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静 《海南金融》2016,(10):85-88
受经济下行和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溢出”效应的双重影响,中国银行业面临着转型发展,面对风险,中国银行业该何去何从.本文通过分析海南银行业发展现状及转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对海南银行业稳健发展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问题描述银行业是持续变革和创新的行业。从全球银行业发展来看,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及金融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全球银行业正经历着显著而深刻的变革。从中国银行业发展来看,中国银行业深受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和变革的影响。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3.
人与书     
《金融博览》2013,(1):85-85
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客观评价发展状况和效果?从银行家的角度来看就是一个很好的视角。本调查报告旨在透过中国银行家了解中国银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业务创新转型中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之策,反映中国银行家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开放、银行业务发展及银行业监督管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并促进管理层、国内外市场与中国银行业之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相似文献   

4.
发源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正在使国际经济和国际金融发生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也面临着结构调整的艰巨任务.这些变化已经或正在对中国银行业产生深刻影响.2009年,中国银行业"一枝独秀",但面对2010年中国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银行业可能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银行业的创新发展与业务转型已经成为一种共识.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中国银行业经历了经济增速下行、经济结构调整、利率市场化、金融脱媒化加快、信息科技发展加速等多重压力和挑战。而在新的一年里,银行业发展转型任务更加艰巨,各家银行应当站在科学发展的高度,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积极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为此,中国银行业协会携手本刊共同主办了第三届中国银行家高峰论坛暨《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2)》发布会,邀请诸多专家学者、金融机构高管齐聚一堂,共谋中国银行业科学发展与转型大计。本刊在此选登部分嘉宾的精彩发言,以飨读者,所有发言根据录音整理而成,未经作者本人确认,不分先后。  相似文献   

6.
丁振辉 《时代金融》2012,(36):141-142
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发展趋势已逐渐成为业内共识。从国际经验看,国际化是全球大型商业银行保持可持续发展和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从国内银行业的发展进程看,国际化既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应对国内外竞争的内在要求,也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金融》2015,(3):51
《中国银行家调查报告2014》作者:中国银行业协会、普华永道定价:158.00元本调查报告从宏观环境、发展战略、业务发展、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与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企业社会责任、监管评价、银行家群体、发展前瞻等方面,对调查结果进行了梳理,旨在透过中国银行家了解中国银行业在经济结构调整、业务创新转型中面临的发展机遇、挑战及应对之策,反映中国银行家对中国银行业改革开  相似文献   

8.
随着入世过渡期期限的日渐到来,“转型”正成为中国银行业一个无法抗拒的主潮。业内专家认为,尽管“转型”的内容千差万别,形式不拘一格,但有一点无疑是共同的,那就是银行转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或者说,银行业的转型某种意义上就是IT在银行业应用上的转型。一、IT牵动转型神  相似文献   

9.
银行业改革发展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虽然近年来中国银行业取得了巨大成绩,我国银行业的改革依然任重道远.由于我国商业银行改制以来还未经历一次完整的经济周期,而“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增速将趋于放缓,未来应该关注经济增速下行期银行业的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10.
石选峰 《现代金融》2006,(10):39-40
随着入世过渡期的结束,“转型”正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主流。业内专家认为,尽管“转型”的内容千差万别,形式不拘一格,但有一点无疑是共同的,那就是银行转型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或者说,银行业的转型某种意义上就是IT在银行业应用的转型。IT牵动转型神经在银行经营环境发生深刻变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已逐渐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从国际经验看,国际化是全球大型商业银行保持持续发展和增强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从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进程来看,银行国际化既是中国经济日益融入全球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银行业实现战略转型及应对国际竞争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半”的要求,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迎来了发展黄金期。同时,中国银行业在迎来历史机遇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挑战。为此,记者专访中国银行副行长陈四清,对话中国银行业国际化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13.
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融合,中国银行业不仅与国内经济发展形态相关,也与世界的经济趋势密不可分。在国际经济放缓、国内经济将面临新常态的背景下,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和纽带的银行业应该如何把握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是一个重大课题,本文着力在以上环境中对中国银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探讨银行业的科学发展定位与目标。  相似文献   

14.
李仁杰 《中国金融》2012,(21):27-29
虽然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缓慢,但中国银行业在近年来仍然保持了迅猛的扩张势头和良好的盈利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百业兴则金融兴,百业稳则金融稳。中国银行业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实体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为银行业提供的广阔发展空间,实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是银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伴随"十二五"规划的深入推进,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力度不断加大,对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深入推进和实施战略转型,才能更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最终实现整体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15.
谌赞雄 《银行家》2011,(4):58-59
合规文化建设意义重大当今,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给银行业带来了严峻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跨行业风险传染概率提高的背景下,中国银行业不仅要抓住机遇积极融入经济结构转型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银行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因此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其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从企业及中国银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等方面,探讨在目前形势下中国银行业需要具备核心竞争力以参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问题,提出了银行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及培养和形成这些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17.
1.序言 由于经济危机影响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中国银行业将面临国际和国内全新的经济金融环境,传统的经济模式、发展方式、经营结构和管理体制将很难适应这些新的变化,所以,加快商业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进一步扩大银行业的对外开放,继续强化和改进金融监管,从而不断提高中国银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葛兆强,2010).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社会热议话题。人工智能对于金融领域特别是全球银行业发展已产生较强的重塑效应。在银行业加快全面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分析人工智能给中国银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立足人工智能机遇推动中国银行业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从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碳金融发展与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经济由高碳到低碳的转型决定了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路径选择,而碳金融业务的巨大市场空间、高成长性以及国际性则成为中国银行业经营转型的重要驱动力和保障。文章认为,中国银行业在新一轮金融格局调整中,必须适应碳经济发展,加快确立碳金融交易定价主导权,推进碳金融市场建设,构建碳金融业务创新体系,完善碳金融业务发展激励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国金融家》2021,(1):96-99
刚刚过去的2020年,是不断见证历史的一年,对于中国银行业也是如此。包商银行破产、蒙商银行建立、存量贷款利率"换锚"完成、存款保险标识全面推行、银行业数字化转型提速……十大新闻看懂中国银行业的2020年。1银行业全力支持抗疫实现向实体经济让利目标2020年,银行业全力以赴支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为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发展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