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全面建设小康与提高生活质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生活质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活质量指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中的基本指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放在首位。文中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组成部份。实现这个目标,是江西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贡献。在过去的一年里,江西实现了在中部地区崛起的良好开局。在2002年,江西省固定资产投资925亿元,比上年增长40%;固定资产投资和引进资金增幅均列全国第一;在2002年,江西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创江西历史新高;在2002年,江西省农民人均减负38.3%,农村电价大幅下降,受到广大农民的衷心拥护。江西在中部地区开局的第一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和相关景气指…  相似文献   

3.
《唐山经济》2005,(2):41-4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农村,而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则在于如何稳定地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遵化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始终把农民增收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中心来抓,多措并举,标本兼治,收到了显成效。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4159元,比1年增长10.7%,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4.
在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引领下,齐齐哈尔市人民银行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这一发展主题,把做好信贷支农工作作为支持农村经济领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灵活有效运用支农再贷款,督促和引导涉农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农力度,2003年农贷投放总量创历史之最,对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3年,辖  相似文献   

5.
《湖南经济》2003,(1):17-18
本世纪头20年,是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阶段。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我省各地区、各阶层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全面发展,是新世纪、新阶段我省面临的重大使命和全省人民的强烈愿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08年比2000年翻一番,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6.
今后几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全面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省委“两创”总战略,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施改善民生“六大工程”为主要抓手,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突破口,以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为保障,确保全市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真正惠及全市人民。当前要着力抓好以下八大民生问题:  相似文献   

7.
在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有不少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社会保障是基础,所以我们要不断的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为人民的生活提供最基本的保证。  相似文献   

8.
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发展目标,同时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3000美元为标志,从各个方面描绘了20年后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全面小康社会。本文从  相似文献   

9.
根据《浙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及要求,对2008年宁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涉及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人民生活、社会和谐和生态环境等五个领域24个指标进行测算与评价,结果显示:2008年宁波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综合评价实现度达到93.19%(按此评价标准90%为基本达标),  相似文献   

10.
《发展》2002,(12):24-29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石;发展先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这个经济发展战略的新目标,令人振奋,立即成了老百姓最津津乐道的一个热门词汇。“小康”,尽管这个词国人已经谈了二十多年,它一直是我们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但是,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确实有新的内涵,它使“小康”有了新境界。全面小康究竟预示着什么呢?尽管“全面小康”标志着生活的全面提…  相似文献   

11.
我国实施大规模扶贫开发以来,老区贫困地区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以亿计的农村贫困人口,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奔向了小康。全民创业,是国家发展,人民富裕,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全民创业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已使我们的国家日益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阶段。改革、发展、创业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扶贫开发就是创业。我国的贫困地区之所以称之为贫困地区或欠发达地区,就是因为发展不够,创业能…  相似文献   

12.
郭宏 《黑河学刊》2010,(1):132-133
人口问题事关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近年来,逊克县积极探索建立人口和计划生育经费公共财政投入体系,保障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这是十六大主题的实质性内容。十六大提出的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个奋斗目标历史地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顺应了历史潮流,具有极大的凝聚力和鼓舞作用。  相似文献   

14.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这是立足我国国情和农村实际的重大决策。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任务,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防震减灾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经济高速发展。人民生活逐步富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需要一个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和安全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了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取得的巨大成就,深刻揭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新形势和问题,顺应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十七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提出了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即:"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两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未来5~10年,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上去,农民生活得不到明显提高,就无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发达地区县域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肩负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19.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收入差距问题日趋突出,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普遍关注。进入新世纪,我国已迈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收入差距问题仍然是值得我们关注和重视的问题。收入差距过大,不仪影响我国人民的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的稳定,而且也是制约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必须认真分析收入差距现状及发展趋势,并采取积极措施将收入差距缩小到合理范围,以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潘成义 《特区经济》2005,(10):149-15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中强调的“全面”,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任务,是社会的整体进步。它除了经济的发展外,还强调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其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是完全可以想象的。因此,要实现这一蓝图,需要构建完整的动力系统,并形成有效的动力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