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丹 《时代金融》2023,(5):38-41
<正>2020年我国完成了全面脱贫和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但我国相对贫困问题却仍然存在,扶贫工作并未停止。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数字普惠金融成为缓解相对贫困的重要手段,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通过缓解信贷约束,促进居民就业;增加居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增加人均消费,促进消费升级来减缓相对贫困程度。但数字普惠金融仍然存在城乡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马太效应凸显,可能加剧相对贫困,改善效果有限,边际收益递减等缺陷。在实践中应定制差异化发展战略,提高贫困户金融素养,改善农村信用环境,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加深用户使用深度。  相似文献   

2.
龙山县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2015年启动金融产业扶贫以来,不断创新扶贫信贷模式,构建金融产业扶贫新体系;强化工作保障措施,搭建贫困农户脱贫新平台;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金融产业扶贫新思路,有效地解决了贫困农户发展的资金问题。三年的实践显示,在边贫地区实施金融产业扶贫面临着社会普遍认识不足、金融机构积极性不高、农户贷款意愿不强,政府监管制度欠缺等问题,需要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开发多样化的信贷产品,完善监管考核机制等,从而推动扶贫工作的发展,加快贫困农户脱贫致富步伐。  相似文献   

3.
一、农行小额扶贫贷款与移民专项扶持资金有效结合的前提条件过去,水库移民专项扶持资金分为无偿扶持资金与有偿扶持资金两部分。移民无偿扶持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解决移民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而又无偿还能力的基础设施项目;有偿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扶持移民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和能较多安置移民就业的乡镇企业。现在,水库移民  相似文献   

4.
2020年我国已消除绝对贫困,但是在现有标准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不意味着农村贫困的终结。随着长期困扰我国农村原发性绝对贫困的消失,农村贫困将会进入一个以转型性的次生贫困和相对贫困为特点的新阶段,届时转型贫困群体和潜在贫困群体将会成为持贫工作新的目标群体,并呈现新的特征。为此,我们需要主动适应扶贫对象、扶贫方式、扶贫格局的变,将现在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  相似文献   

5.
本文利用FGT贫困指数分析了海南省城镇居民消费贫困的动态演化特征,并借助减贫的收入、分配弹性以及贫困指数的Shapley分解,对海南省经济增长的益贫性进行了量化测度。研究显示,海南省城镇居民绝对贫困持续缓解,但相对贫困问题开始凸显;海南省经济增长的益贫性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益贫性程度对外部政策变迁具有高敏感性。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构建对贫困人口包容性更强的产业结构体系是提升经济增长益贫度,实现稳健减贫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自2014年以来,人民银行兴国县支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召,将扶贫作为政治担当,针对辖内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积极主动探索金融助推精准扶贫的思路,通过实施特色产业、企业带动、移民搬迁、金惠工程"四大扶贫工程"打造出了金福通、电商扶、油茶贷、土坯房"四大亮点"。同时在探索的道上发现目前扶贫工作面临着财政配套扶持力度不够、贫困乡镇产业结构单一、扶贫信贷风险过于集中、贫因户的管理有待加强"四个困境"。最后针对困境提出加强财政金融政策联动、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建立扶贫贷款风险机制、完善动态监管评估考核"四个措施"的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陇南市地处甘陕川三省交界的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贫困地区,是全国最贫刚的地区之一,甘肃省扶贫攻坚的主战场。陇南的贫闲具有突出的典型性和很强的代表性,属“老少边贫”中“贫”的一类,既有集中连片特征的深度贫困,又涵盖了半山干旱、高寒阴湿、深山边远、石山峡谷、少数民族聚居等不同地域类型特征的贫困。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创新金融扶贫体制对我国农村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重均衡模型,对比研究信贷、保险、"信贷+保险"三类金融产品的扶贫效果,在不同的信贷和保险产品结构下得出陷贫概率,进而得出金融扶贫产品的精准设计,以创新金融扶贫体制,从而解决我国深度贫困的问题。研究表明:单独信贷产品扶贫无效;保险能够帮助阈值以上人群摆脱潜在贫困,但对深度贫困无效;"信贷+保险"能解决一定程度的深度贫困问题,比单独信贷或单独保险的扶贫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9.
脱贫攻坚是我国消除绝对贫困的重要途径,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工作尤为重要。山东省蒙阴县作为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党政领导、企业与社会参与的自上而下式、产业带动与财政金融扶持的内外生扶持式、精神传承与物质富裕的双重激励式等扶贫模式,取得了脱贫攻坚较大成效,一定程度解决了深度贫困问题。但仍存在扶贫线提升增大未脱贫圈、贫困户发展能力较弱、社会扶持力度有待增强、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凸显等问题。因此,加强人才扶贫引导,保障扶贫主体到位;强化内生脱贫培训,提升反贫困意识和能力;促进财政与产业扶贫互补,构建全社会可持续扶贫机制;扩大脱贫对象范围,关注相对贫困问题,是我国今后扶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移民政策是国家实施扶贫攻坚战略的重大步骤之一。移民政策在改善贫困人口基本生活的同时也给迁入地带来了生态超载、社会治安、民事纠纷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而金融支持是移民通过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条件,从贫困逐步走向富裕的根本出路。对此,我们以甘肃疏勒河流域异地整体移民安置为例进行了专题调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有效改善了贫困地区人口的生活状况,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贫困地区的贫困状态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善,扶贫工作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改进。一、我国扶贫工作历史回顾(一)1978-1985年间制度改革式扶贫1978-1985年这一时期,缓解我国贫困问题的主要途径是制度变革。这一阶段对缓解贫困起主要作用的是  相似文献   

