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词     
热烈祝贺《中国印刷物资商情》的创刊,祝愿它真正办成为我国印刷物资行业全面、及时、准确提供信息服务的刊物,成为联系印刷物资生产、销售和使用三者之间的纽带和桥梁。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是由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北京印刷学院共同创办的印刷物资行业唯一的一本商业信息专业杂志。它将努力利用各种渠道和手段,反映国内外印刷物资生产、经营、  相似文献   

2.
1998年即将过去,回顾过去的一年,我们欣慰地看到《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在全国印刷业内同仁的厚爱和扶持下,取得了较大的发展、进步。正如很多读者来信所说的,《商情》杂志为他们的工作、学习和全面了解全行业的商情信息动态提供了极好的帮助。业内同仁的支持和信任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和鞭策。在此,我们《中国印刷物资商情》的全体工作人员,对两年来热情支持、帮助和指导《商情》杂志发展的领导、顾问,对关心和爱护《商情》的全国印刷业同仁表示深切的感谢。  相似文献   

3.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创刊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本刊为加快和扩大印刷物资市场的信息流通,为开拓、营造一个繁荣规范的印刷物资市场做了一点贡献。一年来,在广大读者和客户的支持下,经过本刊编辑部同仁的努力,商情杂志已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长成为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在印刷行业中,我们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已初步树立了自己的形象——印刷物资行业的商业信息期刊。  相似文献   

4.
4月15日,《中国印刷物资商情》编辑部在北京召开新春作者座谈会。中国期刊协会张伯海副会长、新闻出版署期刊司综合处金毅泉处长、《中国印刷物资商情》两个主办单位的有关领导以及《中国印刷物资商情》的部分作者应邀出席了座谈会。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自1997年1月创刊至今已有两年多  相似文献   

5.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已经走过二年的路程,二年的时间是短暂的,在人的一生中二岁也尚未脱离婴幼儿期。《中国印刷物资商情》这个期刊业中的幼儿从一诞生起就得到新闻出版署期刊司、技术发展司和有关领导的支持;得到各位顾问的关怀与帮助;并得到全国印刷行业同仁的厚爱与扶持,使《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得以迅速发展、健康成长,取得长足的进步。在此,我代表杂志的主办单位及杂志全体同仁,向各位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相似文献   

6.
新年伊始,科印网与您一样,2006年收获满满,2007年期待更多。科印网一如既往地需要了解您的需求,请您准确填写以下调查问卷,并回传至010-88275736或发Email(cpmm@keyin.cn)您将有机会免费获得科印网网刊《中国印刷物资商情》2007年全年杂志一套!  相似文献   

7.
新年复始,世纪更新,全世界都在庆祝干禧年的到来。《中国印刷物资商情》也迎釆了自己创刊三周年的喜庆吉日。在把2000年第一期杂志奉献给广大读者之际,我们衷心地祝愿大家干禧之年万事如意、龙年好运、幸福吉祥。 三年前,《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在业界同仁的支持帮助下创刊了。新闻出版署署长于友先亲自为本刊题写了刊名;新闻出版署党组成员、中国期刊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伯海同志热情地为本刊题字,指示我们“及时反映国内外印刷物资市场的动向,把刊物办成  相似文献   

8.
我代表《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的主办单位之一——北京印刷学院,热烈祝贺《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创刊两周年。 记得在创刊号里,我曾经说过,我们创办《中国印刷物资商情》的初衷,是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用杂志一手托三家,即印刷物资的供应商、经销商和用户。因为市场经济越深入发展,越需要各种中介。两年前诞生的这个杂志,正好适应了印刷物资的市场发展的需要。尽管诞生之初,还有许多企业、许多人士对它的命运产生过怀  相似文献   

9.
非常高兴受新闻出版署报刊司司长刘波同志的委托,前来参加这个联谊会,热烈祝贺《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创刊两周年。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到目前为止,是我国印刷出版业唯一一本面向全行业,全方位提供信息的专业期刊。新闻出版署于友先署长特别为这本刊物题写了刊名,从刊名可以看出,新闻出版署为这本刊物确立了明确的办刊宗旨、编辑方针和出版使命。现在大家都在  相似文献   

10.
腊梅迎春,瑞雪丰年。 值此新春来临之际,我们把《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创刊号奉献给大家。并恭祝大家新春愉快、万事如意、牛年大吉。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的创刊得到新闻出版署的关怀和帮助,署长于友先亲自为本刊题写刊名。原机械部副部长、印刷工业器材协会会长李守仁和新闻出版署党组成员张伯海为本刊题词,  相似文献   

