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意见的通知》,正式启动了全国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工程。所谓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把原有的高校后勤部门与高校分开,使其成为独立于高校的社会化企业:二是指高校需要的后勤服务由社会上其他机构来提供,不再由高校自己来组织管理和生产。随着后勤改革的逐步深入,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选择与本地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与本校校情相符合的后勤管理模式,以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对于学生人数在两万人以下,校址分布在中小城市、后勤基础相对薄弱,改革起步较晚,学校实力相对较差的中小型高校来说,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改革模式和管理体制,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赵华 《公司》2001,(10):23-2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当前全国高校后勤都在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我省一些高校后勤也相继成建制地与学校规范分离组建成后勤服务实体,承担着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后勤保障服务工作。作为高校后勤企业,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如何在改革中求生存、求发展,走后勤服务社会化的道路,是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话题。笔者就个人实践谈点看法和体会。 一、把重点放在转变观念、转换机制上 高校后勤坚持后勤社会化改革道路,根本实现高校办学规模和管理体制的两个转变,是高校工作从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3.
高校后勤社会化初期内部收费价格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改变了传统的高校后勤管理模式,把高校的后勤人员及相应资源成建制地从高校规范分离,实现“事企分开,两权分离”。通过进行转制重组,改为产权明晰,具有法人资格的后勤经营服务实体,逐步融入社会第三产业,后勤实体通过有偿服务,加强联合协作,培育教育市场,各高校后勤实体,根据高校的区域分布情况,实现不同程度的联合经营,从根本上改变“一校一户办后勤,校校后勤办社会”的旧模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的是变学校办后勤为社会办后勤,逐步培养高校后勤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减少高校的后勤投入最终实现后勤服务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18,(2):249-251
厘清"后勤"、"高校后勤"、"高校后勤社会化"等范畴的内涵是深入理解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理论基石。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发展至今主要历经三个阶段,取得了累累硕果的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也面临着瓶颈。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面临的困境迫切需要政府和高校共同对后勤转轨模式、力度、速度以及市场规范进行深入评估与重新设计,制定相关措施,促进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健康有序的推进。  相似文献   

5.
杜树泉 《管理观察》2017,(13):136-137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后勤服务社会化指的是后勤部门由高校的一个隶属机构转变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经营机构,使后勤部门脱离学校走向社会,借鉴企业的管理方式实施市场化经营管理,为全校师生生活与学习提供质量更好、更加多样化后勤服务。然而,在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际推进进程中,各种问题不断凸显,极大的影响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成效。基于此,本文就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改进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6.
建立规范的高校后勤社会化实体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几年来各高校围绕国家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基本上已将高校后勤系统从学校行政系统分离出来.组建了各种类型的高校后勤实体。但是。全国多数高校的后勤实体与原学校行政系统仅仅实行形式上的分离,即以现有后勤服务部门为基础组建的实体,成建制地从学校行政管理系统中分离出来.  相似文献   

7.
1999年国家教育部、计委等国家六部委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提出"从2000年起,用三年左右时间在全国很大部分地区基本实现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迎来快速发展期,在此后的四次全国性高校后勤社会化发展会议,每次会议都有不同的要求,稳定地推进了我国后勤社会化改革走向深入,走向成熟。高职院校的后勤社会化改革随着高校的社会化改革推进而不断深入。然而,由于后勤社会化改  相似文献   

8.
边玉光 《经济界》2012,(3):35-38
通过对科研院所后勤服务和后勤管理工作现状的分析,列举了诸多弊端,阐述了科研院所后勤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一后勤服务社会化;同时,对科研院所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后勤服务社会化的实质就是后勤服务的非福利化、非内部化和非行政化,并给出了若干后勤服务改革的具体模式。  相似文献   

