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全国上下推进乡村发展、加速新发展格局形成的情况下,面对国内国际局势乡村振兴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将双循环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乡村发展虽然逐步加快,但是由于管理人员素质本身不高、管理制度多年未变较为落后、人均收入较少等问题,很难有大的提升。而双循环作为国内国际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很好的制度优势和资源转化优势,这些正是乡村发展缺少的。因此,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和乡村振兴的战略有结合的必要性和有效性。面对全新的发展格局,双循环的格局应该为乡村振兴提供转型升级的体系、管理制度的革新以及富裕的经济环境。只有做到这些,才算是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乡村振兴战略融合起来。本文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对双方融合进行阐述,表明融合的必要性和融合方式,为乡村振兴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是我国的重大战略之一,其对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农村的改革始于农地制度的创新,其对农村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制度创新始终是影响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中制度创新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了制度创新的路径,进而给出了以制度创新为基础的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提乡村振兴战略,并将其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七大战略之一写入党章。显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而在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就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适应中国国情农情和新时代新要求的战略考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宽广视角进行思考和把握。应从产业兴旺是重点,要求乡村经济更加全面繁荣发展;生态宜居是关键,要求以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求以更高标准提高乡村文明程度;治理有效是基础,要求不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新体系;生活富裕是根本,要求农民以更高水准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等方面,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4.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立足国家发展全局,针对城乡二元现实和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重要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对乡村振兴作出了战略部署,明确了我国乡村振兴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新时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做好乡村振兴总体规划,拓宽乡村振兴实施途径,构建乡村振兴公众参与机制,不断增强乡村发展后劲,推动乡村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次提出要求,强调"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三农'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统筹谋划和推进"。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我们  相似文献   

6.
<正>浦东新区一直注重农村地区作为国际大都市郊区的发展定位,高度重视推进城乡一体发展。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及上海市召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会议后,浦东新区进一步深化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实质,加强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紧密结合新区实际,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一、明确以"更高水平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工作主线根据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  相似文献   

7.
基于CiteSpace的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热点及趋势可视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文章通过绘制乡村振兴领域的科学知识图谱,考察了国内有关乡村振兴研究的发展脉络,旨在厘清国内乡村振兴研究现状,挖掘乡村振兴研究热点,探测乡村振兴热点变迁,并找出存在的不足与问题,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导向。[方法]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对2017—2019年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的以"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文献进行了可视化分析。[结果]国内乡村振兴领域研究成果持续增长;文献学科结构倾向明显,以经济、政治、管理类为主;高产作者以刘彦随、龙花楼、姜长云、郑风田等15位为代表,合作关系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发文量最多的3个机构;关键词的聚类确定了乡村振兴研究的4个热点主题,分别是"乡村振兴战略""乡村生活""农业农村现代化""产业兴旺";时区视图显示,乡村生活、乡村共同体、乡村社会建设和聚集人口等是乡村振兴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结论]未来应提升乡村振兴研究所涉及学科的广度与多元化,加强各学者、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学术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问题;通过对研究热点及其演化脉络分析得出,未来应关注工业反哺农业实现乡村振兴的理论研究,关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以及乡村振兴的制度建设问题,注意综合定量与定性研究方法的使用,充实升华新视角提出新观点,同时注意战略实施过程中各类矛盾的识别、分析和协调。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对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文章从区域空间结构演变的视角探讨了城乡的互动关系,研判了我国区域空间结构发展的阶段和乡村振兴的战略选择,分析了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城、镇、村空间结构的困境,提出了适应城乡空间结构演变规律,构建"城市—城镇—乡村"有序空间结构格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实施,有其综合的社会和历史背景。首先是乡村衰退的国际大环境,为全球解决乡村问题提供中国智慧;其次是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后期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推进期,为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提供了经济条件;第三,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是满足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连片特困地区作为当前我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亦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高地。面对未来两年此两大战略交汇并存的特殊发展时期,本文将连片特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结合思考,系统梳理二者内涵关联,深入分析其互促共进面临的挑战。探析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路径,以期形成两者有机衔接、长效互促、协同发展的良性联动格局。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和中央发出的多个文件,又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线图和时间表。乡村振兴将贯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全过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恰逢其时,这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进程看,有两个大的背景:第一,2017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首次突破了8亿,达到8. 1347亿人,城镇化率上升为  相似文献   

12.
乡村振兴是城镇化进程的第三阶段,并且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战略。本文重点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中特色小镇发展战略以及基于新人口结构的产业机遇,提出特色小镇发展有4个阶段,特色小镇发展关键在于"色"而不在于"特";二是提出了1.5城镇化与1.5居民的人口结构背景下,发掘商机、设计产业和产品项目,创办企业和定制产品使乡村振兴产业有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3.
2020 年 12月 2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站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阐释了为什么要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推进乡村振兴等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举旗定向、领航掌舵.这是一篇指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纲领性文献,为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  相似文献   

14.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规划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基础,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规划还从"构建乡村振兴新格局"等八个方面提出了实施战略的顶层设计和具体举措,让长远愿景能如期变为现实。本文以规划为指导,对现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出了"六进"建议,旨在建立促使生产力要素或资源向乡村流动的体制机制,从而逐步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将精准脱贫攻坚战列为三大攻坚战之一,同时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大战略举措。未来三年将是我国推动脱贫攻坚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存交汇的特殊时期。正确理解和把握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农发行形成支持脱贫攻坚与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互动格局,进一步强化政策性金融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正确理解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农村发展战略分为五个阶段,依次是1978—1988年的"粮食产量战略"、1989—1997年"农业和乡镇企业并举战略"、1998—2003年"农业结构调整、减负增收和小城镇战略"、2003—2013年"三农统筹、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战略"以及2013年至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是我国农村发展阶段性战略的延续和在新时代的提升。乡村振兴绝不能割裂历史,不是用一个战略去否定另一个战略,也不仅仅是表述方式的转换。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理解和实践必须统筹在我国农村发展各阶段的战略中,注重衔接性和延续性,科学理解乡村振兴战略"人"和"物(景)"两个基本维度,关注"必须留在乡村"和"不得不留在乡村"的两类人。重视乡村振兴实践中"不变的"和"可能变的或应该变的",在"不变前提下"抓"可能改变的和应该改变的",走差异化道路,重点关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已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做好新时代 "三农"工作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目标,提出的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的治本之策。乡村振兴即是经济的振兴,更是教育、文化、社会和生态的振兴。应该说,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及兴旺产业概念的展开,无疑是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新引擎。当前,制约我国农业农村实现现代化的因素很多,要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必须加强新时代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产业兴旺"则是"乡村振兴"在发展战略上最现实的调整和反映。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新时代对"三农"领域来说,它的新使命、新任务、新目标就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性的体现就是三个"起来":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农村美起来。三个"起来",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问题,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乡村振兴除了要修炼"内功",从"三农"自身做起,还要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以来形成的习近平乡村振兴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党的"三农"理论的最新发展,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乡村振兴战略一方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的理论指引和行动指南,对于促进我国"三农"发展具有根本性的现实指导意义;另一方面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全局性的宏观指导意义。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海西州按照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紧紧围绕省委"一优  相似文献   

20.
正2021年6月1日《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上海市委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提出,要加快打造城乡融合承载地,把郊区乡村作为极其宝贵的稀缺资源、未来发展的战略空间、城市核心功能的重要承载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大支撑,就必须提高新时代党全面领导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上海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乡村振兴的领导核心和"主攻手",坚决落实顶层设计,积极推进基层探索,乡村振兴事业已经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效,展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