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2,(12):114-115
年终岁末日益临近,每季度都要进行的银行"揽储"大战也将在这个节点上演一场更为激烈的拉锯战。存贷比考核的年终大关倒逼揽储的效应已经开始显现。近期,多家银行纷纷上浮各期限存款利率至央行基准利率的1.1倍上限,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更是开始摆脱年初以来的低迷,逐渐向5%以上回归。这对渴求稳健加收益的投资者来说,无疑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多品种组合、长短期搭配,可以成为10万元理财的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陈希琳 《经济》2012,(7):100-101
每逢月末、季末和年末,大大小小的银行都要进行声势浩大的揽储突击战.人们对此也早已见怪不怪,都知道没了存款,你就是再有捏褶儿的手艺,没面还是做不出包子.银行的好日子仿佛快要到头了.政府用银行利润来反哺实体经济的决心很明确,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已然进一步压缩了银行的获利空间.  相似文献   

3.
"‘钱荒’那几天收益率基本都过7%了,这几天又降下来了。"中国农业银行一支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说,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基本上又回到了"4时代"。在"钱荒"态势正紧张的那几天,各大银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特别是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出现陡升,一改此前小幅波动的局面。因黄金、股市而受伤的投资者纷纷重拳出击,大幅购买。  相似文献   

4.
宣传误导之惑 某些银行理财经理在给投资者推荐产品或服务时会片面夸大产品的收益,而将风险或附加条款避而不谈。例如最近挂钩型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类,风险和收益总是呈正比的,如果一味宣传所谓“预期收益率”而不提示风险就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一种变相侵害。  相似文献   

5.
张坤 《资本市场》2012,(1):118-119
<正>"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孙子兵法》近年来,银行为了吸引客户,争相发行理财产品,居民对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热情也非常高。然而,投资者应当牢记"理财非存款、产品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相似文献   

6.
陈希琳 《经济》2013,(8):89-90
"‘钱荒’那几天收益率基本都过7%了,这几天又降下来了。"中国农业银行一支行的理财经理对记者说,目前,银行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基本上又回到了"4时代"。在"钱荒"态势正紧张的那几天,各大银行纷纷提高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以此来吸引投资者,特别是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确实出现陡升,一改此前小幅波动的局面。因黄金、股市而受伤的投资者纷纷重拳出击,大幅购买。  相似文献   

7.
陈希琳 《经济》2012,(4):114-115
“起点投资为6樽,合人民币金额11.88万元.”近期,中国银行推出的挂钩五粮液的银行理财品,显然把一大批普通投资者排除在外.分析师对本刊记者表示,另类理财品不单起点高,而且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 这类挂钩酒类、艺术品的理财产品在2008年开始就出现在各大银行,到2011年下半年,该类理财产品风头一时无两.究其原因就是银行和投资者各取所需,双方一拍即合.  相似文献   

8.
<正>行业概况据不完全统计,127家银行2012年上半年共发行银行理财产品13,866只,其中一季度发行6737只,二季度发行7129只,较一季度有所增加。保本比例100%的产品共有3794只,保本同时保收益的产品1744只。在总共13,866只产品中,投资标的涵盖债券、票据、利率、汇率产品、信贷资产的理财产品10,749只,占比接近80%;投  相似文献   

9.
“我手里已经买了一款l80天的理财产品,我想换一个短期的,现在能赎出来吗?”当《经济》记者走进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网点大厅时,一位投资者向该行大堂经理询问道。近两个月以来,银行理财品的年化收益率不断飙升,大多能超过一年期定存收益率2%左右,短期理财产品成为年末理财的新投好。投资者不再一味“长期托管”求省心,而是开始不怕麻烦“来回折腾”。  相似文献   

10.
陈希琳 《经济月刊》2013,(1):144-145
人们已经养成了信任银行的习惯,往往在购买理财产品时也像对待存款一样不多加考虑。而理财产品巨亏事件层出不穷,则给人们敲响了警钟。近日华夏银行因为一款理财产品无法兑付而备受质疑,使理财产品的信誉风险面临触礁窘境。  相似文献   

11.
自2010年2月以来,存款蒸发现象越加严重,居民资产如何保值、增值是当前投资者最为关心的话题。由于股市走势尚不确定,楼市调控持续深入,在此背景下,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数量急速增加,收益率也大幅上升。据统计,截至  相似文献   

