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及其有关补充规定,拥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子公司的母公司,应当编制合并报表以综合反映母公司和子公司所形成的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子公司的盈余公积作为子公司历年利润留存的结果,已形成子公司内部的积累,从而也形成整个企业集团内部的积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集团内部提取盈余公积、内部积累的情况以及集团未分配利润情况,必须将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作为企业集团提取盈余公积的一部分反映。因此,在合并会计报表中通过抵销分录,将已经抵销的提取盈余公积的数额调整回来。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企业财务合并会计报表存在的局限性(一)子公司盈余公积的抵消及冲回。在合并会计报表的抵消分录中,母公司对子公司权益性资本投资与子公司股东权益相抵以后还必须将已抵消的子公司盈余公积金予以冲回。这种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按我国公司法,盈余公积是按单个企业的净利润计提的。因此,合并报表应反映母公司的提取数和子公司提取数  相似文献   

3.
第一步:母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抵销。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并不引起整个企业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抵销。(1)当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时,借记“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合并价差”,贷记“长期股权投  相似文献   

4.
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投资业务公允价值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旻 《财会通讯》2008,(4):69-70
一、非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中投资业务抵销分录 (一)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从集团角度看,企业合并并不引起集团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经过权益法调整后,母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股权投资反映的是母公司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的份额。合并财务报表相当于把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具体化所代表的子公司详细的资产和负债项目。母公司与子公司个别资产负债表简单相加后,长期股权投资与子公司中所有者权益重复计算,需要相互抵销。借记“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年初”、“资本公积一本年”、“盈余公积一年初”、“盈余公积——本年”、“未分配利润——年末”、“商誉”,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少数股东权益”。(二)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与子公司本年利润分配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经过权益法调整后,反映的是母公司对子公司净利润应分享的份额。编制合并利润表投资收益的抵销处理相当于是把母公司个别报表上的长期股权投资的投资收益具体化为子公司的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和期间费用。母公司与子公司个别利润表简单相加后,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收益需要抵销。编制合并利润表时,本年利润的分配应该从集团的角度反映对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少数股东的利润分配情况。  相似文献   

5.
畅娟 《财会月刊》2010,(9):30-32
反提(或还原)盈余公积是指在将母公司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抵销时,已经将子公司个别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全额抵销,即通过贷记“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和“未分配利润”项目,已将其全部抵销。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由单个企业按照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计提的,子公司当期计提的盈余公积作为整个企业集团利润分配的一部分,应当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予以反映和揭示。  相似文献   

6.
黄电 《财会月刊》2012,(7):49-51
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中,子公司盈余公积是否需要抵销以及盈余公积抵销后归属于母公司的金额是否还要恢复,一直以来是争议较大的问题。由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是满足报表使用者对该经济主体的会计信息的需求,因此明确这两个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目的和盈余公积的属性进行分析,提出了对子公司盈余公积合并抵销处理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7.
一、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处理(一)全资子公司当子公司为全资子公司时,母公司应编制的抵销分录是:(1)长期股权投资的抵销,借记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年末未分配利润、合并价差等,贷记长期股权投资。(2)合  相似文献   

8.
(一)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首先,分析原来发生业务分别在母、子公司的会计处理以及个别会计报表的反映。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股权投资,在母公司反映为资产(如银行存款等)的减少,长期股权投资的增加,而子公司接受这一投资时则反映为资产和实收资本同时增加。但是,从企业集团整体来看,该项股权投资并不会引起整个企业集团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增减变动,因此,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当在母公司和子公司个别会计报表数据简单相加的基础上,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项目与子公司所有者权益项目予以抵销。其次,应当区分母公司对子公司投资情况编制以下抵销分录。1、在全资子公司情况下,抵销分录为: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学习中发现,对于合并报表中子公司的盈余公积的处理方法,财政部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以下简称为《规定》),与财政部编写的哈计制度补充规定及问题解答(第二辑)》(以下简称为懈答》)二者规定不尽相同,本文拟对此做些探讨。按照《规定》的要求,合并利润分配表中列示的“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只包括母公司本年提取的盈余公积,不包括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盈余公积”项目只包括母公司的盈余公积,不包括子公司的盈余公积。而按照《解答)}的要求,在合并利润分配表中列示的“提取盈余公积”项…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时子公司盈余公积抵销的会计处理方法提出看法.认为不应该将已抵销的子公司盈余公积予以转回。  相似文献   

11.
反提(或还原)盈余公积是指在将母公司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抵销时,已经将子公司个别利润分配表中提取的盈余公积全额抵销,即通过贷记提取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和未分配利润项目,已将其全部抵销。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盈余公积由单个企业按照本期实现的税后利润  相似文献   

12.
对合并会计报表编制方法的一点建议张莎莉,池立萍,董休江,吴涛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依据编制的,编制中要将集团内部交易或事项所产生的重复因素相互抵销,以真实反映集团的整体财务状况。编制内部交易或事项的抵销分录时,有些需要抵销的项...  相似文献   

13.
朱曙珍 《铁道财会》2004,(Z13):30-32
合并会计报表是以母公司及其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编制的反映抵销集团内部往来账项后的集团合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的会计报表。它反映的对象是由若干个完全独立的法人企业组成的会计主体,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会计主体,编制方法独特,  相似文献   

14.
合并会计报表又称合并财务报表,是指以组成企业集团为一会计主体,以整个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会计报表为基础,抵销个别会计报表有关项目的数额而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  相似文献   

15.
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将母公司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抵销后,再全额补提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按持股比例应享有的份额。笔者就此做法是否合理谈了自已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的企业集团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将母公司投资收益等项目与子公司利润分配项目抵销后,再全额补提子公司提取的盈余公积中母公司按持股比例应享有的份额.笔者就此做法是否合理谈了自已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据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母公司对子公司长期股权投资与其在子公司所有者权益中所拥有份额之间的差额的抵销,以及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集团公司内部债券投资与应付债券之间抵销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处理,属于长期投资项目的调整项目,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这就是说,长期投资差额作为合并价差,而合并价差又属于投资性质,这样一来,内部投资并没有被抵销完。这显然是矛盾的,它违背了一体性原则,背离了合并报表的初衷。1.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导致的合并价差的改进。由于子公司某些资产的账面价值被低估,或者负债被…  相似文献   

18.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报表抵销时要先对子公司的资产、负债按投资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在对其进行调整时可能涉及对损益的调整,这必然影响到子公司的净利润。因此,抵销分录中对子公司的盈余公积有两种处理方法:①盈余公积考虑损益调整的影响;②盈余公积不考虑损益调整的影响。企业会计准则及应用指南并没有明确规定应采用哪种方法,本文举例说明了两种方法的区别以及影响。  相似文献   

19.
根据《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母公司在编制合并会计报表时应将所控制的子公司纳入合并会计报表的合并范围,母公司控制子公司的形式主要有:①直接控制。②间接控制。③直接和间接控制。对直接控制、间接控制所涉及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合并会计报表抵销在投资准则及暂行规定中已做明确规定。但对特殊情形下的直接和间接控制的会计核算和合并抵销,在投资准则和暂行规定中未做明确的规定,笔者结合审计实务工作,对其举例说明,并根据实质重于形式  相似文献   

20.
集团内部交易致使子公司增加资本公积或利润,同时母公司因权益法核算也增加资本公积或投资收益。如何抵销双方增加的资本公积以及如何计算少数股东权益和收益,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和《企业会计准则——合并报表》(征求意见稿)未对此做出较为明确的规定,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