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赖筑刚  李军 《发展》2000,(12):46-46
随着个人消费信贷的开展.各商业银行在向个人提供住房.汽车,教育贷款以及信用卡服务时.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客户的资信状况问题.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所谓个人信用制度.是指由第三方中介机构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2.
金名 《上海经济》2006,(2):61-62
2006年1月16日,央行主导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正式运行,困扰小额信贷机构对借款人资信了解不够的状况将大为缓解。这意味着,中国的小额信贷已经获得稳健发展的强大技术支撑。此前,中国银监会主席助理王兆星于1月10日表示,发展小企业贷款业务将成为商业银行提高资产质量、调整信贷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今年3月,全国新增贷款1.89万亿元,创下单月信贷增长的历史记录,这是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第5个月的大幅攀升。今年一季度新增贷款余额已达4.6万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新增贷款的93.3%,令人顿生“钱潮”汹涌之感。  相似文献   

4.
截至2007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3736亿美元,其中贸易信贷余额(即非登记外债余额)约为1331亿美元,登记外债余额为2405亿美元。按期限划分,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535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41.1%;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2201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58.9%,其中登记短期外债余额为870亿美元。据初步计算,我国外债偿债率为2.0%,债务率为27.8%,负债率为11.5%;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为14.4%,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2007年,我国外债变动呈现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5.
规范授信机构行为与完善征信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3年,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新的政府部门职能分工,承担“管理信贷征信业,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这一重要职责以来,在大力培育我国征信市场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成了覆盖全国的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目前,这两大数据库已经成为商业银行各类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商业银行防范信贷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便利了企业和个人取得信贷支持。  相似文献   

6.
自2004年底央行开始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到2006年1月这一系统的正式运行,各家银行均已把个人征信系统作为发放贷款和办理信用卡的重要参考依据,而对于大多数市民来说,“个人信用报告”还没有揭开神秘的面纱,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和改变日常生活,也是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7.
甘肃信贷扶贫项目管理问题研究●李树基周述实(甘肃省社会科学院兰州,730070)信贷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995年至1996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达甘肃的扶贫贷款5.01亿元,增长37%;1996年末,全省扶贫贷款余额达9.62亿元。1...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后,宁波金融业的面貌日新月异。到2000年4月末,宁波市中资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072.3亿元,贷款余额822.9亿元,外汇存款余额9.4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7.4亿美元;外资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2.4亿美元,外汇贷款余额3.0亿美元,金融总量居全省第2位。  相似文献   

9.
赵萍 《理论观察》2000,(6):104-106
我国的消费信贷政策已出台两年有余,尽管国家在政策上鼓励消费并采取了许多措施支持信贷消费,但由于受居民民入水平和消费信贷使用成本等因素的制约,消费信贷与普通消费者之间仍有一定难以接近的距离。因此,若要拉近消费信贷与普通消费者之间的距离,就必须增加居民收入,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同时还必须进行配套改革,免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10.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被人们称为个人消费信贷“基石”的个人信用制度也开始逐步浮出水面。据报载,从2000年7月1日起,上海市首批装有200万市民个人信用报告的数据库系统投入运行。这个系统可以在全市15家商业银行通用,只需花费10元人民币,在十秒钟内银行就可以查询到这200万人中任何一位的详细信用记录。这意味着200万  相似文献   

11.
李岗 《特区经济》1997,(1):45-46
<正> 一、信贷资产流失日趋严重 根据抽样调查,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结构中,90%为贷款所占用,其中30%以上为坏帐,1993年末全国银行26461亿贷款存量中,约有5280亿元处于有帐无实,而1994年末全国国有银行余额为29327.83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占54%,这表明银行的钱是通过社会聚集的,大量的呆帐已影响了经济的良性循环与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不解决信贷资产的死滞,更会造成社会问题。透视当前企业的负债,明显呈单一化、高负债、包袱重、效益低的格局。据统计企业自有资金只占8.5%,约27.6%的企业资产负债总额高于资产总额,与企业负债主要对应的银行信贷资产已不堪重负,在这样形势下,企业追逐银行资金仍呈扩张趋势。  相似文献   

