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加大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的舆论宣传力度。利用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和地方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相关政策和农户储粮示范典型。湖北省“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项目实施面,在具备条件的县市分批组织实施。结合荆门市“科技三下乡”活动,组织农民参观学习农户储粮示范典型,帮助农民算好减损增收账,提高农民对安全储粮的认知度和开展安全储粮、科学储粮的自觉性,提高全社会爱惜粮食节约粮食意识。  相似文献   

2.
《农村工作通讯》2011,(4):64-64
为了减少农户储粮损失,保证粮食安全储存,广西粮食部门正全面开展科学储粮惠民工程,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节能环保、助农增收的社会公益工作,确保粮食安全。不久前自治区粮食局在田东县举行科学储粮示范工程启动仪式。为农户发放了300套储粮标准仓。  相似文献   

3.
根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适用于不同区域农村储粮技术设施研究与示范》的调研,针对目前黄淮海等三区域农户储粮过程中造成储粮损失的主要原因和农户对储粮技术的需求,提出火力发展农户储粮虫、鼠、霉防治技术;大力宣传推广农业机械;研发推广农户家用小型粮仓;普及科学储粮知识;加强政策引导和国家投入等对策,这对于减少粮食主产区农户储粮损失、有效利用有限的粮食资源,从而实现国家粮食增产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是宣传普及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村安全储粮技术咨询和技术培训,指导农户科学储粮。积极争取有关部门支持,加大投入力度,改进农村储粮装具,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提倡储粮科学用药,减少粮食中的农药残留,以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同时有利于减少农村粮食产后损失。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湖北省粮食局紧紧围绕服务三农,积极开展科学储粮工作,大力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减少农民储粮损失。继2004年沙洋县和武穴市实施农户储粮减损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开展以来,湖北省农户科学储粮工作又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吴高峻 《齐鲁粮食》2009,(11):17-20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年-2020年)对粮食领域提出“重点发展产后减损关键技术”。近年来,国家粮食局组织实施了“农户科学储粮工程”,茬包括我省在内的11个粮食主产省建立了示范区。推广农户小型示范粮仓(以下简称示范仓),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了“无形粮田”的概念,即通过加强和提高储粮技术,减少储粮重量与质量损失,使粮食在从田间收获后到消费环节的过程中尽可能延缓品质变化,减少重量损失。广大农户是我国粮食存储的主力军,我国每年约有占当年粮食总产量50%以上的粮食由农户家庭储存,但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储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储粮损失较大,平均损失为5%-8%左右,影响了“无形粮田”效用的发挥。  相似文献   

