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推进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尤其应当重视各级政府在该区域治理机制架构中的地位。协调不同法域、不同层级和不同类型地方政府之间的治理权,是推进该城市群协调发展,并率先推进实现新型城镇化转型的基础和保障。就该区域而言,政府治理权的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根据中央顶层设计的区域布局,推动地方政府转换行使治理权的视阈,合理安排不同地方政府治理权,并建立权力协作机制;由此机制出发,协调区域内各地方的发展方向,深化彼此之间利益共生关系;最后,与利益共享对应,还应当配合财政供给改革,实现区域治理责任的成本共担。  相似文献   

2.
龙欢 《华商》2008,(20)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应证在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教育结构这组关系上。作者通过研究区域经济中的产业结构与区域教育结构的关系,得结论:区域教育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区域教育结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经济。区域教育结构对产业结构的水平和优化有重大影响,而产业结构又影响着教育的层次,类型结构。  相似文献   

3.
提出使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策略,计算了我国自2001年以来到2010全国范围内、四大区域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其变化总趋势以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全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截至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就全局来看,东北部与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处于平稳上升阶段,中部地区则呈现下调的趋势,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表现出了很严重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4.
提出使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策略,计算了我国自2001年以来到2010全国范围内、四大区域及31个省市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并以此为依据,分析、研究了其变化总趋势以及变化特征。结果显示:我国全区域内的经济协调发展水平是整体呈上升的趋势,截至目前为止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协调水平。就全局来看,东北部与东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都处于平稳上升阶段,中部地区则呈现下调的趋势,而西部地区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水平则表现出了很严重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区域企业社会责任建设与区域竞争力的保持和提升密切相关,区域内的政策环境、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组织三个方面的相互作用将综合形成区域竞争优势,因此研究区域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现有文献成果,运用系统分析的思路和方法,探讨区域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剖析区域企业社会责任实现机制的基本要素、系统结构和功能,以及实现机制的作用机理,以此构建区域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6.
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本文运用经济学中的区域经济理论与交易费用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与物流的相互关系.认为经济的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中的企业对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追求,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对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的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现代物流的发展也改变着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促进新的产业形态的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商》2015,(44)
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结构得到快速调整,但是现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并不能与快速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已成为制约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最大障碍。当前政府已将如何优化我国区域产业结构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问题来对待。同时,由于资源缺乏以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带来的压力,在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中实现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不停研究产业结构优化问题,这对一个地区甚至国家而言是也是非常重要的。基于经济发展这一极其重要的战略转型大背景,本文以江苏省为例子,对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进行研究,为了可以更快更好地发展区域经济。运用EKC检验经典模型来判断江苏省的环境与经济增长情况情况,以江苏省1995-2012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针对实证分析结果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徐艺 《商场现代化》2007,(26):217-218
在区域旅游协调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利益主体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现实,导致其不能自动协调。本文在探讨区域旅游非协调发展的现状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区域旅游协调发展的本质是利益协调,并将其贯彻于政府、企业、市场机制、协调机制等方面加以实现。  相似文献   

9.
张绿 《商场现代化》2009,(18):64-65
本文立足于社会经济运行,探讨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系统发展的本源性关系,以此为基础,采用投影寻踪模型,研究二者的适应性。最后,结合某区域物流系统统计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0.
彭荣胜 《商业研究》2007,(10):18-23
准确把握区际关系,是科学认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机制的前提与基础。在区域发展差距持续扩大时,区际关系会发生重大变化并对先发区域经济发展构成影响:将引致区域消费结构断裂,先发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会因此受阻,经济增长速度也会因市场需求不足而减缓;后发区域会在劳动力供给方面对先发区域的经济增长形成桎梏;产业的梯度转移延迟,降低了先发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动力和压力;地方保护主义、区域市场分割和产业同构现象进一步加剧,大大弱化了区域间的经济联系,从而导致先发区域建立在区域分工基础上的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受到遏制。因此,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先发区域经济持续增长的内在需求,先发区域应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依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体系四要素,即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和企业结构、企业战略、同业竞争以及政府和机遇两个变量内涵,建立竞争优势评价指标体系,对环渤海经济圈内七省市进行竞争优势评价。  相似文献   

12.
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家族企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演进路径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适当吸收外部企业文化为方向。从"家文化"和"家族泛化"角度分析家族企业制度变迁的文化根基,从资本结构、人力资本、信任结构等方面阐述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主要因素,从企业形态、关系治理和公司治理等维度分析我国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路径。  相似文献   

13.
王侃  汪波  齐彦辉 《中国市场》2009,(19):14-16,19
当今世界,城市与区域系统的"多流"演化特征是:结构更趋复杂、经济规模更大、交流更加频繁、目标维度更多。因此,城市与区域系统的和谐发展,有赖于"多维"价值之间的平衡和在运转过程中的"多流"协同。本文就是基于"多维"价值和"多流"协同的思想而展开分析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企业集群使中小企业获取了规模经济的效益。虽然中小企业企业集群已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从而导致企业集群的不稳定或脆弱性,影响企业集群的持续协调发展。针对这一问题,中小企业集群必须形成有效的协同才能进一步发挥集群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的协同管理离不开完善的协同管理机制,研究中小企业集群协同管理形成的过程,分析集群协同形成的机制,将有利于促进协同的生成和发展进化。  相似文献   

15.
将园区定位于我国的各种类型的开发区,园区营销的发展主要是随着园区作用和地位的不断变化以及所面临的环境变化而产生对营销的需求,同时由于营销理论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满足了园区对营销的需求,从而推动了园区营销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玉芳  蒋敏元 《商业研究》2005,(15):109-111
21世纪文化力日趋成为区域发展的一种强大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重构国有林区社会结构时,不能忽视文化结构的重构。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为国有林区社会文化重构提供了历史机遇。林业的新定位,林业跨越式发展及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使国有林区处于一种全新的环境中,国有林区社会文化观念也要随之改变。  相似文献   

17.
范志国  王义龙 《商业研究》2011,(10):212-216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旅游消费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针对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学术界对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对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动力机制的把握影响着旅游地生命周期调控的可操作性。运用生命周期理论对旅游地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进行分析判断,并通过有效手段对旅游地生命周期进行调控,延长其生命周期,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陈薇  马东山  简青 《中国市场》2009,(10):62-63,86
"十一五"规划把长三角、津京冀、成渝地区、东北地区等跨省区的经济区发展纳入国家层次的规划,列入"政策关照区",四川和重庆将迎来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本文在国内外学者对都市圈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都市圈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基于面板数据的评价模型,并进一步对长三角、珠三角、津京冀与成渝都市圈的比较研究分析提出了思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围绕上海市"十·五"规划中提出的将上海建成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的目标,通过对机场非航空性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依据企业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国际机场在非航空性经济领域中的成功范例,制订出一套符合国内大型机场非航空性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为上海机场勾画出一幅切合非航空性经济发展的长效管理蓝图。  相似文献   

20.
制度经济学者和演化经济学者关于制度动态变迁对企业竞争力演化系统的作用机制研究较少,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完善。文章从动态的角度构建了理论分析框架,指出企业制度在"传承——创新——确立"的过程中,企业竞争力也经历了"突破惯例——搜寻优势——重新选择"三个动态变迁的路径,并以中兴通讯公司企业竞争力现状为例验证了理论分析框架。文章提出我国企业应该进一步突破对传统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遵循企业竞争力演化的科学路径,通过有效的制度创新,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获得更多的稀缺资源,培育并保持企业动态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