12.
日前,央行征信局副局长万存知在一次论坛上透露,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的个人信用体系正在抓紧建立,个人信用数据库争取今年底试运行,2005年实现全国联网正式运行。  相似文献   

13.
当前,商业银行不良信贷资产大量上升,已严重困扰着商业银行的正常经营和业务发展,如郑州市1997年8月末不良贷款余额就达137亿元,较年初增加52亿元,占全市贷款的比重达24%,经济较为发达的郑州如此,其他落后地区更甚。为此,加强信贷资产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信贷发展的特点个人信贷业务总体速度快速增长在过去的几年里,我国个贷业务飞速发展,金融机构个贷余额已经由1997年的172亿元猛增至2008年1月末的51970.42亿元,占金融机构信贷总规模的比重也由0.85%上升至2008年1月末的18.13%,相应地,年增长幅度则由1998年的326%降至2007年的67.36%。在2006年个人贷款余额就达28700亿元,占GDP总量的1046%,  相似文献   

15.
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获悉,2008年三季度农发行进一步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有关政策,充分发挥信贷杠杆的导向作用,本着“有保有压、有进有退”的原则,促进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有效落实。截至9月末,农发行涉及信贷支持节能减排贷款余额80.75亿元,比二季度增加12.17亿元,增幅为17.75%。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人行乐亭县支行积极搭建“四个平台”,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积极发挥基层人行窗口指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有利地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截至今年3月底,全辖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17.93亿元,比年初增加3.13亿元,增长21.15%,增量、增速创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国的个人消费信贷市场发展较快。2001年末,我国消费信贷余额为6990亿元,进入2002年以来,随着全国范围城市建设改造力度的加大,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规模迅速扩大。以天津市为例,2003年以来,城市建设改造步伐明显加快,仅2003年全市房屋拆迁量就达到450万平方米,这一数字超过了2000年一2002年的拆迁总量。大规模的拆迁改造有效地带动了个人消费信贷尤其是个人住房消费贷款的刚性需求,截至2003年年底,天津市个人消费信贷余额已达260亿元,在各项个人贷款品种中,住房信贷无疑成了主打品种,在全部个人消费信贷中占比达到85%。国外统计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一3000美元时,一国就进入消费信贷时期。我国目前许多大中城市的人均GDP已超过1000美元,天津市人均GDP更是超过了3000美元。居民消费能力有了明显提高,对拉动消费信贷增长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随着银行贷款规模的不断扩大,其自身的经营风险也随之增大。同时,由于个人信用征信体系的缺失,也为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隐藏了一定的市场风险。  相似文献   

18.
个人信贷消费是消费者个人利用银行信贷资金购买商品或获得劳务服务的一种消费方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在发达国家已有近百年历史 ,成为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九十年代初 ,美国持有个人信贷债务的家庭已占70 % ,香港和一些发达国家商业银行贷款中个人住房贷款都曾高达40 %以上 ,日本零售业三成以上使用个人信用消费。在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 ,信贷消费也逐步展开 ,且出现良好势头 ,截止1999年8月 ,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的个人住房贷款已分别达到257亿、260亿、56亿、57亿元 ,深圳个人住…  相似文献   

19.
信用档案——你的经济身份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个人信用短缺是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个人信用的污染正越来越对经济的发展造成阻碍。就金融领域而言,个人信用的失信造成金融体系运行的失衡,妨碍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从已经披露出的种种事例充分表明:一是有不少人在经济生活中不讲信用或不知信用为何物;二是社会缺乏个人信用评估联合征信系统,个人信用无法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评价。使得银行要么惜贷,要么就冒个人失信的风险发放贷款。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个人消费信贷就是个人消费信用。信用是金融的本质和特征,不讲信用就谈不上金融。在国外,信用记录…  相似文献   

20.
资金管理     
《上海国资》2011,(2):72-72
信贷收缩引发银行揽存大战 2011年1月中旬,全国主要大行各地分支行陆续收到总行紧急通知,要求本月不得突破信贷额度.否则施以暂停开放信贷审批系统等处置。同业交换数据显示.工农中建四大行1月前两周信贷新增超3500亿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