9.
高校后勤服务企业中的“内部人控制”与会计委派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丽华 《财会月刊》2005,(10):23-24
自《关于进一步加快高等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意见》颁布实施至今,各个高校已基本上实现了后勤社会化改革目标。由于后勤服务企业的大部分资产主要是通过对高校原有的后勤资源的优化配置、重组和改制而成,所以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对后勤服务企业只拥有经营权,而高校则拥有后勤服务企业的所有权。虽然各个高校在名义上都成立了管理这部分资产的董事会,代表学校行使对这部分资产的所有权,但后勤服务企业的经营者则以“法人代表”的身份掌握着这部分资产的最终控制权,全权经营这部分资产。而高校与内部人目标利益往往不一致,内部人会因“道德祸因”而产生败德行为,并最终导致“内部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析高校后勤社会化经营实体财务总监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后勤的社会化经营实体,是指按照企业化的管理原则,模拟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后勤服务走社会化的路子,使后勤的服务职能从高校的行政管理职能分离出来,成立“后勤集团”或“后勤实业公司”等后勤实体。后勤实体以改善服务质量,完善设施,增加服务功能为手段,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在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过程中,由于高校后勤实体是服务于学生、教学、科研,直接占有、经营大量高校房产、运输工具等资产;资产的所有权属于高校,经营权归后勤实体,高校资源的使用,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按照现代化的企业制度运行,高校管理当局对后勤实体财务管理应实行财务总监制度。  相似文献   

11.
后勤社会化对现行的财务管理体制和会计核算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认真研究和解决后勤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问题是当前高校财务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才能促进后勤社会化的进程,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效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高校在坚持为师生和教学、科研服务方向的前提下,围绕如何运用社会化机制和产业化的形式,建立新型后勤保障体制等方面,大胆实践、开拓创新、积极探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目前,已有一部分高校已经实现了后勤服务系统与学校的规范分离。很多高校根据事企分开、科学管理的原则,建立了“小机关,大实体”或“小机关,多实体”的甲、乙方后勤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3.
高校后勤服务育人是高校高质量教学的基础保障、贴心阵地,也是高校思政教育有效补充、协同引导的实践感知。高校后勤服务需要面对社会化“以人为本”的服务育人环境,针对实际问题精准把握育人因子、优化现有管理体制、提升育人优质服务、实现拓展实践科学管理,从社会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中不断探讨服务育人的实践路径,从而提升高校服务育人效能,构建并创新社会意识指导管理服务、培育并渲染和谐安定的高校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1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体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如何理顺各种财务关系,规范会计核算,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是当前高等学校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索建立既适应高校未来发展需要,又符合后勤社会化改革要求的财务管理模式,是高校财务工作一项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后勤管理体制改革的过渡时期,校级财务部门在改革的过程之中,研究高校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问题,寻求理想的财务管理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办法,逐步建立一套科学的财务管理模式,使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促进高校后勤的真正社会化。  相似文献   

16.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财务管理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后勤社会化就是使高校后勤服务实体成为相对独立于高校,实行企业化管理与运作。同时鼓励社会参与高校后勤工作,以加快后勤设施建设,提高后勤服务水平,建立起一种新型的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7.
以前办医院就要设相应的福利部门,于是幼儿园要补贴、洗衣房要添设备、职工食堂要补助等等。尽管医院资金投入不少,但人、财、物等方面的浪费现象严重。后勤服务工作不计成本,生产效率低,部分职工工作缺乏主动性,管理者不得不投入巨大的精力和时间来解决后勤保障问题。 改革的大方向已确定,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条件已经具备,审计参与后勤服务社会化的改革是寓监督于服务之中。 一、审计的事前监督是搞好改革的前提。后勤社会化改革以降低支出、提高服务质量为前提,审计服务于后勤社会化改革就要瞄准既定目标,为改革提供降低消耗、节约…  相似文献   

18.
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重要形式。本文针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服务外包问题,以D大学为例,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剖析了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中的服务外包实体财务情况及其服务满意度,结果发现,D大学部分服务型实体外包会导致服务满意度下降等弊端。基于案例分析,本文兼顾高校后勤服务外包中普遍存在的产权不清晰及代理风险等问题,最终构建了基于分类管理与部分外包的高校后勤服务外包框架。这对中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服务外包实践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分析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契入点和改革的模式,剖析当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存在的如定位不准确、改革的长远目标不明确、缺乏有效约束政府、高校、后勤实体行为的规则,后勤实体与学校的责、权、利关系未能很好的理清等的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和定位高校的后勤改革的财务治理对策,以市场规律为基础、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建立和完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决策机制和财务评价体系,理清后勤实体与高校的责、权、利关系,提高国有资产配置效率。  相似文献   

20.
仲宏 《科技与企业》2007,(12):91-92
高校后勤社会化自开展以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高等教育迅速发展与后勤服务资源相对滞后两者之间的矛盾。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并且至今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尚未形成统一模式.整体还处于各自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