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大丰春来早     
《江苏农村经济》2007,(12):F0002-F0002
江苏省大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承担全市城乡就业培训和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劳动技能鉴定、劳动工资、劳动仲裁、劳动监察和社会保险及退休人员社会化服务管理等工作职能。大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拓宽工作思路,加快机制创新,充分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效能,着力构筑保障平台,促进农民就业创业,为加快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大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重视三农问题,必须要解决农民社会保障这道难题,建立和谐社会也绕不开这个问题。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还没有完整的政策、完整的制度和完整的体系,需要全方位的创建。”竭力主张给农民享受同等国民社会保障权利的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团,在接受采访时直白地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3.
土地调整:农村社会保障与农村社会控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3  
频繁的土地调整是当前我国村级土地制度实践最为重要的特征之一。已有的研究大多只注意到土地调整的负面效应,却忽视了土地调整本身具有重要的社会保障和社会控制职能。在当前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农民看业:一方面,土地是其赖以生存的资源,定期或不定期的土地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保障功能;另一方面,土地调整客观上也有利于农民的自我管理和农村社会的自我调节。而对于乡村干部来说,土地不仅是一种生产资源,而且是对农村社会实行控制的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他们往往利用土地调整,对农村社会进行管理和控制。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农民一旦失去土地立即成为“种田无地、就业无岗、社保无份”的三无人群,生活陷入困境,成为一个新的弱势群体。因此,构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就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经济问题、关乎社会稳定和改革发展大局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村社会保障是以农民为保障对象的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比城市社会保障更为复杂。在中国,农民的概念有两个,一个是身份意义上的农民,也就是具有农村户籍的居民,即使成为了城市居民,如果仍然是农村户籍,那么还是称为农民;另一个概念是职业意义上的农民,也就是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的劳动者。就社会保障来说,主要是捐身份意义上的农民。对中国农民来说,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因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与工业化相联系。而我国农民还没有、进入工业化的领域,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社会保障滞后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切实保障农民式的合法权益,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社会保障。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滞后的主要根由在于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对立,社会保障立法的缺失、执法不严以及农民工自我保障意识缺乏和资金的严重不足。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的关键是明确保障项目和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7.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着力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社会保障是解决各种社会问题的障办法。当前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方式仍然是家庭保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构建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障,只是在少数地区建立了个人账户积累式的养老保险,农社会保障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村养老保障的覆盖面还很小,绝大部分农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也很不完善,仅“养老”和“医疗”这两大包袱就会导致收入本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体系,健全党委领导、政府来就偏低的部分农民的生活愈加艰辛。负责、…  相似文献   

8.
农民发展创新中的社会网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采用发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农民发展创新过程中的社会网络进行研究。农民社会网络包括功能性社会网络与社会构建性社会网络。社会网络在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农民可以通过与网络中其他角色的互动来调动实施发展创新所需的各种资源,在此过程中社会网络的社会资本功能得以充分显现。社会网络需要经历不断的塑形与被塑形的动态过程,维系社会网络的机制是网络内建立起的信任、社会规范及认同的价值体系。在农村发展实践中应考虑有助于农民社会网络建立与扩展的干预内容。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老龄化社会的迅速到来,农村传统的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形式,已不能完全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农民养老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成为“三农”问题新的难点和热点,也将是突破“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家之友》2006,(9S):7-7
据新华社报道,记者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获悉。2005年全国共有302万农民领取养老金。比上年增加97万人。2005年末全国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为5442万人,比上年末增加64万人。全年共支付养老金21亿元。  相似文献   

11.
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产资料。但世界发展历史证明,农民不断地从土地上剥离出来,让越来越多的农民成为市民,是一个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子,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则面临着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这个问题如不及时加以解决,势必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进而制约经济的发展。因此,亟待为失地农民建立安全有效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经济和社会结构的转型,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还处于改革和完善的过程之中,明显的城乡差异性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安排的一个重要特征。我国应在妥善安排农村农民当前养老保障同时,逐步将城乡二元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融合,实现城乡统一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实行农村社会保障是一个国家富裕度的标志,是经济实力的综合表现。从发达国家来看,经济实力越强、人民生活水平越富裕,则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越完善。在我国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或省市正在构建社会保障体系,而且有30个省都在尝试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那么,在目前经济水平情况下,广大农民有交纳社会保险费的能力吗?特别是在“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抚持″的原则下,能否筹集到社会保障所需的资金呢?本文就当前农村社会保障金的筹集渠道进行探索,试图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及对策。一、农村社会保障金的范畴及现状一般来说,…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四大突出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农民问题历来是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重要问题,也是当前中国亟待解决的“三农”问题的核心。当前中国农民面临的突出问题是收入增长停滞不前,土地权利得不到保障,农民工社会地位低下和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国家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妥善解决四大突出问题,这不仅关乎中国的长治久安,而且也决定了中国现代化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大部分人口生活在农村,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城乡差别很大,与城市相比,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很低,农民与城市居民相比,根本没有什么保障可言.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不应该抛开农村和农民,没有广大农民参加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完善的。因此,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已成为当前一项急需解决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政府责任界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保障是经济发展的“稳定器”,社会稳定的“安全阀”,在农民大规模进城务工的背景下,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日渐凸现。文章从当前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困境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职责的一般规律出发,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政府职责进行了界定。  相似文献   

17.
推进城乡协调发展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认为,从中国的现实矛盾出发,要解决“三农”问题,首先要赋予农民作为公民所必需的生存和发展的权利,给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要以人为本,优先解决广大农民最基本的生存、发展的保障问题。而农村最基本的救济体系、农村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农村义务教育等问题事实上就属于非常重要的公共产品,是农村发展的根基。本文就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产品问题提出了多条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与农民就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就业是指社会为农村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工作岗位,使劳动者能有效地和其他生产要素相结合,以充分发挥劳动者的效能。而大力开发农村劳动力资源,提高农民素质,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是解决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尽快剥离农民的身份属性,回归农民的职业属性。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尽快使农业生产获得社会平均利润、主产区财力水平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0.
社会资本变迁: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农业技术需求是加快我国农业技术扩散的有效途径。传统社会资本和现代社会资本都有利于农业技术扩散,而转型期社会资本则对农业技术扩散有严重负面影响。在保留传统社会资本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构建现代社会资本势在必行,农民、农民自组织和政府都要积极行动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