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一步完善储备体系,筑牢粮食安全“防火墙”。按照规模适度、布局合理、高效灵活、便于调控的原则,进一步加强粮食储备体系和储备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
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分析 1.1农户粮食储备的基本动机 一般认为。农户储备粮食的基本动机是出于粮食安全的考虑。在中国传统的小农体制下,广大农民的生产和消费具有不可分性.农民一直沿袭通过自己储备粮食来保证粮食,安全的传统。即使20世纪80年代粮食交易的市场机制开始发育后.由于市场价格也频繁出现剧烈波动,与此相伴的在粮食发生短缺和价格上涨时, 相似文献
3.
市场化条件下粮食主销区的农户粮食储备与粮食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农户粮食储备正在发生变化1.粮食储备增长趋缓,甚至出现负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户的抽样调查,2002年末农户存粮人均528公斤,比2001年末增加16公斤。但实行“粮改”的地区农户存粮水平低,数量普遍减少。在实行“粮改”的8个省、市中,存粮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江苏省,人均566公斤,其余省、市农户存粮水平普遍较低,在人均160公斤~360公斤之间;5个省市农户存粮减少,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和福建。西部开发地区农户存粮低于平均水平。2002年实施西部开发的12个省、区、市农户存… 相似文献
4.
中国粮食主产区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们一切活动的基础。一直以来,中国都保持着较高的粮食生产和自给水平。随着2001年从浙江开始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粮食主销区(浙江、天津、福建、广东、海南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主销区农户不同程度的从经济效益较低的粮食作物的生产转向经济效益较高经济 相似文献
5.
对"粮改"后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思考--基于农户粮食储备行为变化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农户粮食储备对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在对我国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及作用作了归纳;在此基础上,对2002年“粮改”以来农户粮食储备行为的变化及对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最后得到的结论是“粮改”后,农户粮食储备水平的下降进一步增加了粮食总供给的压力和风险、增加区域粮食安全的风险、增加国家粮食安全的财政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前,采用传统的方式增加粮食产量已越来越困难。如何保持和提升农村储藏粮食的质量,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源头上确保农民食粮安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显得越来越重要。当前,国家对粮食生产环节采取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但农户粮食储备环节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而农户储粮都是我国粮食储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储存量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60%-70%以上, 相似文献
7.
农户售粮储粮行为的形成及引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农户的售粮储粮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研究并揭示其规律性 ,同时采取相应的举措 ,是理性化政府行为的客观基础。一、农户的售粮储粮需要1 储粮需要农户储粮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 ,具体来讲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需要。指农户维持自身 (全体家庭成员 )基本生活消费而进行的粮食储备 ,即口粮。这种需要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生存需要。(2 )安全需要。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不可替代的非常重要的特殊商品 ,其生产受经济政策和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生产的不稳定性。粮食的政策性特点 ,… 相似文献
8.
农村市场发育对农户消费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农户消费系统模型,利用农村住房调查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农村市场发育对农户消费行为及消费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农村市场发育对农户消费行为变迁和消费结构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农户走向市场的进程差异及其成因分析──江西省农村固定观察点调查报告章毅,黄建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大大加快了农户走向市场的进程。但是,不同农户走向市场的进程差异已经日益暴露,并有扩大的趋势,这是我们面临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新情况、新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为认清当前种粮农民对中央扶持粮食生产政策的了解情况和粮食生产形势,2004年3月21~28日,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通过各地的调查主管部门,对河北、内蒙古(农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不含苏南)、安徽、江西、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13个粮食主产省区观察点村的样本户,开展了一次紧急专项调查。截止4月2日,共回收有效问卷9389份。 相似文献
11.
华北地区农户对粮食政策的评价及生产粮食意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华北地区粮食主产区农户对国家粮食政策的评价和生产粮食的意愿及原因等问题。结果表明,农户对国家"两减免,三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比较满意,从事粮食生产的农户获得国家粮食政策优惠最多的是"直接补贴";农户对国家粮食政策期望按照重要性排序是:"提高最低收购价">"加大粮食直补">"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与推广"。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的主要原因是"保证口粮、有粮吃";愿意多种粮食的农户占56.5%,还有32.2%的农户不愿意多种粮食。农户愿意多种粮食的原因主要是当前的粮食及农业政策不错,其次是多种粮食能够增加农户经济收入;农户不愿意多种粮食主要是缘于成本效益较低、增产幅度小以及农户基本口粮足够。 相似文献
12.
农民是农地使用权流转的主体,对农户具体行为的研究可以直接反映现实情况,从而为决策者提供客观的决策依据.就参与农地流转情况对新疆玛纳斯县369户农户进行调研,结果表明:转包和出租仍是农地流转的主要形式、农地以自发流转为主、流转期限普遍较短、农地流转呈现出“非粮化”趋势.通过剖析当前农地流转的现状及呈现出的特点,认为农地使用权流转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农地流转的非粮化与粮食安全、政府在农地流转中的角色定位等问题,并提出农地流转必须兼顾粮食安全、规范政府职能、大力培育并完善中介服务组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在举国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文件的时刻,中央召开了年度经济工作会议。会议决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指出:“必须始终重视农业的基础地位,始终重视严格保护耕地和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始终重视维护粮食生产区和种粮农民的利益;要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加强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增加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促进种粮农民增加收入;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这为通过粮食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增加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背景,也给我们通过开展粮食产业化经营助农增收提供了许多理论思考。 相似文献
14.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商品,粮食安全问题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农户种粮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利用湖南、辽宁、重庆、广西四省份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对农民种粮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粮食价格、种粮规模、产业化组织服务程度以及农民年龄的个体特征变量与农民种粮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民受教育程度、农资价格与农民种粮意愿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根据对1986-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我国非粮户增长趋势明显,自粮户和小规模农户依然占有较大比重,种粮大户的数量和规模逐步扩大。不同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具有不同的行为特征,对国家粮食安全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要积极应对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变化,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粮食生产经营主体的种植意愿、生产效率、储存销售方式等与粮食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宜昌市粮食经济学会课题组 《中国粮食经济》2011,(9):61-61
保障粮食安全最根本的还在于切实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建立粮食应急预案制度,完善各级粮食储备体系,增加地方储备粮食规模,提高粮食供给安全系数。在农村产粮农户中推广“丰产仓”建设,以改善农户储粮条件,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扩大藏粮于民和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农户的调地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利用Logit模型对影响农户调地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降低农户选择调动概率的政策建议,在满足一系列条件后,样要中最终有75%的农户认为可以不调地。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