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前言     
奉献在读者面前的这本书,在写作时间上适逢中国改革30周年。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相伴相随也整整走过30年的风雨路。民营科技发祥地中关村,是20世纪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是中国知识分子和科技人员最具时代特征的创举。今天的中关村及民营科技企业已成为世界瞩目的集科技创业创新之成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本书试图立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点。以改革开放为轴线.采取历史发展的经纬,大量的事实依据,集中展示中关村为代表的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的30年不平凡的历程,揭示它发生和发展的客观存在和改革机理。当改革开放大潮并与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汇流,中国富有探索精神的知识分子的聪明才智瞬间勃发,很快地找到择善而从的创业方式——民营科技.走向自我解放、自主创业创新的道路。 .  相似文献   

2.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民营科技创业30年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由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创新科技研究所、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研究中心编辑,宋健同志作序的大型典籍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报告<创业辉煌--北京民营科技30年(1978-2008年)>,列为中国改革开放重点推荐书,已于九月初由中国经济出版社隆重出版.  相似文献   

3.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庆祝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成立20周年,庆祝聚集着中关村四代企业家共同奋斗的大家庭20岁的生日。20年前,1987年2月13日,在“全国民办科技实业家座谈会”期间,北京与会代表13人倡议建立“北京民办科技实业家协会”。20年来,北京民协与以中关村创业群体为代表的北京民营科技企业一道,经历了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发生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与壮大。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北京民营科技创业30年和中关村科技园区成立20周年,由北京科学学研究中心、北京创新科技研究所、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研究中心编辑,宋健同志作序的大型典籍性民营科技企业发展报告《创业辉煌——北京民营科技30年(1978-2008年)》,列为中国改革开放重点推荐书,已于九月初由中国经济出版社隆重出版。本刊为此特将宋健同志的序和彭树堂撰和前言全文发表,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值此中国民协成立十周年之际,我代表北京民协、代表首都民营科技界表示最热诚的祝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科技界发生了惊天动地的变革,但是震惊世界的变革莫过于在中国大地出现了以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为象征的民营科技事业,转眼之间这股改革的春潮漫延户整个神州大地,冷落的街头公司林立;偏僻的乡野工厂林立;科技园区遍布全国,民营科技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改革与建设,甚至影响中国ZI世纪的历史进程。中国民协正是这一改革大潮的产物,中国民协自成立之日起就高举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改革先驱的姿态立…  相似文献   

6.
北京民营科技企业奋斗了20年,历史证明了我们民营科技企业20年所走过的道路是正确的!我们在20年来所付出的艰苦代价是值得的!今年6月,在香港参加两岸三地杰出民营企业家颁奖大会上,我代表民营科技企业讲话时曾说:“我是来自北京中关村的民营科技企业。”当时全场响起了热烈地掌声,我非常激动。有谁能想到中关村在香港、台湾的社会各界名流中引起这么大反响!太使人震憾了。北京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已经为国家科技发展作出了贡献,已经得到政府和社会的理解和公认。这是来之不易的!为此,我们所有的民营科技企业家都为之庆幸!我是1980…  相似文献   

7.
5月21日-23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民营科技企业家、科技经济管理部fi的领导同志以及专家学者汇聚于上海浦东参加勺9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年会暨中国民营科技企业世纪战略研讨会。这是民营科技界的一件大事,是民营科技企业家的世纪大聚会,对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将产生积极的影响,我们热烈祝贺这次会议的隆重召开。1980年,我国第一个民营科技企业在北京中关村诞生。近20年来,民营科技企业以其旺盛的生命力,从弱flJ强、从小fd大迅猛发展。目前,据不完全统计,民营科技企业近10万家,从业人员数百万人,100多万科技人员活跃在民营科技企业中,…  相似文献   

8.
中关村走过的这条路,是不断创新、发展,变化的路.1988年,国务院批准建立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八十年代初,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的影响下,中关村一大批科技人员以一往无前的巨大勇气投身科技变革,在中关村地区"下海"创办科技企业.为科技成果商品化和产业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从全国首家民营科技机构,到以"两通"、"两海"为代表的、由众多科技群形成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再从全国首家科技园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到1999年在此基础上建立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如今的中关村已成为世界闻名的"中国硅谷".成为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  相似文献   

9.
3月5日,北京市科协、北京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在北京召开了《北京民营科技界学习落实江泽民同志视察北京市重要指示暨中关村发展战略研讨会》,五十多名民营科技企业家、政策理论家、及政府管理部门领导聚集一堂,学习座谈江泽民同志讲话的重地意义和深远影响,并对中关村区域创新及发展战略发表了不少真知灼见:江总书记点燃了第三把火炬纪世赢北京民协会长江泽民主席在北京考察工作时,要求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建立和发展。他强调指出:"高新技术重在创新。我们必须从跨世纪发展战略需要出发,瞄准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领导,明确目…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民营科技企业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代表大会暨第五届“科技之光”表彰会日前隆重召开。   自1980年北京中关村创办了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以来,经过二十二年的风雨历程,民营科技企业累计已发展到16000余家,从业人员40万,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200亿元,增加值500亿元,税金150亿元,利润130亿元,出口创汇3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1.
我既不算是企业家,也不算理论家,我是中关村最早的创业者,是一个历史见证人。1980年10月23日,在中关村我们是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我从1990年开始担任北京民协的会长,当了12年,跟这些同仁们“混”了12年,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的苦辣酸甜,生生死死,始终和我们北京民协联系在一起,我以一个民协工作人员的身份,谈点体会。人有经历才有体会,在我听十六大报告的时候,心情的激动和我们每个民营企业家的经历是分不开的。当我听到:“民营科技企业的科技人员和创业人员都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的…  相似文献   