12.
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是后扶贫时代亟待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湖南省中方县立足相对贫困的特征,积极探索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生态移民战略的实施,使得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选择了典型牧业旗之一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作为实地调查地点,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和困难,例如:搬迁后,移民畜牧业收益不高、外出务工难,导致收入水平下降;舍饲圈养的生产支出较大,牧民的经济压力大;转移到城镇后,移民生活消费支出增加等。针对以上问题,笔者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可以通过跨地区的劳务输出解决移民就业问题,进而提高移民户的收入;鼓励移民区青少年进城读书,缓解移民就业压力;在移民区发展农村信用社小额信贷,对小额信贷引入新的风险补偿机制;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提高移民文化层次和谋生能力;建立移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扶贫工作的开展,特别是脱贫攻坚的进行,使得江苏省大部分农民脱离了贫困线,但是由于历史以及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等原因,江苏省农村仍然存在着贫困问题,而且应该引起注意的是,江苏省农村贫困出现了新的特点,如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问题,贫困分散性问题等,为此,调研组深入淮安楚州区、沭阳、新沂、灌南、滨海、海安、姜堰等县市(区),通过实地调研、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在广泛听取当地政府相关机构、省扶贫工作队以及贫困户等意见的基础上,对我省近年来脱贫攻坚工程的实施效果、扶贫经验、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就做好下一步我省扶贫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扶贫工作重点已由“消灭绝对贫困”转向“减轻相对贫困”,研究西部地区多维相对贫困及财政干预减贫效应对巩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运用A-F双临界值法测算2011~2021年西部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指数,并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对政府财政干预的减贫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多维相对贫困在贫困广度和贫困深度方面都有所缓解;在减贫效应方面,财政干预对推进西部地区的减贫工作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江西省上犹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县,全县有57个省级扶持贫困村(其中国家级贫困村28个).近年来,该县全面推进精准扶贫,坚持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的“三最”乡村和人口入手,积极实施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基础设施扶贫、就业扶贫、保障扶贫、金融扶贫、对口扶贫和社会扶贫等九大扶贫方式。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经过3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由于贫困居民底数难以摸清、变化情况难以跟踪、扶贫手段缺乏针对性以及扶贫资金使用难以监督等问题依然存在,给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带来了挑战。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金融科技异军突起,不仅对于提高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改善金融服务效率、降低金融交易中信息不对称性大有裨益,亦能够在识别贫困居民、明确贫困原因、优化帮扶手段、确定退出时机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鉴于此,研究如何利用金融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缓解精准扶贫工作存在的"痛点"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8.
精准扶贫是以改善以往扶贫效果的偏离度为目标,实现"真扶贫、扶真贫"。我国持续推进精准扶贫,加大对贫困群体的帮扶力度,这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内在要求。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确实使部分特贫人群受益,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了精准扶贫的特点及面临的困难,并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对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9.
农村贫困问题正由绝对贫困向多维相对贫困蜕变,难度更高的贫困治理亟需农村金融扶贫模式优化升级到最佳状态。基于陕西地区的经验考察,本文在分析农村金融扶贫主要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基础上,研究发现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具有严重的内在缺陷与显著的外在约束,并据此提出农村金融扶贫模式修复完善与高效运行的针对性优化路径,同时开出后脱贫时代农村金融扶贫模式优化治理的可选良方,进而通过更加完备与富有实效的农村金融扶贫模式实现多维相对贫困的系统化治理。这不仅能为指导西部地区贫困治理安排发挥积极效应,也可为其他地区贫困治理提供可移植性的经验借鉴与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0.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涉及亿万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就业再就业作为—项民心工程,需要实施各种有效的政策措施,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贫有所助、业有所就。财政部门作为国家综合职能部门,在促进就业和缓解失业压力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职责和紧迫任务。为此,针对当前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突出问题,务必建立健全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财税政策体系,充分发挥财税政策对就业再就业的引导、规范、支持、激励等作用。现结合湖北省赤壁市就业再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作一些探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