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环境污染责任险发展困境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济时  雷涛 《中国保险》2008,(11):41-43
随着中国保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的联合出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下称环责险)成为当前行业热议的焦点,其能否成为缓解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有效举措,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把握环责险内在规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发展简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济时  雷涛 《上海保险》2009,(11):15-17
随着中国保监会和国家环保总局《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联合出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环责险”)成为行业热议的焦点,其能否成为缓解环境问题、保护环境污染受害者的有效举措,取决于我们能否准确把握环责险内在规律,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原环保部公布的企业投保名单,以2014-2015年我国A股上市重污染企业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第一,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能有效提高企业绿色创新水平,在区分绿色创新质量和绿色创新数量后发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绿色创新质量水平的促进作用更为明显;第二,机制检验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主要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力度和缓解融资约束程度促进企业绿色创新;第三,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高、市场化程度高以及行业集中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明显,而在内部控制质量低、市场化程度低以及行业集中度低的企业中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结论为完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推行以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4.
立足环境规制日趋严苛和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现实背景,本文基于沪深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经验数据,尝试由环境规制入手阐释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制度逻辑.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企业金融化具有强化效应;与低区域环境规制压力企业和弱污染企业相比,环境规制对企业金融化的强化效应在高区域环境规制压力企业和强污染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通过强化实体企业金融化,最终对企业主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与已有文献相比,本文拓展了环境规制经济后果相关研究,从环境规制角度对企业金融化的制度动因进行扩展性探讨,对环境规制政策的调整优化以及企业金融化问题的治理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2007年首次开展环责险试点工作以来,我国环责险业务在试点地区和行业取得了一些积极进展,但其业务拓展和全面推广仍面临诸多挑战,需求不足和供给匮乏的困境已严重阻碍了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持续发展和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6.
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以下简称“环强险”)政策是强化环境风险防控能力建设、实现企业环境治理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0年A股重污染行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考察了环强险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区域层面进行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第一,环强险政策有助于促进提高企业环保投资,这一政策效果主要体现在促进预防型环保投资、支持环境问题源头治理上,而对重在末端治理的治理型环保投资的影响不明显。第二,环强险政策通过合规压力机制和激励引导机制的作用改善了企业环保投资行为,即通过降低代理成本、缓解融资约束,进而促进提高了企业环保投资。第三,环强险政策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效果主要体现在国有和较大规模两类企业中。第四,环强险政策对位处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以及环境监管力度较强地区的企业环保投资行为的正向影响更显著。上述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要加快我国环强险政策的推广进程,同时注重针对企业属性、规模、区位等因素分类施策,形成政策激励与市场引导相结合、更加注重源头治理和综合治理的长效机制,有效引导企业进一步改善环保投资行为。  相似文献   

7.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下称"环责险")是保险机制参与社会治理、服务经济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但目前我国推进环境污染责任险面临着诸多难题。本文基于对福建省泉州市环责险试点实践的梳理和思考,客观审视环责险在我国的推行困境,提出培育并强化企业风险责任意识、以"环保体检"为抓手来提升服务内涵、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8.
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带动了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但环境责任保险的风险管理作用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各地区之间的环境责任保险发展水平参差不齐,通过系统研究该险种实施过程中东部和中西部试点地区的共性和特性,了解它们各自的发展状况,从中发现实施环责险的各地区普遍存在法律法规不完善、产品设计脱离实际以及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环境,在对各地环责险试点过程优劣势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法规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以及推动政策宣传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对河北省四个城市中企业的实际调查,从企业的特征、社会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评价和企业对环境责任保险的评价三个方面选取变量,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企业的规模、企业收入状况、企业的污染程度、保险公司的信誉、国家对环境责任保险的宣传、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障程度与范围对企业投保意愿有着显著影响,其中环境责任保险的保障程度与范围对企业是否投保的影响最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企业投保环境责任保险的相关建议,以促进环境责任保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欧美发达经济体中,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实现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在中国尚处于推广阶段,企业投保意愿不强,参保率较低,急需提高企业对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价值认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否具有资金融通效应,是企业主动接纳该类保险的重要驱动因素.为检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能否为企业带来资金融通的价值,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江苏各地积极推动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取得了一定成效,初步发挥了责任保险在安全生产领域事前风险防范、事中风险控制、事后损失补偿的功能作用。为深入掌握情况,我们对2011年以来江苏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发展状况开展了深入调研,总结分析了江苏各地市良好的经验做法和积极成效;研判了安责险发展中存在的组织推动工作力度不够、企业投保意愿不足、保险产品创新力度不足、风险防控工作深度不够、参保行业企业覆盖面不足等问题;对比分析了其他省份安责险推动发展的典型经验。文章最后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最新的政策精神,提出相关建议,旨在进一步优化安责险发展制度机制、加大推进力度、创新产品与服务,助力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建设,更好地发挥安责险的功能作用,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切实保障社会公众、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实体企业竞争激烈,部分产业产能过剩、供求错配,导致利润下降、主营投资回报率低,大量实体企业纷纷把资金投入金融领域,出现了实体企业“脱实入虚”的金融化态势。研究实体企业的金融化现状有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基于2011~2020年沪深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将实体企业的金融资产占比3年及以上连续增加界定为金融化,应用卡方检验验证该界定方法的合理性,进而从总体层面、地区层面和所有制层面分析制造业企业金融化的现状。建议实体企业做好战略规划、规范经营管理,通过建立合理机制进行投资决策;企业应充分利用资源,发挥企业的最优生产力;非国有企业应加强风险防范,控制好自身的金融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医疗责任保险(简称医责险)是指,投保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在保险期内,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由保险公司向被保险人收取一定的保险费,同时承担对被保险人所发生的医疗事故给付赔偿金的责任。近年来,全国医患纠纷高发,多地接连发生的暴力伤医案件更成为社会"毒瘤",医疗风险居高不下,各地医闹事件层出不穷,如何更好的保户医疗机构和医疗人员的安全与利益成为极其重要问题。本文以医疗责任保险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了目前我国医责险存在的发展状况和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积极研究对策,以推进医责险市场的健康、持续和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保险制度是一种有效的分散环境污染风险的机制。我国环境污染保险的发展历史不长,构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是当务之急。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和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应该建立一个以企业或个人为投保主体、多家具有资质的险企联合承保的环境污染保险制度,在对重点领域实行强制性责任保险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自愿性环境污染保险。  相似文献   

