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日国际投行数据供应商蒂劳格克(Dealogic)提供给媒体的数据显示,中国2009年度并购交易总量1664亿美元,已经超过澳大利亚,成为除日本外亚太地区第一.金融危机爆发后,腾中重工收购悍马,吉利蛇吞象,中海油事件,还有大跌眼镜的可口可乐收购汇源果汁案例等,无不透漏着中国企业向国际进军的抱负.  相似文献   

2.
与金融危机令全球并购市场的日渐冷清相反,中国的并购市场正呈如火如荼之势。有数据表明:2009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261起并购交易,已披露并购价格的209起交易,并购总额达281.94亿美元。其中,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完成32起,占交易总数的12.5%。而前不久传来的中国民营吉利汽车收购世界著名豪华汽车沃尔沃轿车100%股权的消息,更是将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推向了高潮。  相似文献   

3.
理性看待外资并购,在进一步开放中维护产业安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改革开放的道路,不断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成功建立了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马宇 《大经贸》2005,(10):80-81
去年,TCL收购汤姆逊电视、阿尔卡特手机,似乎引发了中国企业的国际并购潮,最近也接二连三地传出中国企业并购欧美知名企业的消息:联想并购IBMPC业务、海尔并购美泰、中海油并购优尼科、华为中兴竞购马克尼,真是令人目不暇接。这使见惯了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睡梦里都惊喊“狼来了”的国人很是振奋,甚至有媒体和专家高调宣布:中国企业全面出击的时候到了!恍惚之中,笔者也产生了某些幻觉,以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真正转入了战略反攻。  相似文献   

5.
中国企业真正意义上的海外投资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而开始通过并购扩张实力的时间则更晚。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步提高,国内企业的实力以及市场化经营的理念空前地增强,中国企业的眼光也逐渐投向世界。2008年全球规模的金融危机爆发,海外市场风起云涌,中国企业抓住这一历史性的时机,掀起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  相似文献   

6.
并购是提高企业整体运行效率、推进企业产业化和市场化的重大战略。本文从并购动因、并购过程以及并购经济后果三个角度对最新的并购文献研究进行综述,为企业具体并购实务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日本企业向来是全球投资界看得到、吃不着的"肥肉"。而现在,并购的大门正逐渐向中资打开。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可谓风起云涌。中国企业走出国门,实现跨国并购是在全球化经济发展中,中国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我国企业应充分意识到跨国并购是风险与机会并存的。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四方面主要风险,并指出我国企业应正视自己的弱点,理性对待跨国并购,并针对跨国并购的成功实施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刘俊峰 《北方经贸》2004,(5):105-106
企业并购是整合资源、获取购并收益的重要举措。但在我国并购的热潮中发现企业并购后效益未上升反而下降。文章就其企业并购中重短期效应轻长期绩效的行为进行分析并提出提高长期绩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企业并购是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并购行为还有所加剧,但在并购过程中过分关注财务利益、盲目进行混合并购、对并购资产风险认识不足、文化不相容及并购后整合管理不当都将导致企业并购的失败.本文将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资本跨区流动更加频繁,企业异地并购发展迅猛。在市场竞争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企业急于寻求有效的异地并购来实现技术及资源的跨区域整合,从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但是异地并购所面临差异化的行政壁垒和信息壁垒可能会导致并购过程中产生更高的并购溢价,对并购绩效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从理论上分析了异地并购的并购溢价与并购绩效的影响因素,旨在揭示两者的作用机理,为进一步研究异地并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王曦 《致富时代》2010,(7):24-24
产生并购行为的根本原因是为了企业的发展,而世界的经济发展史中的每次并购活动都把世界经济金融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中国只有十几年的并购经验,又处在全球经济全面开放的趋势中。分析西方百余年并购历史中经历的五次并购浪潮,以期为中国企业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技术并购作为一种战略并购方式,它的目的在于获取被并购方的技术能力,技术并购效应主要包括强化效应、研发效应、协同效应和经济效应。技术并购效应的实现有赖于并购后的研发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组织整合,有效的整合可以使单个资源的效应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得整体效应大于单个效应简单的加总。本文对技术并购效应机理的分析弥补了现有对技术并购效应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4.
促进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跨国并购是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现阶段,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的主要特点是并购规模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民营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着所有制歧视、企业制度、法律和中介机构不完善等方面的障碍。只有通过采取建立扶持政策、完善监管体系、法律体系和非政府支持体系等方面的措施,中国民营企业跨国并购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技术并购作为一种战略并购方式,它的目的在于获取被并购方的技术能力,技术并购效应主要包括强化效应、研发效应、协同效应和经济效应。技术并购效应的实现有赖于并购后的研发整合、人力资源整合和组织整合,有效的整合可以使单个资源的效应达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使得整体效应大于单个效应简单的加总。本文对技术并购效应机理的分析弥补了现有对技术并购效应研究的不足。  相似文献   

16.
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烨 《商业时代》2007,(1):39-40
企业并购整合已成为现代投资的一种主流形式,但是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中还存在不合理部分,在并购重组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从企业并购模式选择的理论入手,具体分析企业并购重组的模式选择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许芳  刘合群 《北方经贸》2011,(4):142-143
企业并购的动机来自于对不同经济效益的追求,每一种动机都存在着一些必须克服的风险。本文分析了不同并购动机背后的并购风险,例如追求快速增长,范围经济、规模经济和关键性资源。针对这些并购风险,文章讨论了相应的管理控制方法:进行专家评估、充分调研、核心技能整合以及多步并购。  相似文献   

18.
李子聪  王健 《商业时代》2006,(30):22-23
并购是物流业迅速成长的一种方式。当前,我国物流企业的社会化整合是必然的趋势,企业间的并购成为实现物流业规模化、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认为,我国物流企业根据各自产品或服务不同可以选择横向并购、纵向并购以及混合并购,这三种并购类型对企业并购后所产生的效应也各有侧重。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浪潮加速,各国企业争夺市场日趋激烈,海外并购是企业继续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途径。中国企业正是这股并购浪潮中的涌流。然而,企业并购是以市场为导向的商业行为,并购交易的对象是集技术、人才、设备及市场为一体的动态资产,同时跨国并购面临着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多外部环境的变化,因此,可观的预期效益下潜伏着巨大的风险。我国的跨国经营起步较晚,跨国经验和投资规模远不如欧美等发达国家,并购风险尤为突出。本文通过对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动因、海外并购面临的风险、并购成功的决定条件及成败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规避风险的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世界市场竞争者越来越多,在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及挑战下,我国企业往往通过跨国并购的规模扩张方式来进行对外直接投资,从而使得资源优化合理配置,大幅度地提高企业在国际竞争市场的地位及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然而,在跨国并购的过程中,并购主体因整合能力薄弱,失败概率往往大于成功。本文主要分析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并进一步探讨跨国并购的动因,同时,提出一些加大跨国并购成功概率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