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一般而言,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采用两种不同的形式:一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人员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二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与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审计服务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从理论上讲,第二种  相似文献   

2.
周靖 《理财》2004,(10):33-34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咨询服务机构签约,由其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二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及人员与外部审计之间协调和配合。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先是由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会计咨询机构提出的。内部审计究竟能否外部化?笔者认为,企业只有在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与弊之后,才能进行权衡和选择。  相似文献   

3.
耿云江  金星 《财会学习》2008,(10):44-46
内部审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实施。  相似文献   

4.
葛伟民 《时代金融》2008,(10):72-74
内部审计是因代理问题而产生的,其目的在于降低代理成本、使企业价值最大化,如果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降低企业的总体成本,内部审计就有可能外部化。本文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可能性和合理性,并阐述了我国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设想及注意问题。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可以大大节约企业费用以及是一种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并且有利于企业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5.
内部审计外包即将内部审计业务全部或部分地外包给具有专业资格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内部审计外包只是审计主体的外部化,而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这种现象目前在我国银行业已初露倪端,因此对这个现象进行探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内部审计外包即将内部审计业务全部或部分地外包给具有专业资格的外部服务提供者(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机构)来实施。内部审计外包只是审计主体的外部化,而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这种现象目前在我国银行业已初露倪端,因此对这个现象进行探讨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执行审计工作,履行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外部化有两种具体形式:一种是由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人员与外部审计师协调配合,共同完成内部审计工作,可称为部分外化;另一种是企业不设内部审计机构,而是由专业的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机构提供职业内部审计服务,可称为完全外部化。从20世纪90年代起,内部审计外部化成为一种重要现象。据调查,迄今为止,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美国企业已占到20%以上,汽车、电子、航空、化工、信息等行业已超过50%。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内部审计外部化已成为一个普遍的形式。由于经济管理和审计发展水平的局限,我国尚未出现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现象,但这一问题仍值得我们关注。本文在分析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现状之基础上,就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其具体实现方式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促使内部审计外部外成为了一种趋势;事实证明,内部审计外部化有着很多的优势,可以有效充分的补充内部审计,并且可以强化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但是,在一系列优点的背后,还会给公司的正常运行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本文简要讨论了我国企业实行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外部化在我国企业的使用趋.势和领域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着力从成本原因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在我国企业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内部审计外部化及其论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内部审计是一种范围性概念,即指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审计业务,而不是主体性概念,即由内部审计人员从事的审计业务.内部审计外部化则是指内部审计业务由企业外部的民间审计组织全部或部分承担,是审计主体的外部化,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内部审计外包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审计外包又称内部审计外部化(Outsourcing the Internal Audit Function),指企业将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他专业人员来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最先是由安达信、安永、毕马威等全球知名的咨询机构提出的。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内部审计外包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有为数不少的企业或事业单位实行内部审计外包。据国外调查资料显示,在美国和加拿大,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比例,分别从1996年的21.5%和31.5%上升到2005年的38.0%和34.8%,这些企业遍布于各行各业;而在尚未实施内部审计外包的企业中,分别还有3成和4成以上的企业打算未来进行内部审计外包。  相似文献   

13.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时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充分认识开展整合审计的意义 审计指引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即整合审计).企业可以聘请两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对其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进行审计,也可以聘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或同时对其内部控制和财务报表进行审计.  相似文献   

14.
黄萍萍 《会计师》2019,(19):57-58
地方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已普遍开展,并在具体的实施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地方省属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解决地方高校内部审计外部化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整个中小企业的管理水平不高,严重地制约其进一步发展.我们认为适时、恰当地推广内部审计外部化,可以完善其内部审计,强化控制,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实力.内部审计外包在中小企业推广必须结合每个企业的自身条件,不同发展阶段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企业自主决策.  相似文献   

16.
所谓内部审计外部化,是指企业或部门聘请外部审计人员来执行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由企业内部转向企业外部。内部审计外部化并不是内部审计定义的变化,而只是内部审计主体的变化,这是其与内部审计最根本的不同点。  相似文献   

17.
刘巍 《中国外资》2009,(6):113-114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内部审计外部化在我国企业的使用趋势和领域范围正在不断扩大,本文正是在这种背帚下着力从成本原因分析内部审计外部化在我国企业使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银行内部审计的压力也随之增加,内部审计的发展已落后于决策者的需求,所以,利用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有效配合开展有效的审计工作逐渐被决策者认可,作者从银行内部审计外部化开展的必要性、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以及如何对风险进行防范,如何具体实施内部审计外部化等几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一、内部审计外包的概念和形式1 内部审计外包的概念.我国内部审计准则将内部审计定义为“组织内部的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和评价活动,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控制的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内部审计外包指企业管理层将本企业的内部审计职能全部或部分地委托给会计师事务所或其它专业人员实施.简言之,随着经济管理和审计的发展,一些企业从外部聘请专业审计人员(主要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履行本企业全部或部分的内部审计职能.这符合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  相似文献   

20.
双赢:内部审计外部化之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姜薇 《理财》2005,(6):88-89
随着企业经营规模越来越大,管理复杂性越来越高,一些国外企业选择了向外部审计人员购买内部审计服务,即出现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趋势。内部审计外部化不是为了削弱或取代内部审计,而是通过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结合,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监督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