15.
金融能够支撑和引导实体经济的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研究运用LMDI分解法对污染型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和环境污染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发现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性;系统广义矩估计结果表明,金融资源配置向污染类企业倾斜,将会对环境造成显著的不利影响,在控制变量中产业结构是关键性影响因素.最后从污染型企业及绿色发展型企业的金融资源配置方面提出改善环境质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2003-2019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和银行分支机构数据,实证考察银行业竞争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银行业竞争显著提高企业金融化程度,从企业投资效率和未来主营业绩等方面验证了企业出于“逐利动机”持有金融资产;在作用机制上,企业信息透明度的提高、地方银行多样性和股权融资均会有效缓解银行业竞争对企业金融化的助推作用;银行业竞争通过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来助推企业的逐利性金融化行为;外来城商行跨省设立分支机构会显著提高本地企业金融化程度。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2008—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金融化视角考察企业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会加剧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但董事会规模削弱了该效应;购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主要在代理成本高、内部控制差以及市场化水平较低地区的企业中更显著;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并未有效发挥风险治理作用。本文为全面考察中国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治理效应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8.
《上海保险》2013,(3):1-1
环境保护部与中国保监会近日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指导各地在涉重金属企业和石油化工等高环境风险行业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据悉,目前我国已在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投保企业达2000多家,承保金额近200亿元。运用保险工具,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产业和项目建设,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绿色金融利用绿色信贷等金融工具为环境友好型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以2014-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绿色金融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显著推动了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且该结论具有稳健性;机制检验表明,绿色金融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提高企业风险承担能力促进企业开展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异质性检验发现,此促进效应在非重污染企业与盈利能力低的企业中更为突出。因此,金融机构在设计绿色金融机制时,应当关注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需求,提供更为灵活和适应性强的金融产品,尤其是针对非重污染企业与盈利能力低的企业;政府应加强对企业及行业绿色数据的监测和披露,提升信息透明度,使得金融机构更全面地了解企业的绿色创新活动,从而为其提供更精准的绿色金融支持;企业应利用绿色金融积极主动地加入绿色技术创新的行列,在可持续发展和环保领域创造成效。  相似文献   

20.
“双碳”背景下,衡量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发展的数字金融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对重污染企业节能减排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基于2011—2021年沪深上市A股重污染行业面板数据,使用SBM-GML模型测算重污染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重污染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以及环境规制的调节效应。研究表明:数字金融显著提升了重污染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环境规制在本文主效应中起着负向调节的作用;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数字金融能够通过绿色技术创新来提升重污染行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相较于非国有企业,数字金融对国有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作用更显著;相较于中部,数字金融对西部和东部的影响更大。基于此,本文建议加快金融智能化和数字资产化,并制定差异性环境政策帮助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助力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