12.
2007年,股市、房市的红火让投资理财成为百姓日常议论最多的话题,党的十七大也明确提出了要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面对众多的投资渠道和层出不穷的理财产品,普通投资者心里或许存在着许多的困惑和问题,这里要谈的是有关金融投资理财方面的对策,因为它是与百姓联系最直接、接触最广泛并且操作起来最方便的理财方式。  相似文献   

13.
过去的两年中,股票、基金、理财产品,这几个热得几乎发烫的字眼,已经非常明确地在向我们昭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大众理财意识迅速觉醒,人们对个人财富管理的极大需求犹如一股巨大的浪潮,在资本市场持续火暴的催生下,正以前所未有的声势席卷而来,银行机构在理财市场上的竞争也趋于白热化。2007年,我国银行业发售的理财产品超过了2400种,  相似文献   

14.
朱江 《时代经贸》2013,(24):71-71,73
引言在我国,个人理财业务起步比较晚,1997年,中信实业银行广州分行才成立首个私人银行部,推出国内首个个人理财业务。在今后的多年中,我国其他银行业开始秋极的开展个人理财业务。而进入21世纪后,随着人们理财意识的不断增加,个人理财市场的规模已经变的非常大。个人理财市场已经成为一座蕴藏巨大商机的金矿。而在另一方面,利率市场化使得一般商业银行的利差越来越窄,使得以前的高度依赖存贷业务的盈利模式急需改变,银行必须增加对个人理财业务收入的比重。  相似文献   

15.
樊宇 《时代经贸》2012,(16):236-237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爆发式增长引起广泛关注。一方面,在当前的高通胀和利率管制下。实际利率转负促使银行存款既面临来自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同时大行存款也面临来自中小银行的争夺。偏紧货币政策、较高的存贷比监管以及严厉的资本拨备监管都制约了表内扩张,信贷类银信合作业务也受到严格限制。因此,理财产品的发行成为银行参与存款竞争的最重要方式。另一方面,理财业务高增长对银行的经营方式及货币环境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一是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大量发行使资产负债双重“出表”,  相似文献   

16.
临菲 《经济师》2013,(1):229
<正>目前各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大同小异,客户的资金还存在大搬家现象,有客户会跑各家银行咨询了解各个产品的收益率后,再决定选择哪家银行。所以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对客户市场的需求变化,及时跟踪区分需求差别的因素,针对不同客户的需求,不同的投资性格特征,进行多种产品设计,培育客户的理财意识。现阶段,农行的理财业务发展势头十分喜  相似文献   

17.
徐奕晗 《资本市场》2012,(10):71-72
银行指数近期再创新低至1819点,银行业板块PE跌至6.58倍、PB跌至1.78倍,更有银行股价已经跌破净资产。究其原因,宏观经济下行背景下,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问题与新资本协议的压力固然是压低银行股价的原因,更深刻的忧虑则可能是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给我国银行业带来的挑战。利率市场化静水深流,将深刻改变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环境。  相似文献   

18.
徐高 《资本市场》2013,(6):107-110
<正>利率市场化是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线。存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加大,直接融资比重的提高,以及影子银行的兴起等,都是利率市场化的具体表现。毫不夸张地说,利率市场化如果继续推进下去.将极大改变我国现有金融系统的格局和运行方式。金融市场的各种利率,乃至其定价方式都会变得与以前大不相同。而与之相伴的,是新形式金融风险的浮现,以及金融监管方式的调整与转变。要在这场巨变之中发掘投资机会,规避风险,投资者的当务之急是理解利率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正一是创新国债品种。利率市场化改革为储蓄国债创新提供了契机。从我国国情来看,保留目前中短期国债,这类国债符合追求稳定收益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已形成了较为固定的投资群体。创新变动期限类和长期固定期限类国债品种。变动期限类国债最长设计为10年期,可选择3年、5年、7年终止投资,适合于想通过长期投资获得更高收益但未来支出不确定的投资者。  相似文献   

20.
高鹤 《经济》2007,(9):20-23
7月,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不改流动性过剩格局,经济主体通胀预期明显: --货币供应量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经济主体投资意愿强烈;7月份银行存贷差继续加大,金融机构存款继续呈现活期化趋势;尽管央行组合紧缩调控,银行间市场利率不升反降,反映出银行资金仍然充裕;7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再创新高,外汇储备持续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