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环境分析及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证券化代表了国际金融创新的方向,由美国次级债“蝴蝶效应”中得到的启示来看,作为防御、转移银行系统集中风险的最基础工具,我国资产证券化产品市场的发展规模和规范程度在次级债危机明朗化后将会加速发展。我国目前已开展了个人住房抵押贷款、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证券化的试点。从优质的信贷资产开始,下一步可逐步推广到各种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证券化,实现信贷资产的拓展、信贷资产向非信贷资产拓展,可以在消费信贷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保险风险证券化等产品上拓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数额巨大,截至2014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贷款余额达到84.74万亿元。然而预计到2014年底,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才达到5000亿,规模的悬殊对比说明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空间巨大,而且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信贷资产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进一步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大力发展,认真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对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促进作用和意义,深入探讨信贷资产证券化效应对我国经济各领域发展的重要作用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本文扼要论述和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意义,以期对深化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理论和实践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数额巨大,截至2014年9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贷款余额达到84.74万亿元。然而预计到2014年底,我国银行业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才达到5000亿,规模的悬殊对比说明我国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空间巨大,而且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信贷资产化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运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融资流程和特点出发,分析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的系列风险,深入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风险控制路径。在发展模式上,通过借鉴资产证券化的国际发展实践和经验,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模式,并提出相关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金融》2014,(1):20-2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生活中的一大热点,它影响着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战略、经营转型、内部管理、经营机制。本文围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背景、对我国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的推动作用、商业银行应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以及在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加快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现实意义和商业银行未来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7.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银行信贷资产,通过在资本市场上以发行证券的方式予以出售,从而获取融资的过程。如何使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及其制度框架适合我国目前的金融发展水平,还需要研究相关创新措施和办法。文章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特点入手。分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加快推进中小企业信贷资产证券化,需要以创新的思维研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创新型的融资方式,将流动性较弱的信贷资产转化为可在资本市场交易的高流动性证券化产品,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和处置效率。当前,由于受到商业银行谨慎性以及宏观因素的影响,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存在一定阻力。基于Tobit模型,引入资产规模和金融深化度等系列变量,深入分析影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因素。结果显示:具有较高不良贷款率和非利息收入、资产规模以及金融深化度较高的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中小型商业银行出于安全性、流动性和经营效益等问题的考虑,对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拥有更强的内生需求。有助于加强对信贷资产证券化的了解,增强商业银行利用证券化产品缓解流动性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随着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扩大和备案制的实施,2014年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快速发展。本文在对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运作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未来发展的新趋势,并从银行角度和社会发展角度详细阐述了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意义。最后,本文结合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研究韩国信贷资产证券化改革的特点和经验,结合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面临的问题,总结提出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范围;完善资产证券化相关的配套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相关监管机构的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资产证券化的配套服务体系;加强市场基准建设.  相似文献   

11.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CLO)发行注册制的实行,对提高我国CLO发行效率和深化金融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入手,对A城市商业银行信贷状况进行分析,探索其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可行性,并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通过文献参考、数据查询、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小金融机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发展现状调查,结合资产证券化的发展趋势和计量分析,探究完善城市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信贷资产证券化是现代金融改革创新的产物,对释放银行沉淀流动性、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等具有重要作用.2013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本文在对青海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预计意义和可行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青海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13.
赵鹏飞 《金融博览》2013,(17):16-17
资产证券化再度成为国内热点话题.从”银行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到“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从”增加流动性”到”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到”资产证券化要常规化、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资产证券化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含义.也被寄予更大期望。  相似文献   

14.
一、资产证券化概述 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世界金融领域最重大和发展最快的金融创新之一.资产证券化最初产生是为了解决信贷资产问题,它产生的根源是当时银行资金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的问题,随后这项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非抵押信贷资产,后来才逐步应用到基础设施领域.资产证券化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欧洲获得蓬勃发展,九十年代初进入亚洲市场.  相似文献   

15.
本文回顾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此次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规则变化和现实意义,并对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需完善的外部因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信贷资产证券化既有利于银行盘活存量、提升资产流动性、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增加中间业务收入,也有利于缓解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难题。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历经多轮试点走向常态化发展,但在监管、法律、配套体系建设和具体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鉴于此,本文通过分析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挑战,结合通过中外比较分析得到的经验启示,提出商业银行进一步开展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的现实选择和对于优化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健康发展外部环境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肖斐斐 《银行家》2015,(3):54-55
2014年11月,银监会下发《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备案登记工作流程的通知》,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将由审批制改为业务备案制。截至2014年年末,共有27家银行获准开办资产证券化的资格,表明备案制实质启动。总体来看,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发展能够盘活存量资产、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服务国家产业结构升级转型,2015年有望步入快速发展期。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内涵信贷资产证券化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发起机构,将信  相似文献   

18.
李佳  孟祥众 《金融论坛》2023,(7):58-69+80
本文基于银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信贷存量沉淀与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盘活存量的现实需求,信贷存量沉淀显著促进了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该促进作用在非上市银行、金融发展程度较低区域和中西部地区更为明显,而且资产流动性结构恶化与风险承担上升等不利变化是信贷存量沉淀促进资产证券化发展的重要机制,进一步分析也表明信贷存量沉淀对银行资产证券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具有显著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发展现状,揭示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的制度性问题,提出了完善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制度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再度成为国内热点话题,从"银行贷款的资产证券化"到"国有企业的资产证券化",从"增加流动性"到"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从"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到"资产证券化要常规化、多元化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资产证券化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含义,也被寄予更大期望。谈起资产证券化,人们大多会联想到美国的次贷危机。资产证券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