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问题异常复杂,惟其复杂,才成为一个制约公正办案、科学预防交通事故的大问题。本栏目试从具体案例入手,辨析各种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以达到帮助读者准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正确认识交通事故规律,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 期望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2.
“此责任”,是指《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中规定的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彼责任”,是指《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当事人的“责任”;此责任非彼责任,是指前者的“交通事故责任”非后者当事人的“责任”。 交通事故责任与“以责论处”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是当前处理交通事故的法规依据。“以责论处”是交通事故处理的核心理论。其中“责”是指“交  相似文献   

3.
2000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近三年来,法律界和业内人士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是否属于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属于行政诉讼标的争论不休,然而现实中地方人民法院陆陆续续已开始受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行政诉讼案。可以这样说,只要地方人民法院愿意受理,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成为行政诉讼标的就没有法律障碍。笔者所在市从2000年4月至2003年2月近三年的时间里,共有27起交通事故责任认定被提起行政诉讼,其中有22起被维持,5起被撤销。笔者作为交警应诉代理人直接参与了诉讼活动。近三年的实践,既尝到了胜诉后的喜悦,又领  相似文献   

4.
2004年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开辟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纪元,确定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新模式.其中的变化之一就是将"交通事故责任"又称之为"当事人责任",二者除了称谓差异之外并无本质变化.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同步实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91条和第92条确立了我国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的新规则和新依据,二者分别成为当事人责任"认定"和"推定"的依据.科学、公正地确定交通事故责任或者当事人责任成为交通事故处理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环节,为了使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途径和方法更具操作性和适用性,与《道路交通安全法》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配套实施的部门规章《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赋予了省级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确定细则或者标准"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现在,总结交通事故处理实践经验,基于交通事故发生和交通事故处理的内在逻辑联系,建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新理论的时机已经成熟。而建立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理论的前提,首先是建立一个符合交通事故发生规律的交通事故模型,这对确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基本原则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一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交通事故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这一规定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基本原则,涉及对当事人行为、作用、过错、责任及其相互关系的评价。能否正确理解这一基本原则,直接影响到能否正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因此有必要加以论证。  相似文献   

7.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有两种,一是采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二是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而我国关于交通事故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存在着法律自身的冲突,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称《道交法》)既规定了机动车之间的过错责任.也规定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之间的无过错责任,不能给人以明确的指引。  相似文献   

8.
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交通事故事实进行勘察、调查、汇总各种证据后作出证明当事人对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承担责任的一个过程,主要对当事人承担造成交通事故的责任作出定性、定量的结论,是对交通事故事实确认的过程,也是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适用过程。  相似文献   

9.
“李贵相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后(李贵相血中检出乙醇,含量为:144, 69mg/100ml)驾驶未按期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制动系不符合安全技术标准的云AFE591号机动车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行驶,其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及《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有关规定,认定李贵相承担此事故的全部责任,陈乔芬、李佳宜、李四代系乘客,不承担此事故的责任。”这是2007年1月23日上午,由云南省玉溪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直属二大队向各方当事人宣布的一份交通事故认定书。至此,云南省道102线玉溪12.25特大交通事故昭示于众。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机动车拥有量的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是道路交通事故不断呈现上升趋势,并且,由公安机关对交通事故责任认定所引发的诉  相似文献   

11.
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包括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简称“交强险”)与客运承运人责任险。道路运输客运企业如何做好强制保险与营运客车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风险的防范工作,成为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者关心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一起发生在被司机称为“救命车道”——高速公路紧急避险区的交通事故,虽致死人命,但交警认定事故纯属意外,事故双方均无责任;死者家属诉至法院,法院判决撞人司机赔偿36万元;撞人司机不理解法院的判决——“交警已经认定没有责任,为何还要判我承担全部责任?”而《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没有关于高速公路紧急避险区的规定。据统计,这起事故的发生地——北京八达岭高速公路上每个月约有40辆货车因刹车失灵进入紧急避险区……  相似文献   

13.
河北省行唐县地处太行山腹地.属于国家级贫困县。行唐县坡上村的智某.在2003年底七借八凑买了辆农用五轮运输车.转年2月就出了交通事故,把一个10岁小女孩撞成重伤。小女孩至今还在石家庄儿童医院住院治疗。交警队认定智某负事故的主要责任.小女孩负次要责任。民警指定智  相似文献   

14.
中国道路运输杂志社编辑部: 《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管理规定》第五十条规定:经营性道路客货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员发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且负主要责任的,由发证机关吊销其从业资格证件。请问,“发生重大以上交通事故,且负主要责任”,应由谁认定?  相似文献   

15.
因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等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的法律规制尚存在许多缺陷,导致交警自由裁量权过大,当事人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笔者建议通过强化软法规制、完善立法规制、加强程序规制以及健全监督救济机制等措施来规范和制约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中裁量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6.
在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实践中,事故责任认定是各方当事人最为关注的结论性环节,也是应用法律技术较多、结论争议较多的环节.目前无论是在学界还是在实务界,"可预见性"规则不断地被引入侵权领域的责任认定中,当事人在实施"过错"行为时,对交通事故的发生和造成的损害后果是否能够"预见到"的"可预见性"认定问题,是认定行为与后果之间的法律因果关系是否成立的前提,其规则应用不但关系到确定当事人事故责任是否成立,还关系到所造成损害的赔偿责任范围.因此有必要对"可预见性"规则在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中的应用进行实践探讨.  相似文献   

17.
在2004年《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之前,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将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称之为"交通事故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之后,法律改称之为"当事人责任"。目前,社会上依然俗称之为交通事故责任,除称谓的变化外二者没有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安全法》明确了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性质,要求“交通事故认定书应当载明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成因和当事人的责任”。做好交通事故认定书,是负责处理交通事故的民警的首要职责。从《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一年来临汾市公安局交管部门处理交通事故的情况看,事故处理民警的执法水平有所提高,一般能够做到公开、公正办案。但是在交通事故认定书的制作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对于认定交通事故的事实不懂得现场痕迹提取、固定物证,缺乏检验鉴定技能和侦察意识,制作的现场图和现场笔录不符合要求。如有的图形符号应用不准,痕迹确认不细…  相似文献   

19.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安法》)于2004年5月1日实施。这一法律规定出台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其核心是围绕着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一方面,该法为了更多的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将赔偿的责任更多地加到了汽车驾驶人员身上,即使无过错也要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而且根据新的人身损害赔偿审理标准,赔偿金额比以往平均提高了一倍多,而保险公司又拒绝为无过错的投保人进行理赔,  相似文献   

20.
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问题异常复杂,惟其复杂,才成为一个制约公正办案、科学预防交通事故的大问题。本栏目试从具体案例入手,辨析各种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以达到帮助读者准确认定交通事故责任,正确认识交通事故规律,有效预防交通事故的目的。 期望您的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