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边境口岸城市黑河特有的资源和优势,黑河要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繁荣边贸旅游明星城,必须通过加强环境保护工作,不断优化人居环境,建设宜居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竞争力是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及设施、制度、人文等多方面状态和能力的耦合集成,需要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的协调发展.文章把环境保护纳入城市竞争力体系进行定量系统的研究,同时尝试从环境保护对城市经济承载、社会承载、生态环境承载等方面梳理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及其分力的影响机理,对环境保护与城市竞争力关系进行探讨,在城市协调发展的理论前提下为城市环境保护的理性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建设是维护地区生态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21世纪是人类与自然开始走向和谐的世纪,在推进城市化进程中,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已成为城市的必然选择。生态环境问题是由于人类长期的生产和生活等社会经济行为所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而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产生的不良影响,其实质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人与自然关系失调。目前环境和生态问题已成为困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从深层次分析,其中最根本的,就是没有形成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互动机制,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从相克到相生的转变。黑龙江省是全国三个被确定为国家生态省建设的示范省份之一。2002年7月哈尔滨市提出举全市之力用5年时间,创  相似文献   

4.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环境逐渐好转。但是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严峻的环境问题又频繁发生,所以如何对环境保护进行合理有效的行政问责,更加切实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总结出目前地方政府在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方面存在着缺乏社会公众的参与、缺乏完备的法律法规、缺乏完善的制度保障的困境,并分析其原因为问责文化的缺失、问责法律制度的欠缺、问责机制的失效,提出培育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文化、健全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法律制度、提高环境保护行政问责机制的效能的对策,以推进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问责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可再开发利用的土地日渐增多。本文以中英土地生态恢复项目对推动土地生态化建设和城镇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依据,重点阐述了土地再开发利用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从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快土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加强土地生态修复监管机制和提倡资源循环利用方面入手,以促进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6.
张馨  丁铮 《北方经济》2021,(11):66-69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协同发展的有效手段,对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面临着立法协作机制不健全、标准不统一、协同治理缺乏制度保障等问题.为了实现生态环境治理的预期效果,应着力从生态环境协同立法、强化政府责任、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拓展执法和司法协同模式、加强社会公众参与等方面推进协同治理并提供法治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在便利市民生活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避免的破坏。工业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破坏更是不可忽视。随着国家对可持续发展的不断重视,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面对城市工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建立生态补偿机制,采取相关治理措施显得至关重要。文章针对城市工业生态补偿机制的有效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进行了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基本条件,其保护与建设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所以生态环境保护被确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已载入宪法.1999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这个纲领性文件要求我们在努力加强环境保护的同时,切实加强生态经济、生态文化和生态社会等方面建设.阿尔山市作为大兴安岭的重点林区,是我国北部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环境建设对东北平原乃至我国北方生态防线建设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煤炭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作为能源型工业城市的六盘水市面临着环境恶化、能耗大和资源日益减少等问题,其生产方式及产业结构必须进行调整,向生态型城市转变、实施生态立市是六盘水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文章就能源型工业城市的产业结构优化及升级、注重环境保护及生态恢复、向生态型城市转变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城市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许多革命老区都处在生态保护区和资源所在地。生态环境要保护好、宝贵的资源要利用好,一直是老区人民的高度自觉,也正是有了这份政治觉悟。老区人民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但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必须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要尽快建立和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在《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中。要求“要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尽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国务院2007年工作要点》将“加快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列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任务。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也明确要求改进和完善资源开发生态补偿机制。 目前,生态补偿机制正在一些地方开展试点。建立生态补偿机制。不仅可以使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可持续发展,更能让现代化成果惠及老区人民,这是老区人民的福音,同时也是老区建设的重大机遇。  相似文献   

11.
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20世纪,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规模以空前速度扩展,新城市也纷纷涌现,我国是世界上城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十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很快,城市人口迅猛增加,城市作为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促进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对城市环境保护不力和对城市园林绿化重视不够,致使城市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过程中受到极大的破坏面对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人们渴望自然,要求建设"生态城市"的呼声越来越高.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在保持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方面起积极作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生态措施,在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生态文明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相比于城市,我国农村的生态环境现状更令人担忧,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不少困境,制约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从多方着手,选择相应的建设路径,以促使农村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大庆市作为全国典型的石油资源型城市,在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破坏等严重问题,如土地盐碱化、水资源局部恶化、城市基础设施不完善导致的生活垃圾填埋问题等.目前,虽然在清洁生产、三废资源化、产业链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仍是大庆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城市转型的永恒主题.而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在现阶段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循环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多领域居于世界前列.大庆为实现经济和生态和谐并进和资源型城市结构转型,实现非油工业规模化、增长方式节约化、经济结构合理化的新型特色工业化道路,日本"三位一体"环境体系,也能够成为大庆市构建环境体系时吸取和借鉴的制度设计元素.  相似文献   

14.
何丽芳 《北方经济》2012,(18):23-24
城市湿地是一个新的概念,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与乡村或荒野湿地不同的特点。城市湿地分布在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具有较高的环境保护、观赏游憩和文化科学等生态文化价值。城市湿地保护利用应注重合理规划保护、维护城市生态和公众安全、维持生态服务功能、推动公众参与等措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城市建设的进程已经越来越快,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市建设不应该割裂开来分析,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生态保护建设。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城市建设中的生态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6.
当前,空气污染、水安全威胁、干旱以及洪涝灾害等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正常生活的全球性问题,多数以重工业为主要产业的城市也渐趋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约束趋紧,供给相对不足,成为当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大突出问题,为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将于2015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自然生态区域保护、生态修复及农业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制度。  相似文献   

17.
杨重国 《发展》2000,(7):39-40
农村能源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农村能源问题解决不了。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无从谈起,在进行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时对农冉能源建设应该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是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最基本要求。本文基于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再认识,提出了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任务,认为在伊犁河流域水土开发中,必须切实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伊犁河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保障。  相似文献   

19.
张飞 《魅力中国》2011,(10):257-257
前言 生态旅游,是指:“以吸收自然和文化知识为取向。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公众教育同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的旅游活动。”同时,生态旅游的终极目标是可持续发展,即以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和方式管理生态旅游资源,保证生态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在满足当代人开展生态旅游的同时,不影响后代人满足其对生态旅游需要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生态城市建设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和谐相处与发展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如何调控城市这个复合的生态经济系统,探索一条能正确处理城市发展、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关系的有效路径,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