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利用权威统计资料,从产品贡献、产值贡献、就业贡献、收入贡献和消费贸易贡献等5个方面分析了山东省生猪产业经济地位的演变历程。研究结果表明:1978年以来,山东省生猪出栏量、生猪调出量、猪肉产量、养猪业产值和养猪业收入等指标的绝对量呈较为稳定的增长趋势,而相对量则呈现出波动中稳定发展的趋势;山东省生猪饲养从业人数和猪肉出口量则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行业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报告根据产值贡献、就业贡献、税收贡献、产业带动效应、相对生产率和相对生产率上升率、需求收入弹性和行业增长率、可持续发展性等确定重点行业的一般原则,采用历史趋势外推法,并结合世界服务业发展的轨迹和广东的实际情况,分析和确定了广东未来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通过供求理论结合产业特征分析,确定影响羊肉供求的主要因素,构建供求模型,研究发现:供给主要决定于上期价格和出栏率,需求主要决定于本期价格、居民收入和猪肉价格;对于价格而言,供给缺乏弹性,而需求富有弹性;羊肉需求收入弹性大于1,羊肉属于肉类消费中的高档品。羊肉特别是活羊的最低保护价,科技示范推广,以及品牌建设,是牧区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前提下增加牧民收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结合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羊产业,取得显著效果. 发展现状 榆林市自从2002年全面实行封山禁牧、舍饲养羊政策以来,羊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2012年榆林羊饲养规模占全省的51.68%,羊产业产值占全市畜牧业产值的50.17%,重点乡村养羊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羊产业已经成为榆林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相似文献   

5.
城乡差异研究对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城乡差异指数,采用空间自相关和GIS空间分析方法研究了山东省城乡差异的空间格局,并运用地理探测器研究了影响城乡差异空间格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山东省城乡差异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指数为正值,且达到了0.001的显著性水平,具有显著空间集聚特征;山东省城乡差异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山东半岛和鲁南部分地区城乡差异较大,鲁西地区差异较小;城镇化率、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地方财政投资比重、进出口总额比重和高等教育规模是决定山东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空间格局的最主要因素;第二、三产业产值比重是决定山东省城乡差异空间格局的最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榆林羊肉资源丰富,羊肉纤维细嫩、肉质细密、纹理清晰,味道鲜美、甘而不腻,肥瘦适中、味鲜不膻,品质优势明显。榆林羊肉大都以鲜肉方式出售,就地销售为主,系列产品很少,外销范围及数量有限,严重影响了羊子生产发展。为了开发榆林羊肉资源,可以通过羊肉保鲜、加工等途径,延长羊肉货架期,拓宽羊肉消费市场,促进榆林羊子生产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法,实证分析了2000-2012年间,江西省城乡居民初次分配及转移性收入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初次收入分配差距呈上升趋势,工资性收入是主要贡献来源,但主体地位呈下降趋势;农村居民初次收入分配差距也呈上升趋势,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是两大收入来源,但各收入来源贡献率变化不明显;转移性收入对城乡居民都产生了由扩大转变为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作用,不过农村居民转移性收入比重明显偏低,因而作用非常有限。文章深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发展的区域差异在每个经济体的发展过程中都是不可避免的。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省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依然严重。文章利用1995~2007年山东省17城市的主要经济数据,通过泰尔指数来研究山东省内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情况,发现山东省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先呈快速扩大趋势,2000年以后保持相对稳定,并伴随着微弱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蔬菜产品向西出口联动机制构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希君  雷冬梅 《发展》2016,(12):6-7
一、甘肃省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 特定的气候、地理、生产条件,决定了甘肃是优质无公害蔬菜的理想产地.2015年,全省蔬菜种植面积达到790.8万亩,产量1 823.14万吨,产值36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和10.3%.蔬菜商品率达到56.9%.设施蔬菜生产净面积156万亩,产量540.55万吨,总产值达170亿元以上,其面积和产量分别居全国第16位和第15位.全省蔬菜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11.7%,对农业产值和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2%和12.6%,成为全省种植业中效益好、增收快、贡献大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我区紧紧围绕草原保护和畜牧业发展同步,草原保护与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双赢”主题,在保护草原生态的基础上,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调整生产布局,稳定牧区牲畜头数,减缓草原压力,增加农区牲畜饲养量,在牧区坚持牛羊本品种选育提高,提质增效,农区和半农半牧区大力推行羊两年三胎、一胎多羔繁殖技术。2015年牧业年度全区牲畜存栏达到1.36亿头只,连续11年稳定在1亿头只以上。截至2014年底,肉类、牛奶、山羊绒、棉羊毛、禽蛋总产量分别达到252.3万吨、788万吨、8283.6吨、12.2万吨和53.5万吨。牛奶、牛肉、羊肉、山羊绒、绵羊毛产量分别占到全国的24.3%、7.7%、22.1%、43.5%和28%。牛奶、羊肉、细羊毛和山羊绒产量居全国首位,牛肉产量排名第4位。据测算,每年我区向区外稳定调出500万吨牛奶;外销肉类170万吨,占到肉类产量的72%,其中牛羊肉外销量达到125万吨,占牛羊肉产量的73%。我区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绿色畜产品供应基地,为保障国家畜产品供给特别是牛羊肉供给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1.
肉羊规模化养殖是未来肉羊养殖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对《山东统计年鉴》与《中国畜牧业年鉴》(1997—2017)中涉及到的肉羊统计数据与畜牧局提供的相关数据进行归纳整理,描述性分析了山东省肉羊生产现状、山东省肉羊规模化养殖场(户)的现状、山东省肉羊规模化养殖的结构现状,对当前山东省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肉羊养殖规模结构变迁、散户退出明显的背景下,肉羊规模化养殖的完善既有助于避免生产资料的浪费,缓解农村劳动力就业压力,又是肉羊养殖场(户)实现集约化经营与获得规模效益的必然选择,也是山东省实现由养羊大省向养羊强省转变的必要前提。为此肉羊养殖农户应增强自身养殖技能和管理水平、积极参加肉羊养殖合作社;加强养殖环境污染治理,建立健全疫病防控体系;制定相应的产业政策,提高规模化养殖程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山东省的文化产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总体上说还存在市场化程度不高、文化产业总量规模偏小、综合竞争力不强、对经济的贡献率低、发展速度缓慢、文化产业人才不足素质不高、资源的整合利用以及人们的意识形态落后等问题。文章认为,山东省政府应该制定文化产业的发展规划、加快文化资源的整合、优化文化产业结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及加强人才培养,以促进山东省文化产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我国颁布的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指导意见和山东省的具体情况为依据,构建了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的定量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2002-2011年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绩效总体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但依然存在产业和产品升级基础不牢、产业价值链升级缓慢、主体和区域优化以及境外转移升级不稳定等问题。建议激发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发展动力,推动价值链高效整合,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  相似文献   

