDP的比重增至国际平均水平 ,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可持续 10年以上。增加居民即期的消费需求 ,关键是改变居民对未来收入和支出的预期 ;要促进消费需求持续增长 ,必须就产生结构和消费结构进行双向调整 ;而调整收入分配结构则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根本措施。一、消费需求下降影响着国民经济增长据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字表明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由 1978年末的 2 10 .6亿元增加…  相似文献   

4.
陆文聪  梅燕 《技术经济》2008,27(2):81-86
基于浙江省城乡居民固定观测点的调查数据,细分不同产品种类,采用扩展线形支出系统(ELES)模型,实证研究了收入增长过程中城乡居民畜产品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浙江省城镇居民畜产品的消费变化主要表现为猪肉消费的减少及奶类消费的增加;农村居民对家禽类产品有较高的边际预算份额及较大的需求收入弹性。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也在不断增长,消费结构在不断优化.周发明、杨婧(2010)运用ELES模型,从基本需求量、边际消费倾向、需求收入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等方面,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吴瑾、周博雅(2011)以我国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从平均消费倾向、恩格尔系数的变动、各项消费品的消费结构变动和消费结构贡献率四个方面,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的结构变动趋势和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文采用EIO-LCA模型对中国各行业部门从生产到供应链再到消费环节的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进行分析,并构建碳减排潜力模型评价产业结构调整所产生的减排潜力。研究表明:(1)基于能源消费的中国直接碳排放主要来自行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部门、其他服务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与住宿业。(2)从生产链视角来看,建筑业是隐含碳排放最大的行业,进一步对其隐含碳排放来源进行分解,结果发现生产链中的通信专业设备制造业、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品及煤炭采选产品3个行业部门的排放量对建筑业隐含排放量的贡献最大。(3)从消费需求视角来看,居民消费需求的隐含碳排放占比最大,政府消费需求、资本形成和出口的占比维持在20%左右。(4)中国直接碳排放和隐含碳排放潜力较大的行业部门位于供应链上游。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国制造业15个部门为研究对象,利用我国2002年和2005年投入产出表中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以及三种环境污染物排放数据,全面衡量外商直接投资流入我国制造业对三种污染物排放的全部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直接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流入我国制造业中相对清洁的部门,例如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污染密集型的行业中外商直接投资占比很低,污染避风港假说在中国制造业不成立。(2)从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制造业污染排放的间接影响来看,外商直接投资流入后通过产业关联效应间接导致某些污染密集型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增加,例如化学工业,因此污染避风港假说在中国并不成立的论断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重新修订。(3)在不考虑产业关联时,我国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结构表现为促进我国制造业的清洁增长,但考虑产业关联后,外商直接投资会通过间接效应导致制造业污染密集型行业污染排放增加,从深层次看,认为外商直接投资能促进中国制造业清洁增长的结论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比较分析收入法GDP和资金流量表核算的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前者呈下降而后者呈上升趋势。结构分析表明企业部门与住户和政府部门的加权劳动收入份额的反向变化使资金流量表中劳动收入份额保持小幅上升。波动性分解表明产业内部效应和产业结构效应的同向变动使收入法GDP不稳定,而部门内部效应和部门结构效应的反向变动使资金流量表相对稳定。因此,通过调整产业政策将产业结构与产业内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相互协调,使劳动收入份额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9.
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业结构的变动与消费升级密切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受到消费结构变动的制约.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带动产业结构的升级.本文分析了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并提出了促进我国消费结构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中国CO_2排放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测算我国1953年~2007年间CO2排放量的基础上,通过对数据的经济计量检验,建立联立方程组模型,研究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双向因果关系,并分析各种因素对CO2排放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我国CO2排放量与人均GDP间变动关系并不是简单EKC模型中的倒U型,有着更为复杂的相互作用关联。人均GDP提高导致CO2排放量上升的同时,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消费结构的改善,以及资本设备更新速度的加快,都将减少CO2排放。  相似文献   

11.
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协调性探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文章首先论述了目前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试图从需求结构角度分析需求结构对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并就优化需求结构,促进投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提出若干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资本结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权力基础,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选择实质上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博弈的结果.股东和经理之间主要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投资者通过观察公司负债率来判断公司的质量以决定是否投资.通过对股东、债权人和经理之间博弈的研究,可以看出公司治理结构达到有效运转是股东、债权人和经理相互博弈的结果.通过公司治理结构和资本结构的设置和选择以保持有效的约束与监督,从而达到股东、债权人及经理各方面利益的均衡,以保证企业效率的提高和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13.
腐败问题很早就受到政治学和经济学学者的重视,但在国际商务领域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只有近十年的历史.东道国腐败不但会对流入该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FDI的来源.运用国际公开数据,以FDI流入作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以上理论假设,结果证明东道国腐败会对外商直接投资产生负面影响,如果FDI来源国存在海外反腐败法,东道国腐败就会使来自这些国家的FDI减少.  相似文献   

14.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入手,分析劳动密集型行业和资本密集型行业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长期和短期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就制造业各部门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相关性进行进一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相关性非常高,但资源密集型行业的相关性不高;对外贸易已经成为独立的经济活动,影响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部门之间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存在交叉效应,该效应在资本密集型部门尤为显著;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特别是FDI)和国内、外需求结构变化成为影响对外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相关关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江曙霞  刁进 《当代财经》2005,(11):38-42
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可以概括为一种资本驱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的G D P构成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表现为第二产业的绝对比重偏高和第三产业的相对比重偏低。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有待于G D P构成的调整与优化,而通过融资变革从而实现有效的资本形成机制和配置机制,正是调整和优化G D P构成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打破从总量上进行分析的常规,运用相对成熟的计量经济方法分析人力资本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提出了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新思路,从实证的角度说明各产业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不同效度。  相似文献   

17.
尚绪平  王东月 《经济研究导刊》2012,(22):162-164,167
1997年至今,是中国失业问题日益突出,就业压力不断增大,理论界对就业问题争论最激烈的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地区间的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分属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创新地利用人均GDP对就业结构的影响,把全国分为四个区域,把发展阶段相似的省份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对四大区域分别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合理的股权结构是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基础。从契约理论的视角分析: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下,必然会导致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的分离,在资本市场不发达及外部治理相对缺失的条件下,应采用日德治理结构模式,扩大外资银行在国内银行业的持股比率,同时让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到银行业的改革中来,建立起真正的银行业现代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9.
20.
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互动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与人才结构高级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分析了产业结构高级化演进伴随人才结构高级化的过程,通过阐述产业不同的发展阶段相对应人才的不同发展阶段,从而说明产业结构与人才结构的互动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