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天国 《全球化》2023,(1):55-62+135
中韩建交30年来,两国以经济互补性为基础,不断扩大贸易规模,深化经贸合作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中韩贸易逐步从原材料贸易发展到中间品的贸易模式,两国制造业竞争力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凭借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活跃的创新活动逐步向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攀升,这相应地改变了中韩贸易的商品结构。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美国对中国经济的遏制也在增强,未来中美战略竞争与博弈将影响中韩经贸关系。中韩有必要继续拓展合作制度框架,加强区域经贸合作,形成更加牢固的经贸关系。中韩可以根据现实需要,加强在数字经济和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领域的合作,持续挖掘两国产业合作互补性,探索新的经贸合作模式。中韩也有必要加快推动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第二阶段谈判,在投资、服务贸易、金融、市场准入等领域进一步加深合作,不断升级中韩产业合作深度与广度。  相似文献   

2.
中韩建交以后,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两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以惊人的速度迅猛发展。然而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收到了较大的冲击,特别是两国间的贸易活动急剧收缩,贸易失衡程度进一步加深。短期内,中韩贸易的严峻形式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两国对外贸易和区域内贸易回升将面临较大的困难。长期来看,随着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两国间的贸易仍然具有增长的条件和空间。在这一背景下,深入分析中韩经贸合作情况、金融危机地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对于加强合作两国经贸合作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以提高最终产品的区域化贸易比重,维护东北亚地区经济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本文通过分析中韩经贸合作的现状、国际金融危机对中韩两国经贸合作的影响、两国贸易较为严峻的原因分析以及就如何处理好两国间的贸易问题展望,通过对方法的总结和问题的思考实现中韩两国更好的经贸合作。  相似文献   

3.
8月24日,中韩迎来建交20周年。20年来,两国合作关系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经贸关系呈现加速发展态势,两国已互为重要的贸易伙伴。正如韩国驻华大使李揆亨所言,过去20年两国经贸合作成就有目共睹,希望未来两国保持密切沟通,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发展更上一层楼。  相似文献   

4.
中韩两国建交17年来.经济往来不断增多.双边经济互信不断深化、经贸合作持续发展.随着中韩经贸合作的不断发展与深化.中韩两国在物流方面也展开了多层面的交流与合作.为了进一步促进中韩物流合作.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韩国仁荷大学静石物流研究院和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于2009年9月25~27日在山西太原联合举办了"2009中韩物流合作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2012年是中韩两国建交20周年,建交以来中韩经贸合作的快速发展令世人所注目,两国已经成为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随着两国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化,特别是今年5月2日,中韩宣布两国自贸区(FTA)开始谈判,  相似文献   

6.
目前发展对俄经贸合作的条件,从大的方向可以说已经水到渠成.在世界经济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中俄两国经济却呈现出稳定增长的势头,格外引人瞩目.去年以来,中俄两国不仅在国家关系、政治关系上取得重大进展,签订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而且在经贸合作领域又一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FTA)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韩两国建交将近15年,在这期间,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势头强劲,各领域的合作比较广泛和深入。中韩两国地理相近、文化相同,发展中韩经贸关系得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尽管两国经贸合作发展迅速,但仍旧存在着对中韩贸易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其中有国际环境的原因和两国自身的问题,就关于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提案具有的可行性,也是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竞争加剧的必然要求,这是属于一种谋划未来和开创具有战略意义的伟业。  相似文献   

