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对农业产业化水平、农业内部产业结构、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农民文化素质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状况等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限制了农村就业空间的开拓,针对这些问题,进而提出拉长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优化农村居住环境等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2.
陈绍辉  陈楠  杨希燕 《商业研究》2005,(24):181-183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省农民素质虽然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与当代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还很不适应。提高吉林省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加速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为此要找出提高吉林省农民素质的重要途径,最终达到开发吉林省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该文对我国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现状、低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难度的进行了深入分析,说明农民农业科技文化素质是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论粮食产业化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农村土地、农民的社会保障,依靠非农产业实现农民增收,以农业信息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发展,改善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城市化与农业结构调整等几个方面研究和探索了发展粮食产业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的要求."三农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农业是薄弱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这种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更多的农民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扩大城镇就业队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 ,我国农民收入处于低速增长状态 ,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有多方面原因。为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加快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加强政府的扶持 ,发展非农产业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提高农民素质 ,减轻农民负担  相似文献   

7.
《商》2015,(13)
农民素质的提高是实现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民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已经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农民的素质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自身的身份地位已经不能相适应。文章通过提出农民在科技文化、法律意识和政治思想等几个方面提出现阶段农民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例如宣传教育、技术培训、树立榜样等方式来帮助农民提高素质。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比较大的比重,然而,长期以来,大部分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不能令人满意."露天厕、泥水街、压水井、鸡鸭院"是对农民生活居住环境的形象描述.农村的房舍、街道建设缺乏规划,土地浪费现象严重.由于缺少硬件设施,加上农民的不良生活习惯,垃圾污染严重.另外,随着一些农村地区非农产业的发展,工业污染问题凸显,亟待改变.鉴于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决定,提出实施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战略.要做到村容整洁,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农村的现状,然后就现在出现的问题做出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吉林省化肥、农药行业大会上获悉,为进一步促进吉林省农业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切实从源头保障化肥、农药生产企业和广大农民的利益,吉林省的化肥、农药产品将继续使用防伪技术产品,并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使用的范围。吉林是农业大省,近年来,省内化肥、农药等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的假冒伪劣行为日渐猖獗,坑农、害农现象十分严重,不仅给广大农民造成了经济损失,更破坏了吉林省农业经济健康有序的发展,破坏了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区位商测算吉林省农业集聚程度,并通过对其得出的数据分析吉林省农业集聚面临的环境和问题。考虑到吉林省自身的优势和劣势,从农业集聚的需要对吉林省农业集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该建议主要从专业化分工、基础设施建立和产学研机制的建议出发,目的在于吉林省农业集聚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农户非农产业投资决定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扬州农户的调查数据,分析各种因素对农民做出非农产业投资决定的影响。Logit模型回归结果显示了农户的农业投资收益率、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农户的社会关系网络、家庭可利用资金这四个变量对决定农户是否进行非农产业投资具有显著的作用:疏通农民信息渠道,为农户非农产业投资提供合作与帮助;发展农村金融,增加农民融资的可能性;促进农民非农就业,实现劳动力转移;鼓励农户自主创业,多方位参与收入分配。  相似文献   

12.
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社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的发展问题便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3.
现代农业发展是有关农民、农业、农村的综合性问题,它与新型城镇化的同步,其实质就是实现农村劳动生产力向非农产业的战略转移,它不是一个独立性的问题,而是一个自然关系、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精神关系、产业关系的大生态的问题。只有建立起公共管理、教育公平、产业化等的生态机制和模式,才能有效促进农民向非农产业的良性转移。将来由高素质的职业化的农民承担农业生产,由综合性强的涉农龙头企业,并联合家庭承包散户,进行产业化、集约化规模经营,才有可能改变农业长期经济效益低,综合效益差的弱态,才能补足"四化两型"建设中的短板,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永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但是城乡收入水平的差距也在不断拉大,农民的收入问题备受关注。农民收入增加难已成为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国家应通过加大对粮食产区的投入、加强农村市场监管、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等途径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杨红 《商业研究》2003,(12):121-122
随着我国各项改革措施的出台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剩余劳动力问题也随之日益突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根本出路在于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为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还要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而且,对于流动就业的农民还必须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稳定,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要突出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秋水 《市场论坛》2009,(1):38-39,37
文章阐明了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迫切要求,是实现农业人力资源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是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分析了目前农民素质偏低是制约新农村建设的巨大障碍;最后文章提出了加快培养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是促进城乡协调、缓解农民就业压力的重要手段,有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城镇化。当前我国非农产业发展的潜力没有完全展现出来。通过对我国非农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农村非农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从农业社会迈向工业化社会,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与此同时,转移后的农村劳动力的发展问题便成为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加快全面奔小康步伐的要求“三农问题”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最突出的问题,农业是薄弱产业,农村是落后社区,农民是弱势群体,这种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解决“三农”问题,主要途径是要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使更多的农民由农业转向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教育基本是由正规农业教育、农业成人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三部分组成,吉林省作为我国东北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农业教育形式虽然与我国农业教育组织形式一致,但其农业发展水平相对偏低,农业教育也相对落后,阻碍了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不利于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因此,文章围绕吉林省农业教育现状,分析吉林省农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应吉林省农业教育发展对策,以期为吉林省农业教育尽快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