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发展相对落后的根源在于农业资本推动力不足,与此要求相反,在制度安排上却存在着严重的农业资本抑制现象,包括财政抑制、金融抑制、组织抑制、要素抑制、产业抑制和服务抑制在内的多重资本抑制,形成了巨大的农业资本缺口。只有通过制度创新,促进资本形成和流动,并提高资本报酬和分担资本成本,才能有效地弥补资本缺口,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中国资金供求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57,自引:0,他引:57  
本文提出:资本形成是推进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资本形成的规模和质量取决于储蓄、投资和融资机制。当前,“储蓄膨胀”和“投资压抑”是导致资金负缺口的直接原因,在实际利率的“放大机制”作用下,资金负缺口不断扩大,造成经济持续滑坡。深化社会保障制度和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加快利率市场化步伐是摆脱当前发展困境、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根本出路。一、资本形成在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资本形成、劳动力投入、科技进步以及制度变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各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随发展阶段的不同而相应变化。对增长因素的分析有助于…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业产业化发展遇到资本投入不足和制度抑制等方面的问题。资本市场、资本运营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融资、改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及削减风险等重要作用。基于上述分析,利用资本市场与资本运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培育扶持合格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资本运营主体,并发展完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4.
袁晓东 《现代财经》2003,23(12):17-21
建立风险投资制度来解决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资本缺口问题,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为了促进创业投资业的发展,建立有利于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环境,我国颁布了一些法律、法规、规章,但是这些规定过于原则,缺乏相应的制度支持。根据我国现行风险投资法律制度和美国优化风险投资法律环境的做法,应当完善我国风险投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5.
基于资本形成机制的林业金融支持体系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阶段我国林业发展面临严峻的资本形成不足、资金短缺的困境,林业金融正是为弥补严重资金缺口而出现的一种创新制度安排,其基本职能在于实现对林业资本的动员和配置,林业投资风险规避与防范,以保证林业资本的顺畅循环、周转和有效流动,满足林业发展日益增强的资金需求。通过金融改进与金融创新,林业金融支持理应成为推进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机制和基本途径。本文基于金融战略视角,从林业资本形成、投资效率、金融运行三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林业资本形成缺口模型梳理林业产业发展进程中金融支持的内生逻辑,为林业金融支持框架构建提供了理论依据,提出通过构建林业融资支持体系、林业金融工具创新体系、林业风险防范管理体系和林业收益保障四大体系解决林业资本形成不足的困境。  相似文献   

6.
证券市场融资创新:基于制度经济学的一种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实证分析,中国证券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效应并不显,资本动员功能尚未充分发挥,资本配置效率较低,公司经营机制转移不明显。融资制度创新,成为中国证券市场持续性发展的必然选择。在证券市场融资制度创创新中,要发挥政府推动与市场增进的互动功能,形成市场制度帕累托改进的制度均衡。融资制度创新的路径是:推动金融深化,促进资本市场发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促进生产效率和融资效率的良性互动;推动市场组织制度创新,构建有效率的证券市场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7.
战略德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于1986年的德隆前身,是西北边陲新疆的一个地道的小企业,十多年风雨沧桑,公司将原来单一的经营模式发展成为涉及农业、加工业等领域的多种经营模式,形成农业及相关产业、汽车零配件、旅游以及资本经营四大支柱产业,投资领域扩展到房地产开发、仓储货运、物业与酒店业、文化娱乐、新技术等多种行业。通过企业兼并和资本扩张,企业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形成多产业融合,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并重的控股集团公司体制,实现了现代企业制度与统分结合高效管理的集团组织制度,创造了大集团规模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德隆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  相似文献   

8.
关于推动农业上市公司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的目标决定了要利用资本市场,鼓励农业企业上市和企业间展开资本运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本文提出了我国资本市场与农业产业化结合的必要性、利用资本市场发展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18世纪法国重农学派以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恢复国民经济增长为目标,从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平衡关系考察了宏观经济管理和农业发展问题。本文试图从农业经营与改革角度重新梳理该学派的经济思想及其对中国未来农业改革的启示。本文认为,粮食安全的根本在于保障可持续的有效供给规模和合理的粮食价格。保耕地总量不应为主要标准,应保障高肥力耕地数量和提高粮食单产,需坚持休耕制度。为稳定物价而压低粮价是对农业最大的损害。合理的粮食价格应由市场形成,应尽量减少对正常波动的干预。稳定农产品价格重在密切监控和防范短期大幅震荡而非抑制价格升高。应重点扶持具有较高生产率和高效益的适度规模经营,不可一刀切。小农依然是未来中国农业生产主体,也应是制度和政策设计的重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小农持续的高农业资本投入和生产经营技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前国家主导的制度供给在促进城市工业发展的同时抑制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改革开放后,城乡和区域间制度创新空间的变化导致城乡之间和东西部地区之间发展差距。二元经济结构转换要求在规范国家制度供给的同时,赋予城乡间和地区间相同的制度创新空间,积极鼓励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1.
东北老工业基地融资的国际经验借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隋忠诚 《经济》2006,(8):I0001-I0004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特别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是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和工业化进程中实施的,因此,资金问题尤为突出。结构调整、制度创新、技术改造和人力资源重组等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政府不可能在短期内投入如此巨额的资金,这样一来,资金供求势必形成巨大的缺口。就目前情况看,我国资本市场的规模有限,完全指望通过上市来解决资金问题不现实,银行贷款和财政支付囿于各自的预算约束也不可能单独完成填补资金缺口的任务。  相似文献   

