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我国商品市场的分割程度及变化趋势,利用1985--2005年的国内商品零售价格指数测度了市场分割度,发现商品市场一体化程度提高。同时,本文考察了影响商品市场分割程度的因素,重点考察了地方保护行为、对外开放程度的作用,实证结果显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财政支出、国有企业就业比重、进口、出口及FDI皆以不同程度影响着国内商品市场的整合趋势。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建立唯一的近代府级横截面数据,考察了通商口岸促进近代经济长期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通商口岸对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即距离通商口岸越近的地区,城市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通商口岸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包括中国留学生、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等新生事物首先在通商口岸兴起,再向内地推广辐射,进而促进了近代人力资本的发展,最终决定了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不仅丰富了现有关于历史冲击对经济发展长期影响的历史计量学文献,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如何利用港口等交通枢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了历史经验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建立唯一的近代府级横截面数据,考察了通商口岸促进近代经济长期发展的效应和机制。研究表明:通商口岸对20世纪初的中国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影响,即距离通商口岸越近的地区,城市人口越多、人口密度越大、劳动生产率越高;通商口岸为近代新式教育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包括中国留学生、新式学堂和教会学校等新生事物首先在通商口岸兴起,再向内地推广辐射,进而促进了近代人力资本的发展,最终决定了20世纪初的经济发展水平。本文不仅丰富了现有关于历史冲击对经济发展长期影响的历史计量学文献,同时也为当前我国如何利用港口等交通枢纽建设来促进经济发展和人力资本积累提供了历史经验方面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是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的过渡时期。近代中国过渡型经济形态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在其经济发展过程中,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发生了变化。本文运用实证分析方法,重点考察近代中国国民的食品和营养水平及其结构状况,进而从一个侧面测度近代中国国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5.
关于铁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已有文献中存在不同的结论。考虑到清末民初河南的铁路建设外生性较强,本文以此为样本构建县级面板数据,通过双重差分模型作了进一步检验。与已有文献中对铁路的影响或是或否不同,本文发现其中存在重大的组别差异:按铁路通车时期划分组别后,1910年前后通车、主要连接中心城市的铁路促进了沿线地区的人口增长,使其能更好地利用外部市场来应对本地冲击,但并未改进其与省内市场的整合;20世纪30年代通车、主要连接腹地的铁路在改进区域市场整合的同时,也对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作用。由此表明,铁路的影响受制于沿线各地的经济关系、各部门的经济属性等,不宜一概而论。这既有助于理解经验研究中的分歧,也凸显了铁路对经济格局及城市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国有企业改革历程,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在回顾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进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19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应用一阶差分模型和固定效应模型考察了地级市国有企业改革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1)国有企业改革显著促进了地区经济增长;(2)城市规模越大,国有企业改革对城市经济增长的影响效应越大,且影响效果随时间递增;(3)国有企业改革主要是通过提高市场化程度,提升了地区整体的就业和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从而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研究结果说明,国有企业改革是中国提升市场化水平和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地区经济近40年来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中国经济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国际贸易冲击作为自然实验,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了一战贸易冲击对近代中国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一战后,中国具有要素禀赋优势的低技能密集型产品的出口能力获得提升,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同时发现,一战贸易冲击在短期带动了产业投资的增长和近代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形成;在长期则促进了企业家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当代中国产业的发展。结果表明,一战贸易冲击对中国工业化和经济近现代转型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应对外部贸易冲击提供了历史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湘鄂赣3省23个府州米价的量化分析发现,乾隆时期长江中游主要粮食输出区并非简单的以汉口、九江为中心构成整合市场,这与以往江广地区粮食沿长江主干道汇聚输往下游的印象并不完全一致。结合文献对运道进行考察,发现长江主干道以外,还存在两条重要辅道,共同构建了长江中游米谷市场的空间格局。此外,对周边府州的考察发现,跨区域流通运道对长江中游区域市场的空间分布也造成切实影响。  相似文献   

9.
市场及市场网络最能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从纵向考察,广西近代的市场在数量上持续增长,在分布上也有微妙的变化。从横向考察,广西近代的市场由于规模大小不同、功能各有差异,因此市场所在地也区分为不同的层次,而且这些功能各异、联系密切的市场点构成了广西近代的市场网络。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构建动态Copula方法,以相依性作为股市间一体化整合指标,考察了1994年至2009年A、B、H股间的一体化进程,发现A股间的一体化基本达到完全整合,两B股间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这两组市场的整合主要在1995年到1997年完成的。A股与B股间一体化程度也较高,其中亚洲金融危机和2001年2月B股改革推动了两市场的整合。而A、B股与H股间的一体化程度相对较低,它们间的整合开始较晚但仍在进行,其中股权分置改革和QDII的实施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另外,中国金融市场如汇率、银行等的改革可能也提高了A、B股与H股的整合速度。  相似文献   