8.
藏粮于民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户科学储粮问题,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作过多次批示。温总理指出:“我国农户储粮数量巨大,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改善储粮条件,减少损失,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据国家粮食局调查,全国农户储存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60%。由于在储存过程中,鼠害、虫害、霉变严重,产后损失率平均为7%-8%,最高的超过10%,损失巨大。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减少粮食产后损失,是确保生产增产、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9.
近日,8600个科学储粮示范仓已发放到山东莒县农民手中,及时保障了农户的夏粮入仓。自开展农村粮食产后减损安全保障工程以来,该县粮食部门已累计为农户制作发放科学储粮示范仓2.16万个,数量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0.
<正>为推进农户科学储粮工作深入开展,减少农户粮食产后损失,2006年以来,宿州市粮食部门积极宣传推广农户科学储粮工程,并取得了明显成效。宿州各地粮食部门利用发放传单、张贴征订广告等形式,深入宣传使用新型粮仓的良好效用及现实意义,同时结合每年开展的乡村居民农户存粮专项调查活动,抽排人员在乡镇粮站(库)的引导配合下,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国家粮食局组织实施了农村科学储粮减损示范工程.指导帮助农民科学储粮、减损增效、保粮护民效果显著。对此,温家宝总理批示:“我国农户储粮数量巨大,推广科学储粮技术,改善储粮条件,减少损失,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国家粮食局要继续抓好这项工作,有关部门要予以支持和配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农村粮食因虫害损失严重的问题,本研究开展利用无毒、无污染的植物源混合物防治储粮害虫,提高农村科学储粮技术,实现农户绿色安全储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粮食安全事关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据有关部门调查,我国农户储存的粮食约占总产量的60%左右,储粮损失平均5~8%。全国每年农户储粮损失约250—300亿斤,折合经济损失约300亿元左右。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减少储粮损失,实现“藏粮于民”,对于改善和加强民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珙县粮食部门.是全国率先开展农户科学储粮的单位之一.该县从1983年起就开展助农储粮技术服务。笔者曾在《中国粮食经济》1999年第四期以“农户储粮管理值得重视”撰文介绍。1998年宜宾市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服务经验交流会在珙县召开:2006年四川省农户科学储粮现场会在珙县召开:2007年国家粮食局委托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在珙县对农户储粮专题采访报道。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经济发达的产粮大省,农户科学储粮技术在山东的试点对全国其它地区具有示范作用与借鉴意义。文章基于山东361户农户调查数据资料,首先考察"农户科学储粮专项"试点背景下农户2010~2012连续3年的小麦与玉米年末存量、储存方式、储藏损失、储粮目的及储存效果,然后对农户科学储粮技术的认知、采用及其效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运用Logistic模型深入探究影响农户科学储粮技术采用意愿的个人及家庭特征因素。结果表明:农户近3年来粮食储量稳定,主要储粮方式是袋装与缸装,损耗来源于鼠害、虫害及霉菌;科学储粮技术效果明显,但普及率低;大多数农户具有技术采用意愿;家庭人口学特征与粮食生产、消费和储备情况及农户对技术的了解情况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其技术采用意愿。主要政策建议与启示为:扩大试点范围,开发不同技术满足各类农户需求,并探索适当的补贴机制、构建技术服务体系,融"科学储粮工程"于新农村建设及农业服务体系之中。  相似文献   

16.
《中国粮食经济》2013,(5):71-71
近年来,我国农户家庭储存的粮食每年约2500亿公斤,约占当年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由于农户储粮装具简陋,保管技术水平低,受鼠害、虫害和霉变等因素的影响造成粮食大量损失。据国家粮食局抽样调查,全国农户储粮损失率平均为8%左右,每年损失粮食约200亿公斤,相当于6160万亩良田粮食产量。而且,由于农户储粮条件差,科学储粮技术  相似文献   

17.
千百年来,我国农村都有储存粮食的习惯,但由于缺乏科学的储粮技术,加上"装具简陋、储粮条件差",每年因虫、霉、鼠害损失近10%,给农民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影响粮食质量安全和人居环境.根据省、市粮食局的安排,我县积极参与农户科学储粮工程,从前年6月起开展试点及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8.
1.积极为粮食生产者服务。针对农民手中余粮逐年增加的实际,延边州粮食部门积极宣传国家粮食收购政策,发布粮食市场信息,加强收购市场监管,合理确定政策性粮食收购库点,及时引导农民把握时机适时卖粮,让农民手中余粮变现。同时大力推广科学储粮知识和农户科学储粮仓建设,减少产后损失,每年利用国家《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颁布纪念日和世界粮食日深入到农村集贸市场、农户广泛宣传科学储粮知识,深受农民欢迎。  相似文献   

19.
“无药”储粮是粮食企业一直追求的目标,其特点是节约保管费用,降低储粮成本,提高储粮品质,保护环境,减少粮食污染,有益于人体健康。以争创“山东省示范化粮库”为目标,积极开展“流动红旗仓”评比活动,不断提升储备粮规范化管理水平,整合技术力量,增加投资,加大科学储粮力度,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探讨“无药”储粮的方法。截至目前,所有粮食已安全度过高温期,15口仓没有进行药物熏蒸,实现了“无药”储粮,确保了储粮安全。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0.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人民群众生活.也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是国家扩大内需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举措。为认真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做好农户储粮工作的指示,改变农户储粮损失严重的现状,沂源县粮食局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大力推广农户科学储粮技术,普及农户科学储粮知识。建立完善粮食产后减损服务体系.现已完成了1000套组合仓试点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