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海峡西岸经济区包含四省的20个城市,地理范围广,内部差异大.本文将海西经济区分为五个地区,运用区位商、比较劳动力生产率和产业梯度系数等分析工具,分析五个地区的产业差异,并根据各自的产业优势选择相应的主导产业.研究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应以通讯设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福建内陆地区应以竹木等传统制造业为主导产业、粤东地区应以传统制造业和化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赣南地区应以有色金属冶炼业为主导产业、浙西南地区应以电气机械制造为主导产业.文章还进一步讨论了各地区的产业如何转移.  相似文献   

2.
中东欧16国地处“一带一路”沿线。自2012年的“16+1合作”框架开启其与中国的产能合作步伐以来,双边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在中东欧国家的直接投资具有典型的集聚效应,不断完善的双边产能合作保障机制对双边产能合作发挥了保驾护航作用。但双边产能合作在国际上遭遇逆全球化的影响,亟待改善的中东欧国家的经营环境也为双边合作带来了挑战。因此,多维度的思路对于保障双边产能合作的推进意义重大,在发展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产能合作过程中,如果能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以“窗口期”为契机,以风险管理为抓手,并以完善的政策支持体系为保障,一个“双赢”的产能合作局面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3.
4.
广东与东盟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但在产业合作方面还不足.本文在分析广东与东盟产业合作的政治与文化基础的基础上,基于比较优势理论分析了产业合作的现状,且着重分析了广东与东盟产业合作在制造业、海洋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方面的前景,并提出了广东与东盟进行产业合作应该充分利用双方的比较优势,加强双方政府政治对话,积极构建产业合作平台,政府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创新产业合作模式,政府、企业、市场三位一体共同发力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5.
范磊 《时代经贸》2011,(18):14-14
承接产业转移对优化陕西产业结构,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产业转移中,陕西承接的大多是“三高”产业,随着东部转移项目的持续进入,陕西已面临环境恶化的现实压力。为促进产业承接的健康发展,必须分析影响陕西污染产业承接的因素,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将环境风险的防范和化解纳入产业承接战略。  相似文献   

6.
产业梯度测算方法及京津冀产业梯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产业梯度不仅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本质、最直接的因素,而且是对区域经济发展梯度起决定性作用的部分。文章在分别论述了区位商、比较劳动生产率、比较资本产出率等方法的基础上,通过测算京津冀三地工业分行业样度差异后,指出三地的优势与劣势产业,并为三地工业产业的整合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产业梯度产业双向转移与中国制造业发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在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深、国际产业转移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制造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国际产业转移规律,加快实施“产业双向转移”,在积极、合理承接国外相对先进的产业转移的同时,主动加快向国外的产业转移,从“引进来”与“走出去”两方面提高我国制造业结构和水平。  相似文献   

8.
9.
10.
分析了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通过构建博弈模型研究了京津冀产业梯度转移的政府间合作博弈演化。指出:京津冀区域地方政府间不平等的政治与经济地位以及长期"各自为战"的利益格局是造成京津冀区域发展严重失衡的主要原因;现实中缺乏"合作"的有效"承诺",地方政府的个体理性导致社会整体的非理性,而有效的先行"承诺"和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能够促成社会最优的政府间合作,两者的形成需要中央政府的参与和调控。  相似文献   

11.
作为亚洲最大的两个经济体和世界制造大国,中日之间的经贸交往与产业合作不仅对两国经济发展,而且对区域乃至世界经济的繁荣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利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以及贸易结合度指数、贸易互补性指数对两国产业竞争力和产业合作潜力进行的分析可以看出,随着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提高,两国贸易特别是中间品贸易虽然仍保持较强的互补性,但是中日产业合作仅靠传统领域、双边贸易和双向投资等来支撑,发展空间已较为有限。方兴未艾的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深化两国产业合作提供了新机遇。  相似文献   

12.
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郭京福 《经济论坛》2004,(14):32-33
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就是充分利用区域条件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或产业群,并取得最佳综合效益的过程。因此,具有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群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通常是指市场竞争的能力,竞争力的测量和分析一般在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微观层次的竞争力是指构成市场主体的企业层次的竞争力;宏观层次的竞争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国民经济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竞争力及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可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而且在提升企业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理论分析入手,在剖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的含义与实质的基础上,探讨了产业集群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和评价过程。  相似文献   

14.
重庆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构建商贸流通产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得出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在全国的排名,并就促进重庆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企业资本结构、融资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资本结构对整个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影响着企业的融资能力、竞争能力乃至企业的整体利益.面对不同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企业应选择合适的资本结构,有效地利用财务杠杆功能,帮助企业在产品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本文以融资能力作为桥梁,通过分析资本结构与融资能力,融资能力与市场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最终揭示出企业资本结构与市场竞争力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6.
广东已经发展成全球制造业基地,农业产业化快速推进,服务业进入加速发展期。由于内外因素的共振,广东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的压力。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广东企业的转型升级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近年来,广东和越南的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但潜力还很大。在中越经贸关系中,广东地位突出,粤越贸易和投资额都基本占中越贸易、投资总额的1/4左右。在吸引中国投资方面,越南有其优势。在广东企业近年“走出去”的初步实践中,越南正成为企业布局的重点区域,发挥着广东企业走向东盟的桥头堡作用。展望未来,只要越南能够持续保持其良好投资环境,中越双边关系稳定,我们相信粤越经贸合作在广东企业“走出去”和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双动能推动下、在“中越经贸合作区”等大型项目的带动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竞争力来源于竞争,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有赖于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国内外大量实践证明,寡占型市场结构最有助于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因此,人们把这种市场结构称为合理的产业组织结构。本文在现有成果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合理产业组织结构作用于产业竞争力的具体过程。  相似文献   

18.
企业间合作的战略性选择及其相关稳定性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斌 《经济与管理》2007,21(6):57-60
企业间的合作及合作关系的管理是当今学术界研究的中心问题。分析传统企业与合作企业差异化、合作企业的类型特点,才能更好地把握企业间合作的选择动机、战略优势,促进企业间合作关系管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张春野  赵强 《经济师》2011,(2):14-15
区域竞争力不是来自某个企业,而是来自产业集群。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密切相关。随着我国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的关联性必将会进一步加强,从而推动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产业集群中知识溢出与区域竞争力提升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知识经济时代,产业集群内知识溢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内生变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区域的竞争力也日益表现为对知识占有和利用之间的较量,研发创新、知识吸收与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本文分析了集群内知识溢出主要通过集群内企业间人员流动、集群内企业间观察模仿、集群内企业非正式交流及集群内企业衍生等途径来实现。探讨了集群内知识溢出和技术创新与区域竞争力的相互作用关系。提出了集群内知识溢出有利于集群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集群的知识积累水平,激活创新活力,增强区域的整体创新功能、有利于集群内企业降低创新成本与风险提升区域创新效率、有利于集群企业的人力资源的流动提升区域竞争力,从而形成集群区域独特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