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以来,我国金融体系的结构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变迁,从以前的大一统体制向多样化不断迈进。在这一结构变迁过程中,它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有哪些?又产生了哪些不利影响?我国金融结构未来变迁的规律又是什么?本文对这些问题做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国民经济动员系统当中,由不同的制度安排以及它们相互关系共同构成了国民经济动员的制度结构。其制度结构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复杂性、关联性、特殊性、层次性、演进性与稳定性等等。国民经济动员的制度结构也被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为主要制度、操作制度以及根本制度。本文将从国民经济动员的经济效率内涵出发,接而找到有关经济效率的衡量指标,以及总结出影响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的因素有哪些,最后提出如何提高国民经济动员经济效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储蓄转化投资的效率研究进行综述,介绍了国外关于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理论渊源与研究现状,对我国经济转型期储蓄向投资转化效率的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与归纳和简要评价,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探讨进一步的研究空间等,旨在为该问题的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经济发达国家以较低的储蓄率维持较高的经济发展,给我国树立了一个榜样。我国要研究美国银行业减少与机构投资者兴起的原因,分析我国储蓄转化效率与储蓄投资主体行为,并采取相应政策,以提高我国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根据钱纳里"两缺口"模型,当储蓄大于投资时一国应对外投资。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投资缺口与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并存,这一格局的产生主要源于储蓄未能有效的转化为投资。这个问题带来的后果给我国的经济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储蓄的形成和转化是资本积累的两个关键环节,对于一国而言,高储蓄并不能保证高投资和高积累,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储蓄向投资的转化效率问题.本文分析检验了1978-2008年间我国储蓄、投资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变化,并对我国政府储蓄与居民储蓄的投资转化率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我国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储蓄率的上升,主要是企业和政府增加储蓄的结果。居民消费相对不足,并不是因为居民储蓄得更多了,而是其收入相对下降了。我国住户的储蓄倾向增加,但住户储蓄率的变化不大。我国国民收入分配中偏向企业和政府,住户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例逐年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广义矩估计方法(GMM)及1996~200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金融自由化改革后中国金融体系的功能.结果表明:金融自由化改革后,金融体系开始逐渐发挥资源配置功能,通过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双渠道促进了经济增长,然而金融市场化程度还不高,以金融发展水平衡量的技术吸收能力较差,没有起到促进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金融虚拟性与金融体系效率——来自中国的实证数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虚拟性研究是虚拟经济与金融理论交叉研究的新领域。金融虚拟性以金融发展的客观现实为基础,其演进与提升带来金融发展吗?本文首先提出了测算中国金融虚拟性的指标,接着测算了中国金融体系效率,对开放条件下中国金融虚拟性与金融体系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基于中国2000—2007年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1)中国金融虚拟性已进入上升期,中国金融体系效率总体偏低;(2)中国金融虚拟性与金融体系效率不存在因果关系;(3)金融开放提升了中国金融虚拟程度。  相似文献   

10.
王喆 《中国物价》2014,(2):40-43
本文将金融支持作为三次产业联动的重要抓手,概述了金融活动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原理和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金融总量、金融效率和融资结构三方面对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金融支持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以期为决策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金融政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12.
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储蓄率走高的现象。这一现象成为我国经济改革和建设过程中不得不关注的重要问题,文章描述了我国高储蓄现象,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分析进行简要论述,并尝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大幅度上升,居民储蓄存款持续快速增长已成为我国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本文根据行为学的一般理论知识,从行为的主体、原动力、影响力及性质四个角度对我国居民储蓄这一特殊的经济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我国已上市的16家商业银行为数据样本,利用数据包络模型(DEA)对其效率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50%的上市银行效率低于总体平均效率,在这16家银行中,仅有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北京银行的技术效率为1,即达到了技术有效状态。并且大部分银行处于规模报酬递减状态,这说明银行要提高其经营效率需要缩减其经营规模。  相似文献   

15.
金融工程及其对金融效率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融工程是指利用工程技术处理金融问题。它成为一门学科只是近十年的事,其内涵和外延也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目前在国内比较受推崇的定义是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芬尼迪所给出的“金融工程包括新型金融工具与方法的设计、开发和应用,并为金融问题提供创造性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6.
居民内需不足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以过去的经验看,拉动消费需求却不那么容易。目前,巨额的居民储蓄被普遍认为是刺激消费的重要资金来源。本文分析了居民储蓄结构和来源,以及消费需求结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储蓄率、低消费率的原因,据此本文提出了从储蓄与消费角度拉动内需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我国金融效率的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对金融效率概念的界定进行了划分,并对我国金融效率低下的原因及改善措施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我国政府储蓄的现状与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明确政府储蓄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税收、经常性支出与政府储蓄的关系,指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扩大政府储蓄具有重大作用,而这需要进行根本的税制改革及加大税收征管力度.  相似文献   

19.
美国经济学家麦金农和肖以发展中国家为对象提出金融深化论后,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展开了金融深化运动以求促进经济发展,中国也不例外。本文着重剖析了我国金融深化与经济增长效率之间的关系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20.
我国居民预防性储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雯 《江苏商论》2006,(1):144-146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造成我国居民储蓄率较高,而抑制了即期消费。本文从预防性储蓄理论出发,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我国居民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然后分析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最后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