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楠 《中国经贸》2014,(7):38-39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稳步发展国际经贸是我国深入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分析了新时期我国国际经贸的新特点,论述了导致我国国际经贸摩擦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之上,阐述了我国应对国际经贸摩擦的若干应对措施。本文旨在强化对我国经贸现状的认识,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推动我国国际经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一、引言 改革开放尤其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我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13年,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对外贸易额跃居世界第一,对外投资额居世界第三,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对外经贸事业的飞速发展为我国各类高校国际经贸专业人才培养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然而据统计,近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国际经贸专业人才不仅没有供不应求,反而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状况.究其原因,有学者研究认为,长期以来,我国各类高校国际经贸人才培养与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存在着程度不同的脱节,使得以高校为主要输出渠道的国际经贸人才供给存在不适应需求的结构性过剩.除此之外,西部地区高校由于地处外经贸不发达的内陆省份,其培养的国际经贸专业毕业生近年来更是面临就业困难的问题.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实施,为西部地区对外开放带来了巨大机遇,西部地区高校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立足于市场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符合新形势的复合应用型国际化经贸人才,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教学课题.  相似文献   

3.
印度农业信息化建设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印度是农业大国,农业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印度改造农业和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和助推器。印度农业信息化建设诸如在政策支持、信息传输渠道建设、数据库建设、网站建设、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加快工业化进程对我国持续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运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工业,高标准改善投资软环境,搭建科学的人才平台等措施加快我国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浅析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信息技术改造制造业,是提升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体制、技术、人才等各种问题的存在,制造业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唯有坚持政府的引导,以企业为主体,突破关键技术,培养复合型人才,才能把这项伟大的事业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6.
《发展》2001,(3)
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经济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我国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而信息不灵、闭塞,则是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甘肃国际经贸信息服务中心”的诞生则适应了这一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他们必将为企业的信息化服务方面做出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发展》杂志社与甘肃国际经贸信息服务中心,优势互补,联手合作,竭诚为工、交、商企业搞好服务。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国际经贸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相当全面的综合素质。高校培养这类人才应当加强实践教育,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学活用水平,才能真正满足行业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8.
陆军部队实现信息化,是打赢信息战必不可少的条件。本文通过介绍军队进行信息化改造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说明了实现信息化军事人才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信息化部队的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中国发展新经济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发展中国家来讲 ,信息化发展与对传统产业改造的互动 ,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性政策选择。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战略 ,必须立足传统产业 ,通过信息化使经济持续增长发展自己的“新经济”。在分析了信息产业对我国传统产业将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 ,本文还论述了我国传统产业信息化过程中所必须的运行机制和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
企业信息化与ERP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昀 《天津经济》2010,(3):69-70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和我国整体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利用信息技术对生产过程、管理方式及其商务活动进行改造,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企业要在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两个方面加紧推进。信息化是互联网发展的必然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利用先进信息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正> 90年代以来,全球政治与经济格局发生了崭新的变化,国际经贸合作与竞争领域出现了一系列崭新的机遇与挑战,我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处于这样一个复杂的国际环境,其对外贸易的拓展也遇到一些新问题,必须寻求新的对策.一、国际经贸形势及其对我国特区外贸发展的影响(一)国际经贸关系调整的新趋势与特区外贸发展的机遇及挑战.90年代国际经贸关系发展的基本特征,是它处于战后最为剧烈的大调整阶段.1、国际经贸关系大调整日益显示出其结构的非均衡性质.尽管90年代国际经贸关系大调整过程是全球性的,但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作用下,其调整程度与力度的地区分布结构不均衡性质日益明显.从总体上分析,由于80年代经济保持较高增长率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亚太地区在当前国际经贸关系大调整中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对于我国经济特区来说,外贸发展可能借助全球特别是区域经济繁荣跃上新水平、新的结构层次和新的效益标准;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将成为全球经济角逐的主战场,国际分工领域的激烈竞争使各国更加注重贸易争夺,若特区外贸在亚太及全球竞争中落败,则将宣告我国经济特区走向全面衰亡.2、虽然国际市场竞争愈趋激烈使贸易保护主义不可避免,但贸易自由化将日益成为国际主流.因此,我国经济特区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正逐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经济的全球化,信息化已成为潮流并不断深入。本文通过分析信息化对改造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以信息化改造传统企业管理模式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社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今国内外高等教育的潮流,而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根本途径.因此,应用型院校应从校内外实验实训环境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对国际经贸专业实践教学进行创新改革.  相似文献   

14.
曹红苹  李红艳 《科技和产业》2009,9(10):69-70,77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用信息技术来改造我国的制造业,这是一项基本国策。目前,我国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利用率不高,投资回报率低下,本文给出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当今世界的经贸话语体系主要建立在以西方贸易理论为基础的框架之下,西方主流发达国家占据着国际经贸话语权,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力量在国际贸易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时代呼唤构建新国际经贸话语体系.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有着深厚的中国特色贸易理论基础,是对西方国家主导的传统贸易理论的超越,在利用自身独特的区位优势助力多边经贸关系形成和巩固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丰富自贸区的应用场域,有效增强了我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能够助力构建公平公正的新国际经贸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期间,中国在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方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果,以更加积极的行动融入经济全球化。在此硕果累累的基础上,如何打开自贸区、区域与次区域、多双边领域合作新思路,开创我国参与国际经贸合作新局面,值得我们加倍关注与努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首先分析了我国财务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农村农民认知水平低下,适应农村财务信息化的会计运作模式有待改进以及农村财务信息化的运行平台不完善。然后文章重点论述了加强我国农村财务信息化发展的对策,包括改善农村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环境,改进村级会计代理服务运作模式以及规划完善好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18.
金晶  黄飞鸣 《改革与战略》2009,25(11):68-71
文章从宏观、行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金融业信息化的内外部环境因素,基于SWOT分析法提出我国金融业信息化发展应重点采用积极进攻型战略。同时,还对这一战略的具体实施提出标准化战略、联盟战略、人才战略和全球化战略四个发展战略方向。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建设中的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全面地评价农村信息化程度是推动我国农村信息系化健康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保障。文章从信息化基础设施、信息化人才、信息应用、信息化效益四个方面,根据建设新农村中信息化发展的实际情况,选取17项指标,构建农村信息化程度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期间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路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必须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的发展,以解决我国工业化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增强我国工业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继十五计划后,“十一五”规划建议再次明确提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本文在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化和工业化的关系,提出加速发展信息化,积极应用信息化的合理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