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马晓军 《产权导刊》2008,(10):44-44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是我国中央企业改制的一项长期重要内容,目的在于调整国有资本配置、做强主业、减员增效,同时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健全法人治理结构。从经济学角度看,主辅分离的实质在于产权的重新配置和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明确提出鼓励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通过多渠道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政策。为了贯彻落实全国再就业工作会议精神,原国家经贸委等8部门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要求,于2002年11月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对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工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和要求。  相似文献   

3.
申联滨 《发展》2008,(5):53-54
一、国有技术型企业进行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的背景主辅分离是国有企业出于深化改革的需要,由辅业与主业分别推进改革的过程性措施,“主”指亟待改制改组的主业核心业务及相关资产;“辅”是相对“主”而言的非核心业务及相关资产,包括辅助生产经营活动、配套生产经营活动及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社会性服务职能和部分社会管理职能。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工作,根据《印发〈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的通知》(国经贸企改[2002]859号,以下简称859号件)及有关配套件,结合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实际,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工作尚未完成(一)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以2002年11月18日原国家经贸委等八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859号文件)为分水岭,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02年之前主辅分离被作为改善国有企业绩效的手段,改革重心落在“增效”上,强调主辅分开、减员增效,操作中常采用“冷冻”、“隔离”的做法,没有实现主业与辅业在人员、资产、业务、财务上的真正分离,存在辅业分而不离、离而不立的现象。2002年底以来,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保证主业规范化、市场化运作的前提下侧重于搞活、放活辅业,强调主辅分离、改制分流,目的是从产权上、财务上、资产上和人员上解开主辅业之间藕断丝连、非市场化的关系纽带,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信息》2006,(16):68-69
国企改制,国家提出大的原则是要保障国家、集体和职工个人三者的利益,而职工是这三者中最弱势的群体。主辅分离辅业改制恰恰成为了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的主要渠道,让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了双丰收。[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是宝钢集团公司深化改革的重大措施之一,也是实现宝钢新一轮战略目标的一项保证措施。辅业改制中不仅涉及国有资产,也包括一定数量的集体资产以及营运企业的改制。由于集体资产的成因沿革、法制规范、管理体制和配套政策等各方面和国有资产相比存在的客观差异性,有必要探讨对辅业改制中涉及的集体资产的有关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东锅模式"有三条主要经验,一是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资产由不进产权交易市场为主动进场转让.按照859号文件要求,辅业企业改制,应该用三类资产安置职工,可以不进产权交易市场.  相似文献   

9.
2002年11月有,国务院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859号文件),在总结汲取前一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政策上明确提出鼓励国有企业通过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利用“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创办各类产权多元化经济实体,分流安置企业富余人员,集中有限资源做大做强主业,最终实现主业精干化、辅业专业化和后勤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10.
《辽宁经济》1999,(7):8-9
去年初,大化集团公司确定了“精干主体、放活外围”的总体改制方针,实施了主辅分离工作。去年省委、省政府召开的鞍山会议后,我们加大了主辅分离的工作力度,将集团内的化肥、制碱、海盐、油漆、硫酸、硝盐、电力等主导产品作为发展的核心,余下单位原则上均纳入分离范...  相似文献   

11.
单纯的英语知识使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竞争中失去了优势,面对激烈挑战,英语专业教学陷入了尴尬的境地,教学方式的改革迫在眉睫.改革需要建立在学生需求的基础之上,使之既与其他专业知识结合,又能适应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商务英语学科有可能成为改革的切入点,如果该学科得到良好的开展,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范围则不可限量.  相似文献   

12.
Judging from the implications of core competence, core business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s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three, the core businesses of an enterprise can be outsourced. The rapid growth of numerous well-known global software companies has depended on tremendous outsourcing of core business. Of course, an enterprise must strictly protect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of the outsourced core business so as to maintain its competitive advantages.  相似文献   

13.
日本企业集团的演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有晨  李政 《现代日本经济》2003,25(1):20-24,48
日本的企业集团由旧财阀、财团等垄断组织改造而来,尽管经历了大半 个世纪的演进过程,其基本形态仍为“环形”和“锥形”两种。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日本的企业集团也一直处在调整、创新之中。近年来出现的分离型企业集团和企业网络与国际跨国公司潮流交相辉映,颇受瞩目。  相似文献   

14.
区域间梯度转移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一种趋势,广东省经济异常活跃,但其产业梯度明显,珠三角更是重要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的聚集地带,产业转移作为客观经济现象,珠三角向粤东西北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是实现广东省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产业转移必然要进行转移产业的选择,选取广东省工业部门为分析对象,引入产业梯度系数和产业动态聚集指数分析珠三角转出产业与粤东西北承接产业的选择,对比政府产业转移政策,从中得到相关启示,为政府的产业转移与承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总部经济及商务成本核心内涵分析后,首次对总部经济模式下商务成本进行了定义,概括出了总部经济模式下商务成本的特点及构成要素,并据此建立了总部经济模式下商务成本的评价体系;在吸收了德尔非法和层次分析法优点的基础上,结合总部经济模式下商务成本评价体系的灰色系统特征建立了灰色关联度评价模型,使得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客观和全面.总部经济模式下商务成本评价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进一步探索了我国总部经济发展中关于商务成本的相关问题,同时为发展总部经济的城市提供了客观的评价方法和衡量标准.  相似文献   

16.
思维是什么,就是人们对头脑里现有的概念进行比较、推演、拼接,从而得出新的概念和思想。这是一个创造、发明、发现和孵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陈兴淋  徐桂华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1):97-99
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基础性成分,促进小企业的生成与发展是市场经济内在的要求.文章在对小企业与小企业成功标准界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小企业成功的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18.
冯云廷 《改革与战略》2009,25(1):178-180
文章考察了我国传统国有企业主辅产权制度,讨论了我国现行国有企业主辅分离改革的体制设计的逻辑局限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市场合约的国有企业主辅关系再造的观点。文章的探讨增加了我们观察国有企业制度变革与市场整合的角度,拓宽了我们进行政策讨论与选择的视野。  相似文献   

19.
文章论述了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指出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也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分析了制度的规范约束、有效激励、以及明确产权、降低交易成本的内在功能与效应;提出制度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并对制度创新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常静 《科技和产业》2024,24(12):100-108
越来越多的组织在寻求从传统商业模式向可持续商业模式转变,以利用可持续绩效增加其竞争优势。采用视觉文献计量方法,利用CiteSpace工具对 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的相关主题文献进行关联、共被引和共现分析,绘制知识图谱并确定该领域研究的实质性进展。研究结果显示,过去10年里可持续业务模式创新的论文数量稳步增加,目前已形成几大合作较为稳定的研究团队,近年也出现了较多发展中国家的新型研究团队;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数字能力越来越成为可持续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要工具;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以及从利益相关者管理视角促进可持续商业模式的创新是当下及未来几年的研究热点;技术层面是驱动可持续业务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但现有研究还不充分且研究方法上缺乏基于数据驱动的分析视角。研究结果丰富了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并扩展了文献综述的类型,为未来在该领域开展研究的学者提供参考;将关键术语划分至BMI-3框架的影响因素分类方法可以为企业通过技术、组织和社会战略来开展可持续业务模式创新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