8.
自2017年韩国"新北方政策"和"新南方政策"正式提出后,中韩两国对推动"一带一路"与韩方政策对接达成重要共识。在两国政策对接背景下,两国关系不断缓和,经贸合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两国双边贸易额恢复增长,投资合作持续加深,第三方市场合作也进展顺利。但是中韩之间萨德遗留隐患、双边贸易商品竞争性强等问题的存在,再加上中美贸易战的影响,使得两国经贸合作面临挑战。在新形势下,中韩双方需要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通过五通工程增进双方政治互信、推动两国政策对接,促进两国经贸合作提质升级,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9.
俄韩建交20年来,两国关系在各领域取得了积极稳步的发展.经贸合作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两国政治关系发展的基础.21世纪初的十年间,俄韩经贸额增长迅速,两国投资合作积极发展,但是两国合作的规模还是不够稳定,不符合两国目前的经济实力,俄韩经贸合作仍存在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中韩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从建交以来增长势头一直处于强劲状态,尤其提出中韩自由贸易区后,中韩两国在经贸合作上的发展前景更加广阔。本文即从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对中韩双边贸易的发展潜力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钢 《国际贸易》1998,(4):26-28
自中俄两国建立总理定期会晤机制以来,在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下设的经贸、科技、运输、能源、核能、边地贸协调及军技合作等各个分委会已开始运作,经贸领域其他各个层面的合作也取得了新的进展,为今后两国经贸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应当指出的是,两国现阶段经贸合作与两国领导人所期望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需要两国政府部门和工商界的共同努力,继续把两国经贸合作推向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2.
中韩两国在金融、能源、高新技术、物流、通信、造船、钢铁、绿色低碳产业等领域的合作稳步推进,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走出去"战略、韩国市场的巨大潜力都为中国企业的投资提供了更多的机遇,未来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会有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韩FTA贸易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韩两国经过近18年的经贸合作,已成为东亚地区的战略合作伙伴,双方贸易额与投资额的扩大,并为实现区域FTA达成共识.通过对中韩经贸合作的历年数据进行整理,用SPSS和Eviews统计软件分析得出,中韩贸易合作对两国的GDP增长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自1992年以来,中韩建交已达22年之久,在"相互尊重、平等互信、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原则指导下,中韩关系友好发展,经贸合作不断深化,本文对中韩经贸合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两国继续深化合作提出了建议,为实现双方更好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洪群联 《全球化》2023,(1):45-54+134-135
中韩两国互为近邻和重要合作伙伴,建交30多年来,随着两国友好合作关系不断加深,服务业合作稳步发展,服务贸易快速增长,双向投资进一步扩展。中韩FTA和RCEP的签署落地标志着两国服务业步入制度型开放合作新阶段。当前,中韩两国服务业合作既迎来自贸协定落地、新科技革命、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升级等机遇,也面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大,美国等域外国家政治干扰,以及中韩同水平竞争等挑战。展望未来,要抓住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中韩FTA为制度基础,重点加强信息、文化旅游、医疗健康和金融、设计、环保等专业服务业领域合作,持续推进中韩FTA谈判,推动RCEP落地取得实效,出台更加开放的支持政策,携手开拓服务业第三方市场,提升中韩自贸区地方合作示范区发展能级,全方位、高质量推进中韩服务业深度合作。  相似文献   

16.
中韩建交以来,双边经贸合作关系一直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特别是中韩自由贸易区构想提出以来,两国的经贸合作更是进入持续高速的发展阶段。中韩贸易额从1992年的50.3亿美元跃升至2012年的2151亿美元,比建交之初增长了42倍。目前,中国已成为韩国第一大贸易合作伙伴和第一大投资对象国,同时韩国也成为继日本、美国之后,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和吸引外资的重点对象,双方合作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7.
中韩地域接近,交流往来历史悠久。1992年8月,两国建交。在之后的22年中,中韩关系迅速发展,尤其是经贸合作突飞猛进,这主要得益于双方政治往来的加深。两国合作进步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而且对地区安全与合作能够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中韩两国将进一步突破合作局限,使双方经贸往来继续走向深入。  相似文献   

18.
斯楚 《国际贸易》1995,(11):18-19
自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步入高速增长阶段,韩国已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为增进中韩之间经济贸易合作向更高水平发展。吸引更多的韩国企业对华投资,本刊举办了《中韩经贸专栏》。  相似文献   

19.
中韩两国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中韩贸易额持续快速增长,但黑龙江省对韩贸易规模一直偏小。黑龙江省对韩经贸合作可重点发展有机食品、节能环保等领域,联合韩企共同发展对俄经贸合作。为进一步深化黑龙江省对韩经贸合作,提出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服务业开放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加大对韩宣传力度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花 《价格月刊》2016,(2):81-84
2015年6月1日,中韩两国在韩国首尔正式签署中韩自贸协定.该协定的签署,不但有利于增进两国的经贸合作与交流,有利于两国经济社会发展,还有利于亚太地区经济的繁荣.在阐述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及其对两国和亚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基础上,回顾了两国经贸合作的历史沿革,进而对中韩自贸协定签署后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前景做了进一步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