11.
迎接1998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创刊已经一周年了。一年来,我们得到全国各地印刷物资行业同行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使我们的刊物能在较短的时期内从双月刊转为月刊。目前我们刊物的订户已经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一年来,我们先后收到全国各地的读者来信。很多读者对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办好新型的商情期刊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不少读者对我们杂志寄予极大的期望:“你们作为印刷行业中唯一一家以商情信息为主的专业期刊,一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在此,我们对在过去一年中曾经关心和帮助过我们刊物的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并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中继续给我们以支持和帮助。我们将以最快的速度反映最新的印刷物资行业商情信息,沟通供需,加快流通,全心全意地为印刷行业服务,迎接1998。 多年来,我国已初步形成自己的印刷物资销售渠道,它为我国印刷物资的流通、印刷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创刊两周年之际,我借此机会代表本刊编委会向大家表示感谢。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是1996年10月经中宣部、新闻出版署批准成立,由北京印刷学院和中国印刷物资总公司合办的专业信息刊物,这个刊物的创立得到了新闻出版署和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的有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于友先署长亲笔题写了刊头,李守仁  相似文献   

13.
动态     
科印e刊免费订阅立即开始科印网作为中国印刷及相关行业第一资讯网站,一直致力于为印刷包装出版等相关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资讯等服务。中国印刷集团公司深厚的产业背景,行业五大权威媒体长期的内容积淀,专业化的信息采集和编辑队伍,以及广泛的客户资源,造就了印刷行业最权威的行业知识库——科印网。现在,科印网又全力推出《科印e刊》,将最新最权威的资讯主动、及时地送达您的面前,让您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了解市场最新趋势及动态,效果事半功倍。《科印e刊》内容设置以技术资料及每周资讯两大版块为主,技术资料为您链接最新印刷技…  相似文献   

14.
当前,国有物资流通企业正面临着重要的历史转折。三年的宏观调控,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开始。然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我国现有的印刷物资行业的大、中型企业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不仅面临多种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将面临挑战。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优胜劣汰、规范成熟的印刷物资市场是当前重要的目标之一。如何加快实现目标的进程,我们欢迎印刷物资行业的同仁都来献计献策,参加讨论。为此,《中国印刷物资商情》将开辟“商情论坛”专栏,为大家提供讲坛。本文愿抛砖引玉,首先谈谈关于加快实现印刷物资流通信息化的浅见。  相似文献   

15.
2006年1月,在大小媒体各种“十大”、“TOPTEN”等雪花飞舞般奖项评选的时候,《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也在琢磨着带给读者怎样的精彩。在2005年一年之中,整个印刷行业用户最信赖哪些厂商?哪些品牌的产品最值得购买?我们通过科印网、传真、走访、邮件等方式,向全国印刷企业发放了大量的调查问卷,让用户与我们一同盘点2005年的产品,得出“用户最信赖奖“、”编辑推荐奖”。也许调查结果并不是非常全面,但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供读者参考。今后我们还会将调查继续下去,希望能够得到您更多的支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6.
展会导读     
第五届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将于5月23日至28日在北京举行,为答谢广大厂商、读者和印刷同仁,《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从第4期开始特开设“展会导读”栏目,对展会的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创刊,是中国印刷物资市场不断发育和完善的又一重要标志。 “九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实行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关键时期。对印刷物资这种生产资料来说,一头关联着印刷物资生产厂商,一头关联着印刷包装企业,中间还关联着印刷物资流通企业,能否尽快地建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秩序,能否尽快地形成通过市场优化配置资源的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是在并不丰腴的条件下酝酿出版的。由于几位办刊人的执着与努力,也由于领导支持及行业支持,这份第一家以反映与疏通印刷物资市场为宗旨的刊物在三年前悄然问世,但立即以它信息的翔实、对市场运作的中肯剖析及市场前瞻性,赢得了业界的一致佳评。  相似文献   

19.
印·相2007     
印刷有多大?一种理解是:小——与IT、汽车等产业相比,印刷只是简单的加工制造行业;大——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印刷生产工厂。一种说法是:印刷是基础,各行各业需要它。以上两种依据,可以解释科印传媒旗下的杂志种类为何达到5种之多,如果有足够的实力和野心,我们的业务还可以无限增长:出版印刷、包装印刷、数码印刷、印刷经理人、印刷标准化、印刷商情、印刷门户网站、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版协出版材料工作委员会编制的《北京地区纸张采购目录》已经出到第五期。本次改单行本邮寄为通过授权《中国印刷物资商情》杂志发布,将扩大受众范围,提高信息利用率,在渠道方面是一次大的提升。在内容方面,增加了PPT检测的数据量,给客户更多技术信息,体现了我们倡导量化采购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