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韡 《市场周刊》2006,(9):40-40
近年来,在我国的出口贸易运输中兴起了FOB条款下客户指定货代之风,而且呈现愈演愈烈的势头。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有40%以上的货物应国外客户的要求以此种方式成交。但这种方式有时会由于客户与指定货代的恶意串通,使卖方失去对货物的控制,而收不到货款。  相似文献   

2.
在FOB条件下,买方负责租船订舱。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买方很少指定船公司,绝大部分是指定境外货运代理。本文主要分析了出口使用FOB价格条款并由买方指定境外货代的种种弊端以便使外贸人员在此种情况下提高警惕,避免外贸纠纷。  相似文献   

3.
自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FOB出口条款迅速增加,目前已占到了出口贸易条款的85%以上。随着进口商指定货代安排运输的情况与日俱增,出口商常常会遇到一方面尚未收到货款却又遭遇无单放货的情况。此时,出口商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国外进口商使用FOB条款并指定境外船公司、货代或无船承运人安排运输,并在信用证结算上又设置客户检验证书等软条款的情况与日俱增,我国出口商面临的潜在贸易风险也越来越多。因此我国出口企业应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采取各种措施以规避潜在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出口采用FOB条件下指定境外货代的风险防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目前我国出口合同中经常遇到的FOB指定境外货代的情况,分析了FOB指定境外货代的操作方式,以及该条件下出口商面临的风险,并从提单形式、支付方式和信用保险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外贸易实务中FOB术语风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对外贸易业务中,FOB出口货剧增,引起各方关注,国外进口商使用FOB条款并指定境外船公司、货代或无船承运人安排运输,并在信用证结算上设置软条款的情况与日俱增,我国出口商面临的潜在贸易风险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对外贸易实际操作中几个重要环节来阐述,分析在出口贸易中FOB术语可能出现的风险及规避。  相似文献   

7.
FOB下无单放货有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FOB条款的贸易合同已达到相当大的比例,在出口旺季,船公司经常出现“爆仓”,而且,指定境外货代安排运输与日俱增,在此情况下,无单放货事件更易发生。  相似文献   

8.
"客检证核签+FOB指定货代"的几点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可以用"客检证核签+FOB指定货代=九死一生"这一简单的公式来比喻其危害性.实践中,因客检证核签条款遭到开证行拒付,而货权又落空的事情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航运市场的不断开放,目前采用FOB条款的出口合同已达60%至70%。而有些指定货代企业居心不良,与国外进口商恶意串通,搞无单放货,使我国国内出口企业货款两空。在这种情  相似文献   

10.
我司与美国一家公司签订出口合同,价格条件为 FOB 上海,支付条件为D/P at Sight,出口货代为买方指定的德美公司。由于在此之前公司与该客户采用L/C 支付方式通过该货代公司曾做过两票单子,所以没有对该货代公司进行详细了解。我公司将货物发出后,将包括三份正本货代提单在内的全套货运单据通过中国银行交对方指定的代收行收款,但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收到货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海关》2014,(11):72-73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货代行业总体来说是个产能过剩、供大于求的行业,人特别多,水也特别深。由于国内出口货物大部分都是以FOB报价,FOB报价下物流都由外商指定货代操盘,故国际物流的利润也归外商指定货代所得。偶有几单CIF或CFR的询价,僧多粥少,有部分经营不规范的货代公司可能会不择手段地争取此类业务。频繁的电话推销当然不在话下,甚至还有以低于成本的运费招揽运输订单,然后在目的港外商身上狠捞一把,把货主狠宰一刀。  相似文献   

12.
采用FOB贸易术语出口的风险及其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由于运费不断上涨,我国超过70%的出口都是采用FOB贸易术语.但用FOB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发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同时该术语规定卖方还要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风险.故卖方在选用该术语时一定要争取自己来指定货代、投保陆运险和力争用信用证结算方式等有针对性的措施来防范其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刘洁 《国际市场》2005,(12):74-74
案例回放 A是一家港资货代公司,从印度一个货代公司接到一个单子,从上海海运出口到印度孟买,2个标箱,FOB条款成交货物。印度货代由A公司青岛分公司找来,此前他们有过合作,但A公司与印度货代从没有过合作。在交易过程中印度货代一直不合作,而且往往避重就轻。A在船公司的催促下一再询问收货人信息,但他们一直没有提供。而A从发货人那里不断得到抱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一则货代提单案例出发,分析FOB术语下货代提单的风险并提出几点风险防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出口以FOB价格条款成交,进口以CIF价格条款成交的比例逐渐增多,某些外贸企业已达80%以上,甚至超过了贸易额本身的增长幅度。究其原因,我们发现,不少中国卖/买方认为,出口以FOB价格条款成交,进口以CIF价格条款成交,卖方/买方比较省事,可以省却耗费在租船订舱,投保等环节上的诸多精力及费用,全力以赴做好与贸易本身有关的工作。也有不少新走避国际市场的外贸企业,由于业务不熟练,常常对于包含在整个国际贸易过程中的运输、保险等环节研究不多,或者说重视不够,往往陷入风险之中。  相似文献   

16.
正纺织产品外贸出口作为我国重要出口部类,具有量大、单位价值小等特征,而出口商为争取订单,往往服从客商关于L/C项下的FOB纺织品交易货代由客商指定并以货代提单交易的安排,从而导致部分银行认定的潜在"单、证"不符点或货代恶意构造不符点的风险,以及"灰色清关"或无单放货等纠纷与欺诈风险,其所形成的折价、退单均易造成纺织产品外贸交易受损。本文在分析FOB术语的客定货代对我国纺织品出口交易纠纷及欺诈特征基础  相似文献   

17.
警惕FOB条件下的卖方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贸易合同中出口以FOB价格(离岸价格)条款成交的现象逐渐增多,在外贸企业操作中已达80%以上。不少出口商认为,出口以FOB价格成交,卖方比较省事,可以省却耗费在租船订舱、投保等环节上的诸多精力。然而,也有不少新近走进国际市场的外贸企业,由于对整个国际贸易业务不熟练,往往因此陷入风险之中。  相似文献   

18.
《2010通则》较《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扩大了FOB术语的适用范围,统一了装运过程中的风险。但面临着船货衔接的风险,买方指定船公司或境外货代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提单托运人和收货人填制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企业应仔细分析风险,慎重选择贸易术语;慎用国外货代,注重货代资信调查;认真缮制提单,杜绝无单放货;选择安全主动的支付方式,注重风险分散。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FOB贸易合同已达70%以上,还有上升趋势,很多出口企业青睐于FOB贸易术语。但若由买方指定货代公司或者船公司,或买方规定以自己为提单的收货人,卖方经常会出现钱货两空的局面。本文通过对一则案例的分析,对卖方可能面临的风险因素进行归纳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我国许多外贸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由于选用贸易术语的不当,造成了一些不必的纠纷和损失,令人深省。比如,目前许多外贸企在出口时采用FOB贸易术语,加之防范工作做得不好,境外货代和境外企业相互勾结,经常出现外货代无单放货的情况,使得我国外贸企业受到骗和损失。在进出口业务中,外贸企业慎重地、合地选择好贸易术语十分关键,一定要引起重视。文拟就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出讨论。1.合理地选用贸易术语应明确规定选用的版本生效。我国进出口商在对外签订合同时,当然应尽可能地采用《2000年通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