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1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草原退化、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 位居我国五大牧区之首的内蒙古自治区,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大力种草种树、退耕还林还牧,不少地区生态环境得到局部治理,但伴随着草原面积的减少,沙漠扩大、草原地区降水减少、灾害增多等原因,整体恶化的局面还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高娃 《北方经济》2011,(8):61-62
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可持续可发展,必须进一步完善思路,强化措施,认真研究战略对策。对策包括:一是尽快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补偿机制;二是兼顾人口脱困与生态可持续发展战略;三是坚持走节约资源、环境友好、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四是提高全民的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相似文献   

3.
《调查研究报告》2002,(133):1-25
内蒙古大草原的生态问题对我国的经济整体安全极为重要。目前我国草原退化沙化的问题日趋严重,但治理的总方针至今不明确。我们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草原传统畜牧业的生产方式,彻底扭转草原生态透支的问题,才有可能找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4.
通辽市科左中旗位于科尔沁沙地腹地,全旗1450万亩土地中,有800万亩风沙土,200万亩盐碱地。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大风日数在90天左右,农田沙化、草原退化、盐渍化特别严重。近二十年来,在旗委、旗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旗各族人民为改善生态环境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大力种树种草、绿化荒山荒地,使全旗绿化面积以每年20万亩的速度递增,  相似文献   

5.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历史进入新时期的必然选择,是人类从以往过失造成的严重后果中认识到人口、资源、环境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极端重要性后所选择的正确道路,它关系到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生存。对经济相对落后,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和相对重要的玉树地区来说,实施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仅是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一、草原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一)人为因素1.政策失误草畜双承包实际上是畜的承包在先,草的承包在后,其实际实施时间相差十多年。在这十多年间,个人的牲畜在集体的草场上放牧引起了对草场的掠夺式利用,加快了草原的退化和沙化。  相似文献   

7.
三江源区生态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素有“中华水塔”之美称。三江源区包括玉树、果洛、黄南、海南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生态地位重要,社会发育程度低。  相似文献   

8.
草原畜牧业最根本的基础是草原。草原畜牧业的发展与草原的状况休戚相关。草和畜的关系问题,即草畜平衡问题,是维护草原生态、保护草原资源的关键性因素,而且同时也是草原畜牧业发展的核心问题和主  相似文献   

9.
当今世界五大问题:人口、资源、能源、粮食和环境,其实质都是生态失衡问题,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环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加上贫困、落后和不平等问题,一起成为笼罩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阴影。众多深刻的历史教训和严峻的现实让我们越来越意识到:绝不能以牺牲环境和后代的生存条件来求得经济一时的快速发展,人类生产、生活与资源环境是一个联系的整体,  相似文献   

10.
作为生态建设重点地区之一的西北地区,近年来,国家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项目.尽管离最终目标的实现还有一定距离.但部分地区已经实现了植被的初步恢复.已经面临着如何解决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恢复植被是我国北方生态建设的第一步。也是当务之急.需要以非常规的方式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予以解决。第二步是建立有利于实现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激励与约束机制。相较而言。实现植被的初步恢复要比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容易得多。本文讨论的问题就是在政府主导型生态治理无法满足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通过建立有效的补偿机制。设计相应的配套政策,实现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牧区人口迁移流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状况与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一个良好的人口条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对一个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应当理解为适合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人口条件;对牧区而言,可持续发展的人口条件则是在草原承载力范围内的适宜人口。对于牧区来说。草原沙化、退化及荒漠化已成为当前牧区发展面临的最大问题。由此引发的牧区人口问题是否是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牧区人口与草场退化是否有必然的联系等等。使牧区人口问题的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