12.
金融日益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民族地区作为一个金融抑制较为严重的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必须通过投融资机制创新为资本形成创出更为广阔的空间,充分发挥金融对于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根据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般理论,一个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要改写贫困的历史,不仅要有大规模的资本形成,还要围绕资本形成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制度的创新。资本形式、制度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大开发实现战略目标的三大基本要素。资本形成本身和形成后的运营要求高素质的经营管理人才,资本形成时伴随着有机构成提高和技术进步也会对劳动力提出更高要求,而且这一切都需要不断进步、科学、适应的制度框架予以保证。西部地区要根据自己三大要素普遍落后的实际,遵循这些要素的相互关系完成资本形成。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0—2021年中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从资源要素错配视角出发,实证考察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能够显著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检验结果表明,数字乡村建设可通过缓解土地资源错配与劳动力资源错配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亦会通过加剧资本错配抑制农业高质量发展。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效应具体呈现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特征。由收敛模型检验结果可知,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区域收敛性客观存在,而数字乡村建设已成为促进其区域收敛的“加速器”。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工业化史上,曾经有过两种截然不同的工业化模式:发展模式和迟滞模式,由此推演出工农业关系的两种基本类型,即促进型和抑制型。在发展模式运行下,工农业关系划分为三个阶段,概括讲,农业对于工业发展的意义在不断减少,工业对农业发展的意义在逐渐减少然后再逐渐增大。在迟滞模式运行下,在静态上,工农业关系具有单向性;在动态上,工业和农业是互相抑制的。农业资本非农化只是工农业关系的一般表现,关键在于工业化模式  相似文献   

16.
略论我国利用外资的适度规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文军 《经济问题》2002,(11):21-23
外国资本大规模进入中国,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由于外资规模,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多种负面影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外资利用规模成为我国利用外资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我国利用外资的结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外债的偿还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利用外资的规模问题,并对今后的外资引进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但目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因财政支持力减弱、商业银行信贷支持不到位、民营资本参与度较低等原因已面临巨大的资金缺口。为解决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融资缺口,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商业银行支持力度、为民营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18.
《技术经济》2015,(10):126-132
运用translog模型检验了农地流转制度变化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效应,并结合中国"三农"问题的发展现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农地流转常态化中农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出路,即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发展应有利于实现土地资源的市场化流转机制、充分激活资源的资产和资本属性,促进建立各类市场主体均可参与的地权资本化、经营多元化以及治理现代化的流转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风险资本是创新发展的基础和经济动力,中国风险资本由于存在三大扭曲,一直处于蹒跚前行的状态。为推进风险资本的发展,目前亟需从形成机制、运作机制与知识资本的对接机制以及退出机制着手,进行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数字资本是资本与数据紧密结合形成的一种新资本形态,其本质是资本利用技术将数字经济的最关键生产资料(数据)私有化。经济正义正是这种数字经济时代经济变革的必然产物,是政治国家规制数字资本的价值表达,拥有独立的存在地位和独特的价值功能,能够拓展和丰富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种类和内容体系。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我国既要发展数字经济、利用数字资本,又要努力推动实现经济正义。二者价值立场不同,张力客观存在,是我国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问题。以制度破解困境是一个稳健可行的方案。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表明,数字资本具有制度可塑性,其发展模式不取决于资本自身,也不是唯一的,而是取决于国家的制度塑造。据此,我国可以构建由政治基本制度、数字经济价值观制度、以人民为中心的数字经济法治制度和政府主导的技术规范制度共同组成的“四维”制度塑造体系,不但能有效舒缓张力,而且可以使数字资本在连续的良好的制度塑造过程中回归社会主义本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