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溢价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是近年来公司金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为此,本文建立起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程度的相关数据库,通过间接检验内部资本市场理论的实证含义,深入分析多元化经营与企业价值的理论与经验关系,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显著的多元化溢价现象,多元化公司具有较大的市值一账面值比、Tobiffsq和超额价值;在控制住规模、无形资产、财务杠杆和股利政策等影响企业价值的因素后,多元化溢价仍位于0.09~0.16之间;产生多元化溢价的原因是价值高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多元化经营战略,并且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资本市场可能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多元化经营、企业价值与收益波动研究——以中国上市公司为例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指出,马里斯关于企业利润与增长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的前提假设不适应于我国上市公司,对处于经济转轨时期的中国上市公司而言,增长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可能表现出新的特征.本文的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对企业价值具有正效应,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的价值;企业的多元化对企业收益的波动具有负效应,即多元化降低了企业收益的波动程度;没有明显的迹象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之间的拐点已经出现.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为什么普遍采取多元化经营这一模式的动机. 相似文献
3.
文章回顾了近十多年来多元化经营对企业价值影响的研究以及多元化发展趋势研究中分歧的理论和实证,阐述了三种不同的观点及其论据,即多元化损害企业价值、多元化不损害企业价值以及多元化创造企业价值。分歧的主要原因在于多元化界定的差异和研究数据本身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5.
市场价值、生产效率与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理论与证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表明,在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缺乏效率的情况下,多元化经营对上市公司的市场价值和生产效率具有不同影响。多元化经营最大化了市场价值,但却显著降低了生产效率。这一发现揭示了新兴市场下多元化经营有着自身特点,它体现出一种市场机会主义的短视行为,并由此导致了公司投资扭曲和长期绩效损失。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这种战略方式。其中很多企业通过跨行业兼并的方式达到多元化经营。然而,实践中不少的企业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该文从跨行业兼并失败的原因着手,分析其产生的协同效应,以及市场风险和内部资本市场效率等原因,试图以此为切入点论证跨行业兼并的不利,进而解决多元化需要注意的问题,旨在提高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周欣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34-35
本文通过回顾和总结前人在企业多元化经营方面的研究成果和存在的缺点,联系实践分析了市场界定战备的含义,过程等重要因素,并说明市场界定这一营销战略中的重要概念是我们界定相关行业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多元化与企业价值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迄今为止,人们对多元化经营的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多元化到底是在创造价值还是毁灭价值还没有定论。较早的研究认为多元化企业通常存在折价交易,也有大量文献度量了多元化的折价程度,并通常把多元化折价归因于多元化本身。近期的研究也有支持多元化折价的,但认为多元化折价不是多元化本身所致,而是并购前交易的结果。更新的研究则侧重于对多元化折价的置疑,认为以前的研究方法或数据存在问题,并用新的方法或数据验证其置疑的合理性。新的研究成果是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展开的,部分地克服了以前研究的不足,有其更合理的一面。本文认为多元化本身是中性的.多元化折价或多元化溢价的产生取决于公司特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林业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多元化经营的现象,为了弄清多元化经营是否能改善企业的经营绩效,以沪深两市17家林业上市公司2009—2011年的年报数据为样本,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采用Herfindahl指数衡量多元化经营程度,选取盈利性、风险性和成长性三个方面的指标衡量经营绩效,具体分析了企业多元化经营与其经营绩效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林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程度与经营绩效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从公司经营绩效的角度对我国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目前的股票市场结构下,不同区域中的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对其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具体表述为: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业绩与其多元化经营之间表现为负相关;东部地区的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对其绩效产生的积极影响明显强于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中西部地区的上市公司绩效与其多元化经营之间的关系较为相似,并且区域内部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