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商品广告的本质特性是商业性,其直接目的是商品销售,它实现目的依靠的是意识形态,广告因此而成为塑造和建构大众信仰和世界观、价值观的最重要媒介之一。本文从商品广告的商业性和意识形态责任方面进行探讨,简要分析了其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广告中的意识形态应从环境净化、道德维护等方面自觉担负起社会责任,引导人们追求高尚的人格,走可持续发展的健康之路。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广告是一种新的广告方式,它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获得权威肯定,这种广告在概念沟通、表现形式、美学风格上具有强烈的先锋性和实验性。在美学和文学上,它通过拼贴、戏仿、荒诞的变形进行文学式的解剖,使得整个作品风格独特,从意识形态广告的欣赏性、文学和美学价值来看,无疑是一次革命。 相似文献
4.
广告的前行者——访意识形态广告公司董事长郑松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大的台湾竟冒出来一个叫意识形态的本地广告公司.自立门户.压根不理会国际4A 那一套,苦练真功.竟修得独家绝技.锋芒直逼国际4A.不仅从众多大牌广告公司中脱颖而出.而且佳作不断,已持续走红十几年.意识形态也成为台湾唯一一家两获台湾地区风云广告代理商的广告公司.并且每年在时报广告奖、亚太广告奖、龙玺广告奖等诸多广告奖项中屡获大奖。在1997年、1998年、2000年为时报广告金像奖获奖最多的广告公司,在1998年、1999年、2001年台湾4A 广告创意奖拔得头筹.并且有着司迪麦、中兴百货、东芝电视、裕隆汽车等一些服务十年以上的客户.称得上是叫好又叫座。意识形态也成为台湾最具颠覆性、最有争议、客户作品及代理商本身被报导率最高的公司,意识形态在不断改写着台湾广告的历史.并创下数项纪录。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已超越广告公司本身.同时也超越了华文广告圈。在法国"法 相似文献
5.
樊瑞科 《四川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3-67
意识形态作为社会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且以文化形式出现;而文化作为意识形态产生的土壤,反映了意识形态制约下具体的社会生活现象。在当今社会,意识形态正在由人们的世界观或思想概念向大众日常生活经验本身转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要以大众的日常生活世界为基础,又要对日常生活世界进行引导和提升。在当代中国,就大众文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双重影响来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须实现其内容形式的大众化、传播方式的媒体化、宣传普及的商品化、影响范围的全球化。 相似文献
6.
广告自诞生以来就以其独特的目的和表现形式兼顾着艺术与商业的双重身份,商业目的固然是广告之所以产生的本源,可是广告独特的创作和表现形式以及在大众传播中举足轻重的位置都赋予了它“艺术作品”的美学外衣。在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与中兴百货十几年的合作历程中,纵观其品牌建设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其对社会意识形态变化的敏锐捕捉。同时广告作品中借用现代艺术的表现形式,在审美过程中拉近与消费者的距离,引领潮流。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广告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无疑有足够的经验可以总结与探讨.对于现代中国而言,广告发展所引发的思考,不仅仅是广告业的本身,正如其兴其衰都不仅仅是广告自身所能左右的一样,更是关乎广告之外的其他的社会系统要素.为了更好地把握中国广告业发展的历史与逻辑,本文从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语境以及独特的广告功能,来讨论中国广告业发展的社... 相似文献
9.
英语广告标题的创意功能(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广告的定义,广告如何从察觉、认知、劝诱3个方面起作用入手,指出广告标题是广告成功与否的关键,广告标题有无创意更是关键之关键。文章通过大量、典型、新颖的实例,重点从换字、幽默、否定、挑战、韵脚、重复排比、双关、改变形象、疑问、排位、模仿等方面的创意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独具匠心的英语广告标题是如何吸引受众、打动受众,以达到刺激受众采取行为的目的的。本文归纳了有创意广告标题在作用和功能上应遵循的6项原则,同时分析了英语广告标题的语文特色,以及我国广告值得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988年,台湾意识形态广告公司与中兴百货的合作预示着意识形态广告的破茧而出。从最初的“Spring Flowers”到秋装上市之“进口篇”、“成衣篇”,中兴百货的销售额翻了22倍。同时,意识形态广告公司所创作的一系列关于中兴百货、台湾中国时报、东芝家电、倩碧护服品、司迪麦口香糖、味丹企业的广告作品也获得龙玺大奖、中国时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大量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也涌入中国,有人甚至提出“意识形态多元化”或取消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本文对国内外广告与意识形态文献进行综述,结果表明:国内外对广告与意识形态研究深度不够,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跨度大的文章极少。总体上看,大部分文献只涉及跨文化广告的语言翻译问题,广告与意识形态相关研究处于浅层状态,亟需吸引更多传播学者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新闻联播》后广告是我们观察大众性别观念关键性的媒介文本。本文用定量的研究方法对《新闻联播》后广告中的性别形象与性别观念进行了描述与分析。在此基础上,实证性地证明当代的性别传播不但依然存在着歧视女性的现象,它也同样压迫男性。商业化的传播不仅是对女性的歧视,它更是对男性和女性共同的压迫。因此,对媒介文本的性别传播研究,必须要从既有的女性主义批评过渡到对资本和权力的性别意识形态批评。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化是以工业社会为背景,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媒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生产的文化产品。作为介于社会与个体之间的中介区域,大众文化满足了大众私人生活空间的文化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精神的要求;作为市场经济的伴生物,大众文化在两个方面消解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的出现需要主流意识形态在传播的内容、手段、目标上作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17.
18.
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大众文化学提出了一系列崭新的命题,对现代工业文明下的许多社会现象提出了独特的价值判断。本文试图就大众文化学中最核心的两个命题——"身体"与"广告",作出传播学的解读与研究,进而探讨广告在传播过程的特定规律。 相似文献
19.
功能派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行为,该理论为广告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以翻译目的论原理为理论框架,从广告翻译的目的性出发,提出遵循译语广告的语言特征、实现成功跨文化交际、迎合译语消费者心理,从而实现广告的功能,以达到商品的营销目的。 相似文献
20.
平面广告:意识形态形象广告对意识形态来说,最恐怖的事莫过于创意败在执行上,这是一种难以承受的痛苦,因为那等于宣告整个从行销策略到创意发想的过程都被毁灭了。因为,败在执行的创意不仅让消费者完全感受不到广告对他们的调情与勾引,也让商品变成了性无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