14.
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山东例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山东省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着稳定的协整关系,农村金融信贷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而农村储蓄对于农民收入的增加具有负效应。应采取增加农业贷款的支农力度,强化财政支农的力度,以及避免农村资金倒流等措施,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  相似文献   

15.
实施产业化经营是做大做强养羊产业,实现山东省由养羊大省向养羊强省转变的有效途径。本文基于山东省849家养羊场(户)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Logit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分析了养羊场(户)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入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决策者文化程度、饲养规模、饲养类型、专业化程度、是否加入养羊合作组织、是否打算扩大饲养规模等6个因素对养羊场(户)产业化经营组织加入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韦岩峰  张承亮 《特区经济》2013,(11):138-140
现代服务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标准。现代服务业的核心标志是技术要素和技术创新。技术进步对现代服务业乃至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文章利用全要素生产率对青海省2005-2011年期间技术进步对现代服务业的贡献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技术进步对青海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贡献度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7.
杨兴龙  滕奎秀  谷贺 《乡镇经济》2009,25(11):49-52
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1998—2005年我国4个玉米主产省(吉林、辽宁、山东、河北)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及其分解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加工业的综合技术效率是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4个玉米主产省玉米加工业的平均技术效率水平较低,而且各子行业(淀粉及其制品业、饲料加工业、酒精制造业、白酒制造业)的技术效率值差距较大;但从1998—2005年技术效率的变化来看,玉米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呈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环境、科技等6个方面共33项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内17个地市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实证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17个地市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综合排名,最后分区域提出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相关建议,希望对山东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山东作为中国沿海经济大省,服务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全省经济的发展,在许多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在对山东省服务业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山东省发展服务业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