11.
促进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构建商品和要素无障碍流动、公平竞争的现代经济体系,已成为长三角区域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为此,本文围绕市场一体化的内涵与理论基础、国外典型经验借鉴、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发展的困境与策略展开讨论。研究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市场一体化发展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交易市场同质化竞争现象明显、行政技术壁垒阻碍一体化进程、缺乏完善的协调体制机制、对外开放水平不平衡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要缩小经济差距、优化产业结构、打破壁垒、设立服务机构、提高对外开放程度等助推市场一体化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在我国近30年的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在同时以二者为经济支撑的区域中,市场和生产企业集群之间的相互拉动和彼此支撑呈现阶段演进的特征。本文在对互动演变过程做出阶段划分的基础上,抽象出影响互动的相关因子体系:制度供给、网络组织、商品结构、组织结构、市场规模、历史基础等,通过不同因子在四个情形中的组合演绎推断可能造成的影响,认为要实现专业市场和产业集群的较好发展,可以考虑糅合现有的理论成果并根据各地的具体实际,在政策制定上为地方政府提供一些思路。作为理论分析的佐证,文章对义乌的经济发展案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赵文平 《特区经济》2010,(7):139-141
社会保障税,又称社会保险税,是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产生、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征收的用于筹集社会保障体系所需资金的税种或一种税收形式的缴款。对我国而言,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是完善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方式,进一步健全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中心环节。开征社会保障税,放弃传统的社会统筹方式已是大势所趋。本文首先从建设现代公共财政、我国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分析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必要性分析,并从理论基础、经济基础、施行条件等角度分析了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可行性。然后从征收范围及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课征与管理四个税法的构成要素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展开设想,最后分析了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应积极面对碳关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气候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美国、法国在全球贸易中对碳关税政策的态度,引起了全球普遍的关注和争议。本文根据碳关税产生的背景和实质,分析了碳关税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考虑到未来低碳经济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这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碳关税征收前做好准备,同时提出了我国应对碳关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郭吉涛  梁爽 《南方经济》2021,40(10):9-27
数字经济是新时代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然而现阶段数字经济普惠性发展尚未实现,掣肘着其对国内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文章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熵权TOPSIS法测算了2012-2018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指数,探讨了中国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区域层面上,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明显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引领着中国全要素生产率快速增长。从全要素生产率的分解指标来看,数字经济推动了技术效率提升,但现阶段国内关键核心技术环节薄弱以及数字产业化带来的人才和资金的虹吸效应导致数字经济对技术进步产生了阻碍作用。此外,当前数字经济对不同产业的渗透度存在明显的不均衡性,筑高了创新资源的流动壁垒,影响产业间协调创新及合理化布局,进而抑制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在创新环境的支持下,人才集聚及金融规模强化了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力度。  相似文献   

16.
Bureaucratic integration and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in Chin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iscal decentralization introduced as par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 since 1979 has unleashed strong incentives for China's local governments to pursue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the same incentives have also led to local protectionist policies inhibiting the process of regional specialization.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nstraints or freedom with which local governments can implement their protectionist policies. Using a panel data of 29 China's regions over the time period of 1985–1997, we find that China's political system of bureaucratic integration (specifically, concurrent appointment of local government officials i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imposes constraints on the local governments from practicing protectionism. We also find that the effectiveness of local protectionist policies is limited by market competition, specifically, competition from foreign-invested firms operating in China and foreign imports. Our results on the role of local protectionism remain robust to controls for the regional variations in the size of the economy and the stag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7.
王文凯 《南方经济》2021,40(9):52-69
铁路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得到了大量的研究,但均集中于短期经济影响,且很少关注铁路在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作用。文章使用中国1980年的铁路线研究了铁路在中国转型期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期影响。研究发现,铁路开通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长期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以2000年数据为例,1980年铁路线对以GDP为衡量指标的经济发展的年均促进作用为1.16%。排除了无法观测因素和溢出效应、控制县级异质性、以及使用"三线建设"作为外生冲击的结果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铁路促进了县域层面的工业化,同时还显著增加了县域层面的外商投资和出口,进而促进了经济发展。本文的研究不仅提供了铁路的长期经济影响的经验证据,同时也揭示了以铁路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对经济转型的作用,从而有助于理解中国经济增长奇迹,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转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的发展受到一些区域经济组织的影响,本文探讨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在了解其成立和发展背景基础上,对其协定的主要内容和成效进行了评价,并详细分析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对中国出口和吸引外资方面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合作策略。  相似文献   

19.
乔智 《南方经济》2018,37(8):47-59
近年来针对股市资产价值变动与消费关系的研究多采用宏观数据,难以揭示股市资产价值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细节。为克服以上缺陷,文章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分析股市资产价值变动对中国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股市资产价值变动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总体较弱,其中市值变动的财富效应主要体现在改善性消费上,而对饮食等日常必须消费和奢侈品消费影响较小,这可能与我国居民的收入结构和投资方式有关;(2)随着年龄增长,居民的收入分布和资产配置倾向发生改变,股市资产价值变动对不同年龄居民消费的影响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U型分布。研究结论揭示了股市资产价值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分布特征,为今后股市改革方向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基于Eora26投入产出表数据和全球中国官方金融数据库,本文检验了中国对非援助与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因果关系及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中国对非援助可以显著提升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在进行了一系列的稳健性检验和处理了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2)提高非洲国家的交通和通信设施质量是中国对非援助影响出口增加值的主要机制;(3)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效应会随产业分类、援助类型的不同而产生差异;(4)进一步研究表明,非洲接受的DAC发展委员会国家和国际多边组织援助的“碎片化”会削弱中国对非援助的出口增加值的促进作用,这种影响在经济实力和政府治理能力较弱的非洲国家更为明显。本文的结论为中国对非援助的贸易效应提供了进一步的经验支持,并揭示了中国对非援助影响中国对非出口增加值的内在规律。这对于加强中非经贸关系,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