12.
"中关村"注定是一个被北京、被中国,甚至被世界瞩目的地方;"中关村"也注定是一个被科学家、创业者、企业家魂牵梦萦的地方.从1980年中科院陈春先创办北京市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的时候起,她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着一颗颗"不安分"的心.  相似文献   

13.
首先我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对于我们民协成立十周年,表示热烈地祝贺!我想借这个机会简单辈讲三层意思:民营科技企业在不寻常历程中取得很大成绩民营高科技企业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确实取得了很大成绩,应该说民营高科技主业的友源地是在北京,1980年的10月陈春光同志是第一个兴办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剧始者,会天际春光同志好象也来了,民营科技企业确实是顺乎民意,适应潮流,市场出欢迎它。所以民营高科技企业发展很快,在1988年5月中共中央有一个调查组到电子一条街来进行调查,后来,才成立我们北京试验区。王治国同志讲了…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民协成立十周年之际,我谨代表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向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表示衷心地祝贺和崇高的敬意!中国民营科技事业的发展是中国改革开放条件下的产生的新生事物。从中关村诞生第一家民办企业到现在民营科技经历了十多年的风雨历程,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结出了丰硕的成果。为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民营科技创业发展以来一直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与支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技进步的决定中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要继续鼓励…  相似文献   

15.
《首都经济》2009,(10):21-22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大江南北风调雨顺,举国都有一种这一年十月,46岁的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萌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创业激情。12月,他下海在中关村一个仓库办起了国内第一个民营科技实体——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在中国民营经济崛起过程中,有一支重要的力量就是中关村。今日的中关村云集了13000家企业,近60家上市公司,上千亿元的工业总产值,使中关村成为“中国硅谷”,成为中国高科技民营企业的第一聚集地。  相似文献   

16.
对于中关村的发展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被誉为“中关村第一人”的陈春先。从1980年第一个在中关村创办民营高科技实体,到第一个提出要把中关村办成“中国的硅谷”。时过境迁,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高新技术科技园区的标志,此时的陈春先又在想什么呢?中关村又将何处去?6月24日,《中国经济周刊》与陈春先教授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17.
十一年前,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国最大的知识密集智力密集区中关村诞生。多年的发展实践证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是政府扶持、全方位推动;二是走民营科技创业之路,即以科技人员主体创业,智力资源激活最大化,运作方式市场化、民营化。一、民营科技牵动中关村发展北京高新技术产业是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现已发展成为以中关村园区为主体,丰台科技园区、昌平科技园等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十多年来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区一直保持了持续、高速、协调、健康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北京民营科技企业诞生于1980年。到1997年企业数超过12000家,从业人员22万人,技工贸总收入420亿元,上缴税金14亿元,创汇3亿美元。民营科技企业成为北京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发展态势在世界新技术革命浪潮和中国改革开放浪潮撞击下,民营科技企业应运而生。1980年10月23日陈春先研究员率先成立北京市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启开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先河。在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探索起步阶段:1980年10月-1984年10月;第二阶段,初期创业阶段:1985年-1988年;第三阶段,调整发展阶段:1989年-1991年;第四阶段,第二…  相似文献   

19.
2000年 12月 27日,北京市第一家由民营科技企业创办的北京京海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北京京海孵化器管理公司宣布成立。北京市副市长林文漪亲自为两公司揭牌。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长宋健写来贺信,全国工商联副主席、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理事长王治国和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张景安等出席了成立仪式并讲话。 北京京海集团成立于 1982年,是中关村创办最早的民营科技企业之一,经过18年的艰苦创业和开拓进取,现已发展成为具备一定规模的高科技企业集团。到目前为止,企业已拥有资产10亿元,1999年实现技工贸总…  相似文献   

20.
LINUX,中国IT业自主化的曙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勇 《上海经济》1999,(6):31-33
一、中国IT业的现状 1999年7月,"中关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开盘价高达37.58元。作为中国IT(Information Techenology)业的中心,中关村再度成为大众追捧的热点,但不久,它原本充满想象的股价却回落了。从1980年中关村有了第一个科技实体算起,"中国硅谷"已有近20年的历程。然而当人们回首时却惊诧地发现中关村只是一个市场,它没有诞生过任何值得中国IT人骄傲的领先科技。原先简陋的科技公司,现在做大到了上亿元,但靠的不是先进科技,而是做别人的代理。在清华大学,中关村被定义为盗版光盘的集散地和电子市场柜台经理的乐园,这里的成功者只是市场英雄,而不是知识英雄。北京慧聪公司总经理郭凡生更是形象地将中关村与卖大米、绿豆的农贸市场相类比,与石狮的服装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