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崔灿 《商》2014,(52):255-255
金融犯罪是近年来我国刑法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扣课题,金融犯罪的危害性和社会影响力已经得到学界的重视.打击金融犯罪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当务之急.本文通过从金融犯罪的基本特征出发,透过金融犯罪侦查的特点,结合我国金融犯罪侦查机制的现状,试图提出一些关于完善我国金融犯罪侦查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丁莉 《商》2013,(8Z):208-208
关于金融犯罪,我国刑法分别规定在分则第三章中的第四节和第五节。即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和金融诈骗犯罪并列,各自设节。这种分类方法在理论界上引起了激烈讨论。笔者认为将金融诈骗罪独立设节,有其不妥之处,并主张将金融诈骗罪归入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中。  相似文献   

3.
利用计算机犯罪日趋严重,具有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犯罪结果的社会高危害性,犯罪主体的欺骗性,犯罪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必须通过加强金融系统计算机安全监管,完善惩治金融计算机犯罪的立法,强化金融计算机操作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遏制当前金融计算机犯罪的势头,有力打击不法分子,使计算机更有效地服务于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4.
卓志强 《现代商业》2007,(18):207-207
面对金融领域内愈演愈烈的金融诈骗犯罪,依法防范和打击金融诈骗犯罪活动,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准确认定金融诈骗,同时借助于信用体系来防范,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金融诈骗犯罪是指在金融活动中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违反金融法规,采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进行诈骗,从而骗取公私财物或者金融机构信用,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的行为.本文论述了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分析了当前金融诈骗犯罪的特点及原因,提出了防治金融诈骗犯罪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金融开放已成必然,金融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防范和化解金融从业人员道德风险已成当务之急。只有有效控制住金融从业人员道德风险,才能使金融安全状况及金融犯罪问题发生根本性好转。  相似文献   

7.
网络金融犯罪产生的主要原因是金融制度不严和法律控制不力。因此,提出通过加强构建严密的金融防护法律体系,并完善当前的立法与司法制度来防范和打击网络金融犯罪行为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融诈欺犯罪的设立很大程度上是为了解决司法实践中对相关金融诈骗犯罪"非法占有目的"举证难的问题,其保护法益应限于金融资金安全,因此"欺骗"行为不应成为独立的入罪评价标准,金融诈欺犯罪应以损失结果的发生为成立要件。  相似文献   

9.
金融机构职务犯罪逐年呈上升趋势,严重危及金融安全和经济的稳健发展。它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既有其外部的条件影响,也有其内部的原因。认真分析金融领域职务犯罪的成因,有利于遏制金融犯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犯罪的案件也呈上升趋势。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必须强化防范意识、提高防范技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该文对现代科技条件下金融犯罪的内涵、原因及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黄志良 《商业时代》2004,(8):61-61,57
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速,洗钱犯罪呈现跨国性、高技术性、隐密性和严重性的特点。E-金融服务也叫做在线金融服务,是科技发展与金融创新的产物。本文分析洗钱实质和犯罪的危害,联系世界洗钱犯罪的发展趋势,指出在线金融服务发展带来的电子洗钱问题,提出我国解决电子洗钱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洗钱的界定     
洗钱是指将不合法、不道德的收入演化为形式上合法收入的金融犯罪行为。司法部门应该从历史的角度、法律的角度、经济的角度对洗钱行为作出界定,以更好地打击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3.
涉众型金融犯罪是近年来危害突出的一类犯罪,它极大地侵害了群众的经济利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及经济秩序。涉众型金融犯罪具有涉及面广、潜伏期长、涉案金额大,牵涉复杂利益关系等特点,反映了犯罪打击、利益调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折射了转型期金融体制及管理的缺陷。在治理上需多措并举,抓住重点环节查处重点案件,完善金融管理,规范善后处理,做好投资者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4.
涉众型金融犯罪是近年来危害突出的一类犯罪,它极大地侵害了群众的经济利益,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及经济秩序。涉众型金融犯罪具有涉及面广、潜伏期长、涉案金额大,牵涉复杂利益关系等特点,反映了犯罪打击、利益调整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折射了转型期金融体制及管理的缺陷。在治理上需多措并举,抓住重点环节查处重点案件,完善金融管理,规范善后处理,做好投资者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15.
胡进婧 《商》2014,(47):222-222
为了更好的预防洗钱活动,维护金融秩序,遏制洗钱犯罪及相关犯罪,我国于2006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但我国反洗钱工作目前还面临着对犯罪构成的认定不统一、上游犯罪过窄等一系列的问题,给司法实践带来了不小的阻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建设和网上金融服务的不断发展,网络洗钱犯罪随之而来,并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刑法在面对这种新型犯罪时表现出滞后性,未能及时、科学、有效地打击金融犯罪。以网络洗钱为视角,以金融法制建设的刑法功能理论为依据,研究打击网络洗钱犯罪的刑法规制和突破点,即完善其刑事立法及刑事司法制度并建立预防犯罪机制,提高刑法及时性与震慑力来预防与惩治网络洗钱犯罪。  相似文献   

17.
张力 《商场现代化》2007,(3):299-300
一.金融控制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环境 1.什么样的金融环境是“可监管”的。历史已反复证明,金融监管的绩效决定了一国金融环境的好坏,而金融环境的好坏又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一国资本市场的活跃程度、产业政策的落实。金融环境的好坏的衡量标准主要是风险平易效率与经济的可持续、普遍增长两项指标。1998年7月英国制定《金融服务与市场法》该法为监管署确定的监管目标为保持市场信心,提高公众的金融意识,保护金融消费者和减少金融犯罪。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国际洗钱特征呈现三个趋势:一是洗钱模式多样化,洗钱呈现集团犯罪,涉及的犯罪形式既包括上游也包括下游;二是参与洗钱人员智能化,犯罪分子聘请专业领域人员,例如律师、会计师、分析师等,利用监管空白点进行洗钱活动;三是金融领域的洗钱活动越来越多,并且,由于发达国家打击洗钱犯罪的制度较完善,为了逃避监管,洗钱活动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相似文献   

19.
于凌 《消费导刊》2009,(13):131-131
洗钱犯罪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的一种复杂而隐蔽的国际性金融犯罪活动,它的存在不仅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也给各国金融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文章针对我国金融体系反洗钱犯罪法律控制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随着金融犯罪的增加,针对银行自助金融设备的犯罪要求相关的法律规定越来越专门化和系统化,然而,我国刑法关于这类犯罪的专门规定却存在诸多不足。分析针对银行自助金融设备和自助服务的犯罪类型,借鉴其他犯罪的立法经验,从该罪的规范范围、犯罪类型和罪状方式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